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改革胡琴看民族乐器改革

2010-12-31整理孟凡颖

演艺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胡琴民族乐器低音

整理/本刊记者 孟凡颖

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乐器一直不断经历着改良与革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制琴技术、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等方面,我国民族乐器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弦乐声部的主奏乐器——胡琴在乐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香港中乐团一直致力于民族乐器改革,他们于2009年11月底在北京举办了两场使用改革后环保胡琴系列的音乐会,乐团整体音色均衡、融合度很高、张力突显,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11月29日,“香港中乐团改革故琴研讨会”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香港中乐团共同主办。除了来自主办机构的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在京各音乐院校、民乐院团及相关机构的代表近30人参加了这次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针对民族乐器改革的焦点话题相互交流了看法。本刊将这次会议的研讨内容稍加梳理,整理成文,希望为广大乐器制造者、乐器改革者提供一些参考。

改革是乐队发展的需要

在观摩了香港中乐团的表演后,很多专家认为,这次展示的胡琴系列非常适合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在演奏的协和性、融合性及整体配合的艺术表现力方面,都表现出亮点。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郭一评价说,这个胡琴系列音色更明亮、通透,使乐队演奏时的整体感增强,各声部乐器间的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中央音乐学院胡琴教授严洁敏亲自试用了改革后的胡琴,他认为这些胡琴音色干净、很有穿透力,声音洪亮,振动也非常好,作为乐队合奏用乐器效果较好。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沈诚认为,香港中乐团的乐器改革具有前瞻性,该胡琴系列在皮膜与板面谐振的一致性方面,在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方面,都做了很多尝试。改革后的乐器无论是在整体声音的协和度方面,还是音响效果方面,都比传统乐器有了改进,解决了高胡、中胡的音量问题,并且稳定性很强。二胡演奏家王晓南也对该系列胡琴作出了评价,她认为这批改革乐器,声音统一、干净,音色圆润。乐团的整体配合声音纯净、协调,改善了以往民族管弦乐团的声部声音不统一的弊病。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在研讨会上谈到,中国民族乐器的改革要取得成功,首先,应该有正确的改革思路和理念,要为民族器乐的发展而服务;其次,要朝着适应现代与传统写作手法、适合器乐合奏需求的方向发展。

低音民族乐器的突破

香港中乐团在研讨会开始前向嘉宾们演示了一系列改革胡琴,其中低音拉弦乐器引起了很多专家的注意。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殿英介绍说,中国低音民族乐器的改革,一直是许多乐器改革家和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仅低音民族乐器方面的改革,就多达30余种,但都不太理想,也都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中,低音拉弦乐器多使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但其与二胡的音色融合度较差,因此,用大提琴作为乐队低音声部的演奏乐器只是权宜之计。香港中乐团设计研发的革胡、低音革胡外形与音色都与二胡相近,这是他所见过的目前最理想的、比较适合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低音乐器。

天津歌剧舞剧院演奏家董金池说,香港中乐团的乐器改革由低音乐器开始,逐步发展成一个胡琴系列,其理念具有较强的科技性。这次看到的板膜共振的革胡,其四根琴弦的振动均匀,音量较大,容易上手,这样的改革乐器是非常成功的。

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研讨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对乐器改革的话题投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关注香港中乐团的系列改革胡琴的同时,又从专业的角度对该系列胡琴的不足谈了自己的看法。

作曲家郑冰认为,该系列中的高胡在音质和声音的协和度方面还有欠缺,与整体的融合性有待提高。董金池谈到,低音革胡的张力与革胡相比,稍有欠缺。沈诚指出,虽然低音乐器的音色厚度很好,但低音革胡的拨弦点清晰度不够,声音稍微有点混。王晓南认为,二胡的发音敏感度有所欠缺,声音虽没有必要与现有胡琴完全要一致,但是需要一种纯厚、圆润、畅通的高品质音色,需要一件赋予时代感和标准化、科学化的乐器。

此外,专家们还提出该系列胡琴的琴头部分有点长,加重了乐器自身的重量,携带不方便,可以考虑缩短胡琴的琴头部分。

乐器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事业,乐器改革不仅仅牵涉相关的技术学科,这项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时期的社会主流艺术品位、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人们对乐器的需求、大众对乐器改革的认识等,都是影响乐器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办公室副主任宁伟群在研讨会上说,文化部一直非常重视文化科技的创新,在文化部设立的文化创新奖中,就包括乐器改革的内容。2010年,文化部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重点实现各方面的技术攻关和技术突破。政府在倡导加强投入的同时,还要调动基层单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一起为文化科技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朴东生也谈到,中国民族乐器的改革,多年来一直得到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但这种重视与发展的趋势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乐器改革是民族器乐艺术的一种科研,新中国成立60年来,乐器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民族器乐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科技含量仍然不够。民族乐器的演奏、创作、教学等方面都与乐器改革相关,相互制约,相互发展。

郑冰结合香港中乐团的改革胡琴谈到乐器改革的必然性,他认为,中国的民族乐器都有相对的个性和独立性,多年来它们的完美融合一直存在很多的难题,香港中乐团的乐器改革的效果虽然尚未达到完美的地步,但是已经超出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比如,香港中乐团以PET聚酯薄膜替代蟒皮,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蟒皮制作的乐器的效果。乐器改革势在必行,希望这项事业能得到有关部门和更多专业人士的支持与参与。

关于如何正确认识乐器改革的必然性,王晓南认为,改革并不是反传统,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与根基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进行变化的。比如现在所用的二胡,是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后的乐器,它的材质经历了从普通木材到乌木、紫檀等改变,琴弦经历了从丝弦到钢丝弦、银弦的改变,琴的长度增加,琴筒大小的形状甚至是琴码都有改变,无论乐器的形状和声音都跟以前的传统二胡完全不同。我们的文化、艺术来自于现实社会的人,只要有需要,就要有改变。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人们文化、物质需求的提高,人们的视觉、听觉都会发生变化,会不断改变审美标准,这时,改革就是一种需要。

此外,很多参与研讨的代表都谈到环保是乐器改革中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乐器用料的环保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此次研讨会,与会者以香港中乐团的系列改革胡琴为起点,从具体的技术问题探讨延伸到民族乐器改革的话题。多年来,无数乐器改革家加大了在乐器制作中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民族管弦乐器的发展,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依靠科技来推动。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板胡演奏家王欣认为,乐器的改革势在必行,它可以归纳为扩大音域、美化音色、美观形制、协调音律、适应群组、形成规模、个性求共、革新材料、横向联合、总结经验、强化数据、拓宽思路等12个方面。随着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发展,在追求艺术完美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乐器的性能、音质的稳定性、材质等各方面仍需改进,不断增加民族乐器的科技含量,可以使乐器更长久地发挥自身的魅力。

猜你喜欢

胡琴民族乐器低音
穿越皓月的胡琴声
能量强悍就是最大的优势 Proficient Audio FDS-15有源低音音箱
搭载革命性Uni-Core技术 KEF宣布推出KC62超低音扬声器
What it's like to be a deaf DJ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简单、好用、承传贵族血统 SUMIKO S.9超低音音箱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明清时期民族乐器发展略览
中国民族乐器(之九)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