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路安全运行与保护的分析

2010-12-31胡江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5期
关键词:输配电雷电班组

胡江军

(南昌市青山湖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引言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是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首要工作。其主要是为了更好掌握输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线路防护区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并为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依据,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1 影响线路运行的因素

1.1 对造成线路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因自然外力破坏造成的线路故障占51%。高中压配电线路受雷击影响较为严重,占自然外力破坏因素的95%,占全部故障的48.2%,是造成输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1.2 人力破坏是造成线路故障的第二大因素,占26%。比如,在埋设有电力电缆的地面上施工对电缆绝缘造成机械损伤,在架空线路下方施工导致机械接触导线造成故障,架空导线因缠绕异物造成短路或接地等情况。

1.3 自身因素造成的线路故障也不容忽视,约占23%。设备自身容易出现故障的主要有电瓷元件、电力变压器、避雷器、电缆头、各类线夹、铁件等。

2 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保护措施

2.1 实施防雷改造。雷电属不可抗拒外力,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完善线路防雷手段入手,提高线路防雷水平。对于雷区线路,可以结合大修技改及城农网改造计划进行防雷改造,如加装避雷器、架设避雷线、加装杆塔接地极等。规范线路管理。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实施。电缆工程竣工后,现场应设立明显标志,通过GPS采集关键坐标点录入GIS系统,并且应有规范的书面工程资料,标志、资料不全的,立即按规范设置和整理。

(1)由于输配电线路的分布错综复杂,鉴于目前的技术,对输配电线路的防雷还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防雷;此外,雷击线路时,雷电自线路入侵发、变电站所产生的雷电波也是威胁变电站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措施,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应以提高我市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着重点。输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有两个指标衡量:一是耐雷水平,即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烙的最大电流幅值;二是雷击跳闸率,即每100km 线路每年由于雷击引起跳闸次数。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须做好“四道防线”:①使输电线路避免遭受直击雷;②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③闪络后不会产生稳定的工频电弧;④产生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2)架设避雷线。主要是防止雷电直击导线,此外,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使塔顶电位下降;对导线有耦合使用,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一般要全线架设避雷线;

2.2 保障工程质量。不但要重视大型主设备的安装质量,对设备线夹、开口销等小型辅助性材料也应注意其选型和安装使用方法,避免线夹因不正常受力折断、接触不良或脱落等原因造成线路事故。重视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防止杆塔倾斜和倒杆事故。重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敷设方式、埋设深度必须符合规程要求,保证与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敷设后的运行标志要齐全明显,保护管要有防割伤电缆措施。

2.3 强化设备管理。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增加电网科技含量。断路器、分段开关等设备宜实现无油化,使用真空免维护型较佳;推广绝缘导线、电缆线路供电,推广冷缩预制式电缆终端、合成氧化锌避雷器。杜绝不具备资质的设备入网,运用预防性试验、安全检查等多种手段,确保入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线路事故。

2.4 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创新考核体系,根据“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的事故认真检查,分析原因,严肃奖惩。积极开展岗位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技能,确保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5 严格巡查监视。随着配电网络的不断扩展,线路受外力破坏的几率增加,运行班组要切实履行线路运行管理的职能,加强线路运行维护,通过缜密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在导线下、电缆上违章施工的行为,清除线路附近威胁到线路运行的广告条幅。通过加强巡视还可及时发现线路设备本身的重大缺陷,防止事故发生。线路巡视在必要时可引入GIS巡检系统。遏制人为故障。对有违章、违法嫌疑和拒签隐患通知书的事例应留下音像证据,本企业无力禁止的尽快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对人为破坏电力设施给电网造成严重影响的,应加重处罚手段,引导大众重视电力设施的保护。其中在线路巡视要做到以上下几点:

按照调整后的管理职责,各班负责线路的运行、检修管理工作。大型检修、抢修按照局(工区)部署实施;班组应根据每条线路情况划分责任段,严格按照专人、专责段巡视管理方式组织线路的巡视;各班组共同参加新建运行线路的移交验收工作。移交后的新线路应及时划分到各个班组中的责任人或段,按照以上规定进行责任段划分管理;调整运行、检修班班组职责,实行运行、检修合一的班组管理模式。调整后的班组管理职责按照“输配电线路责任段管理办法”执行;专责段应按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交换巡视。通过交换比对巡视记录、反馈意见情况,促进线路巡视质量的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输配电运行中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对其运行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这项工作,对电力建设带来许多方便,也为建设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力工程提供良好的基础。

[1]于万龙.《配电网带电线作业安全探讨》[J]2007,(10).

[2]高丕俭.《谈运行分析》[J]2003,(11).

[3]张万英.《输配电设备前景灿烂》[J]2005,(09).

猜你喜欢

输配电雷电班组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雷电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探讨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浅谈输配电体制与管理模式
浅析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