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频谱分解在生物礁储层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2011-01-11胥良君李录明党录瑞欧阳炀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1年5期
关键词:傅里叶小波剖面

胥良君,李录明,党录瑞,钟 峙,欧阳炀

(1.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2.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重庆气矿,重庆 400021)

频谱分解在生物礁储层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胥良君1,2,李录明1,党录瑞2,钟 峙1,欧阳炀1

(1.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2.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重庆气矿,重庆 400021)

生物礁是特殊的沉积体,其生长形态、发育规模通常因古地理位置及古气候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由于其与围岩存在波阻抗差异,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常形成上隆、下凹、内部杂乱反射等特征,解释人员一般也通过该特征来寻找生物礁。但由于振幅异常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降低了生物礁气藏勘探的成功率。这里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对生物礁异常体进行频谱分解,通过频降分析,与实钻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生物礁;频谱分解;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

0 前言

生物礁是特殊的地质沉积体,其主要发育于低纬温暖的浅海环境,按沉积环境、形态、与海岸关系等标准可有多种分类。生物礁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场所,具有孔隙度高,储量丰度大,油气产能高等特点。世界上日产万吨级的油气井,半数为生物礁储层,美国找到与巨大的马尼拉礁有关的油田就有三十七个。加拿大西部找到与生物礁有关的油气田总数达到三百多个,占加拿大油气储量的60%以上[1]。

礁体的生长形态及发育规模,通常因古地理位置及古气候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因此,其非均质性较强,岩性横向变化快。由于与围岩存在的波阻抗差异,所以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常形成上隆、下凹、减弱、内部杂乱反射等特征[2~4]。解释人员通常对该特征进行分类总结,以形成生物礁地震响应模式,用于寻找生物礁。但振幅异常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在川东地区,礁灰岩若未经白云岩化作用改造,亦不能形成良好的储层,但其地震响应特征仍表现为异常,因此降低了生物礁气藏勘探的成功率。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可知,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传播时,由于岩层的非完全弹性,使地震波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造成振幅、频率衰减,高频被吸收。当岩石中含有油气时,衰减尤为显著[5~8],作者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及连续小波变换,对生物礁异常体进行频谱分解,通过频降来判断地质体的含油气性,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1 方法原理

1.1 短时傅里叶变换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是一种利用固定时窗进行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9]。它假设在时窗内,信号是平稳的,对时窗内信号进行傅氏变换后,滑动时窗再进行下一段信号的计算,直至完成整段信号的时频分析。

连续信号x(t)∈L2(R)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定义为:

由式(1)可知,h(x)窗口函数是有时频局域性的时窗函数,使得STFT具有局部特性,h(x)函数的形状及长度,直接影响变换的分辨率。常用的时窗函数有 Rectangular窗、Bartlett窗、Kaiser窗、Gaussian窗、Hanning窗、Blackman窗等。

窗口函数满足如下条件:

x(t)的反变换公式为:

短时傅里叶变换是经典的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其变换结果表征的频谱特征比小波变换更容易被理解。但由于其时窗固定,时频网格不能随信号自适应改变,因此具有单一的频率分辨率。

1.2 连续小波变换

连续小波变换(CWT)是由法国科学家Morlet于1980年在进行地震资料分析时引入,并在此基础上由Morlet和物理学家Grossma等人建立了完整的连续小波变换的几何体系[10]。与STFT比较,CWT是一种多分辨分析方法,具有平移伸缩不变性。它继承了STFT的局部化思想,能在时间、频率域同时对信号进行局部化分析,并针对高频信号、低频信号自动采用窄、宽时窗进行分析。

连续信号x(t)∈L2(R)的连续小波变换定义为:

由式(4)可知,Ψa、b(t)是母小波经过伸缩移动后的结果,当a、b不断改变,便能产生函数族{Ψ,(t)},人们称之为小波基。其中,每个Ψa,b(t)被称为一个小波。经典类小波又可以分为Haar小波、Morlet小波、Mexicanhat小波和Gaussian小波等。Ψ(t)满足式(5)。

其反变换定义为:

2 实际应用效果

四川盆地从二叠纪开始,地壳全面下沉广泛海侵,早二叠世末,受东吴运动影响,盆地露出水面遭受剥蚀,晚二叠世晚期,海侵规模扩大,以长兴组为代表的浅海碳酸盐岩广泛分布。WL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川东南中隆高陡构造区,上二叠统沉积期位于开江~梁平海槽西南侧开阔碳酸盐台地之上。长兴组地层岩性以灰色、褐灰色泥粉晶、细粉晶灰岩为主,夹薄层硅质灰岩、泥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局部地区发育台内点礁,以溶孔白云岩、生屑灰岩为主。

