APP下载

针刺对卵巢早衰患者性腺激素及体重的影响

2011-01-23王红梅米慧茹罗亚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针药早衰卵巢

王红梅,李 莲,米慧茹,罗亚平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 中医科,河北 050011)

卵巢早衰(POF)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发生以血清促性腺激素升高和低雌激素水平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原生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月经稀发、烘热汗出、心烦易怒、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等。本文旨在通过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研究探讨针刺对卵巢早衰患者的性腺激素及体重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病例均来源于我院中医科门诊、住院确诊为卵巢早衰患者。依据患者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配合中药组(针药组)、单纯中药组(中药组),每组20例。表1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 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代谢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妇产科学》、《中医病证诊治标准》拟定。

1.3纳入标准

西医纳入标准:40岁以前出现至少6个月以上闭经,伴有烘热汗出、烦躁易怒、阴道干涩以及性欲低下等症状,并有血清中 FSH、LH水平升高超过40mIU/ml,E2水平低于30pg/ml;中医诊断标准:40岁以前断经,伴有烘热汗出、潮热面红、失眠易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带下量少,舌淡红、苔薄、脉沉细。

1.4 排除标准

生殖器官畸形、缺如等疾病;3个月内曾经使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以及其他免疫制剂的患者。

1.5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内分泌检查血清激素正常,月经来潮且连续3次以上正常行经;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月经恢复来潮,但周期不正常,内分泌检查血清激素好转或接近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及内分泌检查无明显改善。

2 治疗方法

2.1 针药组

(1)针刺穴位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关元、中极、血海、子宫、三阴交。穴位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0.32mm×40mm(以实际为准)针灸针。脾俞、胃俞、肝俞、肾俞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下或沿肋骨向前放散,得气后捻转3min~5min,不留针;三阴交用捻转补法,使针感向小腿及足部放射;子宫、中极、血海、关元均采用捻转补法。三阴交、子宫、中极、血海、关元针刺得气后 留针20min,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停5d,再针刺下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2)补肾养血方口服,药用熟地15g,枸杞子15g,山药 20g,菟丝子 10g,首乌 15g,淫羊藿 10g,巴戟天10g,黄芪20g,当归15g,丹参20g(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提供中药饮片),经先进制药工艺塑封包装成袋,每袋200ml,每次 1袋,日服 2次,共90d为1个疗程。

2.2 中药组

仅采用口服养血补肾方治疗,方法、剂量、服用时间同针药组。2组均在90d后统计结果。

3 疗效观察

3.1 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FSH、LH、E2水平的改变(由石家庄市中心医院免疫室检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由中美合资天津九鼎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出品).

3.2 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体质指数(BMI)统计分析。

4 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各均值之间的显著性检验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方差分析;并定义P<0.05为显著性界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5 结果

表2 2组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性腺激素总体比较

表2 2组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性腺激素总体比较

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2)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时间 FSH(MIU/ml) LH(MIU/ml) E2(pg/ml)针药组 20 治疗前82.67±28.88 66.67±58.08 18.67±15.98治疗后 70.01±28.881)2) 47.90±44.531)2) 98.6±42.211)中药组 20 治疗前 82.57±28.76 66.73±58.82 18.74±15.47治疗后 80.10±32.29 63.30±52.50 96.91±43.521)

表2显示,2组治疗前 FSH、LH、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针药组治疗前后 FSH、LH、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药组治疗前后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前后 E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在FSH、LH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2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针药组及中药组均能提高患者 E2水平,但在降低 FSH、LH水平上针药组尤于纯中药组。

表3 2组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总体BMI比较

表3 2组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总体BMI比较

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2)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n 时间BMI针药组 20 治疗前30.97±9.87治疗后 24.06±7.011)2)中药组 20 治疗前 30.82±9.29治疗后30.92±9.32

表3显示,2组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针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药组对BMI的改善优于中药组。

表4显示,针药组肥胖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等及消瘦体型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中药组在治疗前后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对肥胖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高于其他体型患者。

表4 2组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不同体型BMI比较

表4 2组卵巢早衰患者治疗前后不同体型BMI比较

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2)与中药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时间BMI肥胖 中等 消瘦针药组 治疗前38.97±9.87 23.97±2.87 17.97±0.87治疗后 30.60±7.011)2)22.97±2.431) 18.03±0.981)中药组 治疗前 38.82±9.29 23.89±2.76 18.34±0.73治疗后38.92±9.32 24.98±2.87 18.89±0.68

6 讨论

卵巢早衰在传统医学中属“闭经”、“不孕”等范畴,肾虚血亏、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均可导致本病。治疗本病应以调气血、补(肾)阴阳为主。前面研究中我们曾给以养血补肾的中药治疗本病,中药对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及提高患者雌二醇水平上疗效确切,但在恢复月经周期方面仍稍逊色。针刺治疗能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调整脑-垂体-卵巢的自身功能,使生殖内分泌恢复正常的生理动态[3]。本研究中我们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有效降低了FSH、LH水平,提高了 E2水平。取脾俞、肝俞、肾俞等背俞穴,旨在调补五脏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起到养血调经的作用;配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用补法,可健脾、疏肝、益肾;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胃俞能健脾胃、助运化,以利气血生化之源;针刺关元、中极、血海、子宫可以调气血、促循环,从而调整月经周期。

患者气血亏虚,运行不畅,脾不散精,胃气难降,食积不化,运化不健,则水湿不化,津液不布。阴阳失调导致肾脏蒸腾气化功能失司,水谷之精不化,水液代谢的功能出现障碍,必然为湿、为浊、化脂导致肥胖。取脾俞、胃俞、肝俞等背俞穴,可以健脾益胃、疏肝促排泄减少积蕴,针刺肾俞及三阴交可调节阴阳平衡,促水液代谢,从而减轻体重。且已有临床研究[4]证实,针刺治疗可显著减轻体质量指数。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不仅弥补了中药只改善临床症状不能快速恢复月经周期的缺点,还可帮助卵巢早衰肥胖患者恢复正常体重,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钱赘,等.卵巢早衰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3,30(3):154-156.

[2]蔡立荣,李大金.补肾活血方对小鼠实验性卵巢早衰防治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2):126-129.

[3]唐金容,尤昭玲.中西医治疗卵巢早衰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4):129-130.

[4]胥改珍.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J].山西中医,2003,19(4):61-62.

猜你喜欢

针药早衰卵巢
保养卵巢吃这些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点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