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施工企业投标管理

2010-12-31李海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5期
关键词:投标经营成本

徐 亮 李海玲

(1、民太安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沈阳 辽宁 110032 2、沈阳普惠雷顿轮业制造有限公司,沈阳 辽宁 110032)

在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已成为中国建筑业的主体,正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这是一个基本的定位性的判断。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建筑业中小型企业以“职工人数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来划定,目前我国相当部分的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部二级及以下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以及所有的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企业,大都属于中小建筑企业的范围。据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国内建筑企业数量有9万多家,从业人数达4,500万人。2007年底全国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为59256个,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60 多家,一级资质企业3000 多家,两者之和仅占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总数的5%多一些。无论按有资质的6万家还是按全口径9万多家计,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占全国建筑企业总数95%以上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我国的中小型建筑企业担任着超过80%的建筑施工任务。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毫无疑问良好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关键性因素。而建筑企业要达到成本目标,只有与建筑项目的投标决策、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工作量要求相结合才有它的价值。投标管理则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本文从成本管理体系的框架入手对工程投标管理进行论述,以期提高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1 中小型建筑企业投标管理机构的建立

对于建筑企业的投标管理机构的设立,主要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即:资源配置和人员配备。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资源配置上,除了适宜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之外,在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我觉得应着重强调的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招标信息管理系统。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有重点、讲策略地选择能发挥本企业优势、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工程项目,组织开展投标工作。要对确定投档的或当地政府建设规划中适合本公司施工的工程项目进行信息跟踪。信息跟踪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要确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进行,定期与招标、业主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他们充分了解企业,取得他们的信任,并进一步获取对投标有利的信息。其次,人员配备上,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强、人员充足稳定、具有丰富公关经验和较好编标水平的市场营销和投标工作队伍。特别是投标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思想上要过硬,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具体投标操作上,要尽量减少临时拼凑投标班子的情况。

2 企业投标管理机构的体制与制度

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结合企业的经营资源与发展方向,建立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制订并完善与其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经营投标中的营销活动和标书编制工作,避免管理重叠和管理“真空”,制定工作中的责任制度和以激励为主导的考核奖罚机制。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经营市场体制,牢牢把握企业信誉、履约、实力、社会公共关系等经营投标要素。企业的其他管理系统,要在制度、规章、程序上搭建与经营投标工作相互融洽的互动平台,从源头上保证经营投标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使得经营投标活动按章有序展开。投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理论来管理,并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其运作过程受多方因素的制约。经营中的变数很多,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必须实行资源的动态管理,因地制宜,科学地、针对性地配备经营资源。以项目投标负责人为中心的项目投标组织制度,能很好地落实责任制,领导决策人员、信息追踪营销人员、标书编制人员联合互动,能够了解业主的愿望、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情况,使做出的投标书全面科学的响应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而且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满足业主的期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保证了中标率和投标质量。

3 企业经营方针简析

建筑企业的经营方针对于企业的投标管理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其经营方针和大型建筑企业是不同的。而对于不同的中小型企业,各自的经营方针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经营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针,实现量质统一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对不同区域市场,不同领域类别的每一个参与的项目都应认真进行评估分析,搞好策划与运作,分清主次,把握契机,找准对策。主动放弃一些市场前景小、不能提升企业产业升级的风险大、利润薄乃至亏损的项目和一定时段内使企业资源禁锢、导致企业发展困难的项目,使中标项目处于可控之中,实现量与质的统一,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2 “长期培育,长效机制”“重点区域,重点突破”,扩大市场份额

“长期培育,长效机制”体现相对稳定的区域经营思想。企业要发展,区域经营是必由之路,这已被国内许多发展壮大的施工企业所证明。区域经营具有长期性;可以对项目信息进行长期持续追踪,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时效性。区域经营还可以节约经营成本。所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坚持对市场长期培育,并按照“重点区域、重点突破”的经营方法,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经营力度,科学分析,认真规划,正确处置,赢得市场。

3.3 细分市场,智慧策划,差异化、合作化经营市场

市场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企业怎样去适应不同的市场是每一个经营人员都面临的问题。企业不可能大而全,也不可能包打天下,要生存必须找准市场。针对企业经营资源,认真分析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市场特点,细分市场,避开竞争白热化项目,主动差异化经营。从市场前景大的新领域、新市场入手,找准企业经营的切入点,掌控不利因素,把握正确的经营方向。从源头规划策划、智慧运作,以点带面,赢得市场的认同,实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4 技术创新与投标策略创新

4.1 将价值工程应用于建筑企业投标管理

建筑企业投标管理中,运用功能成本法进行功能评价,就要在明确价值工程对象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功能及其关系之后,用统一的尺度去找出实现此建筑产品及过程功能的最低必需成本,即功能评价值。然后与实现该功能的建筑产品及过程的目前成本相比较,求出功能的价值系数,从而判断该建筑产品或过程是否合理。

4.2 方案创新

在建筑企业投标管理中,方案创新是构思创造新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形成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即从提高建筑产品及过程的功能价值出发,针对改进的目标方案,依据已建立的功能系统图和功能目标成本,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建筑产品或过程在保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低的途径。在建筑企业投标的方案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价值工程工作人员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多地提出改进设想和构思,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4.3 建立企业定额

施工企业定额是各施工企业在正常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技术专长,施工设施配备情况,材料来源渠道及管理水平等所规定的为完成单位工程实体所消耗的各种人工、机械、材料和其它费用的标准。它应该能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水准和经营水准,是企业确定工程成本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5 结语

经营投标管理是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在国外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走过了20 多个春秋。随着市场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渐健全,投标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愈显重要。搞好投标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奉献社会、创造价值必须。

[1]景川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新模式暨预算与决算及成本控制操作实务全书 [M].西安: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

[2]李彦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韩山农.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丛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丛书》编审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投标经营成本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