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更多努力

2011-01-22刘伟

今日海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毕业政府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更多努力

[编者按语]

新旧交替,我们一改以往的宣传策划思路:由原来着眼新年畅想的“官员谈”转变为新年期待的“百姓盼”。从官员唱主角到百姓唱主角,理念变了,落点变了,角度变了,我们视此为宣传报道方式的转变,也是把版面留给群众、把墨彩涂给普通人的实践尝试。

新年民声,声声入耳。但愿我们的决策者洗耳恭听和亲力亲为。

新春讲大学生就业依旧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说紧迫性也好、谈困难度也罢,面对着就业严冬最困惑的自然是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当局者”。毕业即失业、未老就啃老。离开学校后没想到社会的第一堂课同样学费高昂。结果有背景者“拼爹”,无关系者“骂娘”,浮躁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问题被逐级放大,给学生、家庭、学校、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而要解决就业这个全社会问题,光靠哪一方面都是不够的。首先我们希望大学生自身能有反思。考证热、考研热、考公热,“三热”背后难道不是我们狭隘的就业观作祟?上课混时间、下课混日子、上学混文凭、毕业混社会,“四混”不也正是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毕业找信息不得法、谈工作不得行、实习期不得要领,最后自然不得其门而入。把问题完全推给高校扩招、推给政府作为也是不公允的,首先需要改变的还是我们自己:素质要升、能力要提、观念要改、方式要变,是我们大学生就业首先要迈过的坎。

我们也希望学校要有反馈。课程设置与就业相脱节、毕业指导与形势相脱节是高校痼疾。面对“钱学森之问”,学校需要有所作为,教育的去行政化也许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更为关键的是需要高效的机构运作、充实的课程内容、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的就业指导。

我们还希望用人单位要有反响。不以门槛压人,而以公平待人;不以功利看人,而以宽容留人。用尊重心、责任感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

最后我们希望政府做出反应。为什么有“蜗居”和“蚁族”?为什么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结构性问题是根源:我们希望教育分布能够更平均,希望就业投入能够更全面,希望组织引导能够更高效,希望政策倾斜能够更有力。希望政府能让路更宽,考研、考公、入企、创业并行不悖;让配套更规范,实习、培训、深造、发展,为成长做规划、树目标、建通道。不迷信于一次就业率的刚性指标,而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我们并不期望大学生仍被当作时代的“天之骄子”,但至少要成为就业的“五保户”:信息有保障、生活有保底、权益有保护、政策有保驾、过程有保险。要求并不难实现,却也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努力。

——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生刘伟

猜你喜欢

毕业政府大学生
我们今天毕业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毕业季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