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1-01-11秦丽艳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学习者大学

秦丽艳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秦丽艳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它反映了英语学习者的认识能力、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和二语习得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表明此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写作能力;模式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当中最能体现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一项,其重要性已经受到关注,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是困扰英语学习者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大难题。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的提出

在现行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分注重传授写作知识,并未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未能成功地创设一种民主互动、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因此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也未能树立他们写好英语作文的信心,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局面。

笔者基于个人10年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课堂组织方式上以过程法为主、成果法为辅,在教学环节中强调读写结合,写长作文,并将建构主义和形成性评价的思想引入整个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实行全人教育,尝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领域中进行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三、新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为了探寻一条能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实践之路,笔者于2010-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做了一次把此新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本次研究应用了SPSS软件包来统计、分析实验前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差异。实验持续了17周,实验对象为长治学院的34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

(一)研究假设

1、这种新型的写作教学模式能够逐步消除学生的写作焦虑心理,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信心。

2、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技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1、英语写作测试

通过实验前后的英语写作测试,分析学生在实验后的写作水平有无显著提高。

2、问卷调查

实验前后分别向学生发放问卷,通过相似问题的比较,分析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兴趣、信心方面有无明显提高。

3、访谈

研究过程中对部分学习者进行跟踪访谈,了解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征询他们对这种写作教学模式的感受和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

(4)写作档案袋

研究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英语写作档案袋,档案袋里的内容包括学生一学期所有的习作、同伴的评价、教师的反馈意见和自我反思记录等。

(三)新模式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把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5人一组(考虑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要确保小组成员英语水平的差异性)。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具体的写作主题。在确定主题之后,学生各自查阅、收集资料,对文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摘抄、背诵,并及时把大脑当中浮现的相关信息记取下来,加以汇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析、筛选。第三步:学生独立完成初稿,再现并提取相关表达模块。第四步:小组成员互相阅读初稿,对文章的立意、内容、结构等宏观性的问题做出反馈。第五步:学生根据同伴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这一环节要注重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第六步:教师评阅并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对新颖的立意、精彩的内容加以肯定,并就一致性、连贯性等篇章方面问题做出评语,对存在的问题运用启发式的问句做出标注。第七步:学生根据教师的初评再修改。第八步:课堂上赏析学生习作当中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范文的闪光点,再对照自己的文章进行一次精改。

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借鉴王初明教授的“写长法”理论,以量促质,以写促学,克服英语写作中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写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尤其是后两次的自选主题写作训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写作不受任何写作形式的束缚,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现生活、反映生活、记录心灵足迹的感情抒发地。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实验前后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写作信心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前后学生写作兴趣、信心的平均值分别为2.95 和 3.71,t=6.518,p=0.023<0.05,表明受试者在实验前后写作态度呈现显著性差异,学生在实验后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大大增强。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焦虑感逐渐减轻,兴趣逐步提高,信心逐渐增强。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次研究的第一个假设:这种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表2 学生七次写作练习成绩的描述性分析

如上表所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成绩的平均值不断提高,显示了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得到了稳定提升。

表3 学生前后测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

如上表所示:学生前后测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前测均值为8.2647,标准差为2.47,后测均值为9.5000,标准差为1.83,前后测均值相差 1.24,t=3.291>2.035,p=.002<.0.05,表明实验前后学生作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表2、表3的数据表明: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后有显著提高。而且,实验的前后测作文都是在限定的30分钟内,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教师的引导、同伴的讨论、资料的查阅等条件下,学生的限时作文成绩仍然有明显进步。因此,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次实验提出的第二个假设:此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

四、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本学期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下面对引起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简要讨论。

(1)本模式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创设了民主、互动、真实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写作小组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激活了创作思维,丰富了写作内容;学生的写作心态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轻松的创作氛围替代了以前的沉闷的写作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了写作恐惧心理,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2)实践过程中,布置写作任务前,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写作者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对作文进行构思:写什么——即传递的信息;如何写——即信息传递的方式。前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后者,也就是说文章的内容要比文章的形式更重要。写作即交流,而只有当写作者对某一话题产生兴趣,有情可抒时,他才可能有效地向读者传递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在选择写作话题时,研究者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使写作任务尽可能地贴近写作者的实际生活,这样写作者才可能在文章当中流畅地表达个人的真实情感,增加文章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3)本模式强调读写结合的写作方式。根据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理论,外语习得的关键是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的、有趣意义相关的目的语。没有一定量的目的语的输入,输出是难以产生的。阅读和写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阅读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和源泉。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别人写作谋篇布局的方法,词汇句型的运用技巧。阅读可以加强写作者的英语语感,为成功的写作提供模仿的范本,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方式。阅读可以增加写作知识,为写作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在阅读中把精彩的段落或句子背下来,把一些思想明确、文字精练的好句子、好文章积累起来;把文中的语言、篇章、文化等信息、知识输入到自己的“资料库”并不断地对其内化。随着输入的不断增加,学习者的大脑当中就储存了大量的固定语块、构建了相应的语料库,从而在写作时能够把这些内化了的语言知识及时、准确、流畅地输出,增强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地道性和多样性,最终写出内容详实,意义连贯,结构完整,既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又符合英美文化习俗的地道的英语作文,提高了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技能。

(4)实验过程中,通过增大写作量的手段来加快英语知识向运用层面转化,以写促学,以量促质。写长作文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释放了创作潜力,消除了焦虑感。为了写长作文,学生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调用记忆库中的储存信息,活用语料库,合成句子,由此促使学生特别注意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试图表达的信息与能够表达的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会更加注意语言输入的质量,去设法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并努力获取新的知识。

(5)此模式将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性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对比和调整写作活动,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帮助了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写作过程。发展性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在观点表达、逻辑性、用词及句式多样性方面的提高。

(6)学生的作文得到了教师和同伴的双重反馈。反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给自己写的,在写作时就会产生读者意识。教师和同伴对自己习作的反馈意见中,有些是关于语言问题的,有些是关于语法结构的,而有些则是与内容或结构有关的。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通过回答教师和同伴提出的问题,可以学会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语言技能和思想表达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增强,同时作为读者的同伴也学会了评价作文的方法,进而对比、反思、改进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促进他们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英语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折射着英语教学的力度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水准。对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和二语习得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笔者将继续发展和完善本模式的积极结果,改进不足之处,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1]张漱梅.写长法和档案袋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同时使用的尝试[J].广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6):119-123.

[2]牟金江.国内外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与研究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0,(3):103-107.

[3]刘芳.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D].湖北:中国地质大学,2009

[4]杨帅.英语写作新模式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8.

[5]汪静.一项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New Teaching M odel of College English W riting

QIN Li-y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English writ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anguage output skills among the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It reflects not only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English learners,but the thinking organizational and language expressional ability.A reform in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modelmeets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students.What'smore,itgoeswith the development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A study shows that the new teachingmodelwhich is put forward in this article helps to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English writing ability.

College English;writing teaching;writing ability;model

H315

A

1673-2014(2011)04-0092-04

2011—03—11

秦丽艳(1978— ),女,山西壶关人,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 晋 红)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学习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