对WL构造区块内生物礁气井S15井、W118-1井、生物礁钻探失利井W124井及生物礁专层建议井J6井过井地震剖面,进行STFT、CWT频谱分解形成分频剖面,然后以井位所在CDP产生频率道集。

下页图1(a)~图1(d)分别为S15井、W118-1井、W124井、J6井的过井局部时间剖面,矩形框内为地震异常响应。不难看出,其不同程度的存在同相轴减弱、上隆、内部反射杂乱等特征,因此,极易将其判定为生物礁引起的地震响应。但从实钻情况来看,S15井、W118-1井均获气,而W124井为干层。

后面图2(a)~图2(d)分别为针对S15井、W118-1井、W124井及J6井过井剖面采用 STFT方法进行频谱分解,并以井位所在CDP产生的频率道集。从图2上不难看出,在地质目标的下方,S15井、W118-1井及 J6井存在明显频降,而W124井则没有此特征。

见后面,图3(a)~图3(d)分别为针对S15井、W118-1井、W124井及J6井采用 CWT方法进行频谱分解,并以井位所在CDP产生的频率道集。从图3上依然可以看出,在地质目标的下方,S15井、W118-1井及J6井存在明显频降,而W124井没有此特征。并且,由于CWT方法的多分辨特性,因此比STFT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图4(见后面)为利用20Hz与70Hz沿层切片求差产生的平面预测图,黑色区域为生物礁发育有利区。从图4中可以看到,S15井、W118-1井及J6井均位于有利区,而W124则在不利区,同时,工区左下方边界处亦表现为有利区,但由于其属于工区边界信噪比相对较低,因此未在该区定井。

图1 过井地震剖面Fig. 1 Cross - well seismic profile

3 结论

通过对过井剖面进行频谱分解分析可以看出,STFT、CWT方法均可以反映储层,由于含油气后对高频成份的吸收作用,验证了该方法用于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可行性。同时,由于CWT方法具有多分辨特性,因此比STFT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而STFT则具有较好的宏观性。在进行实际计算时,对频率分析范围、步长、小波类型等参数的选择,都会对频谱特征产生影响。因此需进行参数试验,以便合理选取。在对待预测结果时,应该采取综合分析的原则,以提高钻探成功率,降低风险。

作者在本文运用该方法对建议J6井进行了分析,从结果来看,其与同区其它获气井具有相似的频降特征,并且在预测平面图上位于有利区,为该井实施提供了进一步有利依据。

[1] 卫平生,刘全新,张景廉,等.再论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6,27(2):38

[2] 刘殊,郭旭升,马宗晋,等.礁滩相地震响应特征和油气勘探远景[J].石油物探,2006,45(5):452.

[3] 汪泽成,赵文智,张林,等.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4] 王兴志,张帆,马青,等.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J].沉积学报,2002,20(2):249.

[5] 董宁,杨立强.基于小波变换的吸收衰减技术在塔河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2):533.

[6] CASTAGNA J P,SUN S J,SIEGFRIED R W. Instantaneousspectral analysis: detection of low - frequencyshadows associated with hydrocarbons[J]. The LeadingEdge,2003,22( 2) : 120.

[7] 李子顺.地震波衰减规律及其恢复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545.

[8] 马昭君,刘洋.地震波衰减反演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4):1074.

[9] JIANG Y Q,HEY G. New digital algorithm for measuringelectric frequency based on adaptive short time fouriertransform[J]. journal of Electronic in Measurementand Instrument,2006,20( 2) : 10.

[10]李宏兵,赵文智,曹宏,等.小波尺度域含气储层地震波衰减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4,47(5):892.

图4 生物礁预测平面图Fig. 4 Prediction map of reef

TE121.3+4

A

1001—1749(2011)05—0544—05

博士学科专项基金(20070616004)

2011-02-28 改回日期:2011-06-23

胥良君(1981-),男,博士,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及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

猜你喜欢

傅里叶小波剖面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基于多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声发射信号降噪方法
构造Daubechies小波的一些注记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基于MATLAB的小波降噪研究
双线性傅里叶乘子算子的量化加权估计
基于改进的G-SVS LMS 与冗余提升小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任意2~k点存储器结构傅里叶处理器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快速TAMVDR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