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密市天然草场防治蝗虫试验的监测结果分析

2010-12-28克然木司马义买尔亚木海日尼沙云晓娟

草食家畜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草量哈密市草场

克然木·司马义,买尔亚木,海日尼沙,云晓娟

(新疆哈密市草原站,新疆 哈密 839000)

哈密市天然草场类型分荒漠草场,草甸草场,山地草甸草场,山地草原草场等九个草地类型。哈密市选择了1个代表性的防治虫害试验区,设施建立了监测点。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天然草地的动态变化规律,草地保护建设的效益,合理利用方式的选择,分析草地退化的成因,预测草地植被发展的趋势,比较草地的实际生产能力与潜在生产能力差异,建立项目区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让牧民掌握草地资源动态监测方法,直接参与监测工作,对哈密市在2006年-2009年天然草地监测工作进行初步总结,以便更好地为生态平衡,为草原畜牧业服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示范地点概况

地点设在:哈密市白石头乡牧场村春秋草场鼠虫害防治区检测点,草地类型属于山地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10%左右,年平均≥10℃积温2000℃,无霜期90d左右,日照时数2500h,年降水量200毫左右,该项目区白石头乡牧场村总人口260人,户数61户,牲畜1849头(只),人均收入1520元,平均文化程度初中,共选择受益户10户。

哈密市之所以选择在以上地点是因为:1.山区天然草场属集体所有,便于管理。2.牧民经济收入比全市农牧民人均收入低,示范作用强。3.项目区农牧民文化素质高,经济意识强,便于和项目沟通协作,易于开展牧区草场分区轮牧,禁牧等草场改良措施。4.草场退化严重,牲畜超载严重。5.项目区草地植物种类(10~13种),盖度(50%~60%),草层高度(5~10cm),土壤类型(山地粟钙土),地理位置(E93°N43°),海拔高度为(2196m),项目区年降雨量比全市牧区较高。平均温度相对稳定,由此试验示范点的确定,是具有代表性的。

1.2 试验选择与监测方法和内容

按照各监测点设计,确定其监测内容。鼠虫害防治区效益监测主要内容包括鼠虫害防治与对照区牧草返青,植被成分及生产力水平变化,植被结构变化及生产力水平变化;草地生产力水平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年内不同时期草地生产水平及牧草再生水平;气象监测主要内容包括降水和气温两大指标。

监测方法是利用GPS技术结合1∶5万地形图定位、定点、定面积,(围栏666.67ha),本地区的实际及各监测点的监测任务确定的。监测时间原则为每年4月10日—9月10日,虫害防治监测点,每月1次;草地产草量用样方法监测,每次在样内与对照分别设3个重复样方,测定地上生物量(鲜重,风干重),设置固定样方测定再生草量;记录草地植物种类,盖度、草层高度,利用状况,土壤类型,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数码拍照草群结构和植被季相;气象监测委托气象部门按相关规范进行监测;各监测点均实施围栏。

1.3 试验工作要点

制定了“鼠虫害防治”实施细则,编印了维、汉、哈三种文字的宣传材料,培训内容以草原保护,牧草种植,加工,青储,牲畜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草原畜牧业先进技术,制定了培训大纲,每年培训农牧民2~3次,共培训农牧民1000人次。

通过村民大会,向村民介绍将要开展试验的目的和意义。需要村民如何参与,如何协助,并让牧民自己画出资源图,使他们对本地资源(水,土,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源)有了一定的认识。先后2~3次入户访谈,设置了调查问卷,详细记录农牧民最想解决的问题。了解牧民生产生活日程及牧民对草地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初步提出了村级参与式草地管理计划并反馈给村民。

2 监测结果与结果分析

该区示范点面积0.067万ha,我们进行每月监测一次,对比对照区的产量,监测防治区的再生情况。详见表1图1。

表1 草地监测数据统计表

图1 防治区与对照区产草量对比图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年平均干草亩产量逐渐减少,2007年和2008年降雨量较低,但是对对照区来说产量较高。2006年平均产草量为1068kg/ha,因为2006年降雨量较高。自2006年开始项目区采取了生物防治法,已累计建设椋鸟窝20处,鹰墩20处,鹰架20处。2008年哈密市天山乡,白石头乡防治蝗虫1.4万ha,包括项目区其中0.67万ha采用5000只鸭子治蝗,0.7万ha采用椋鸟治蝗。据地区治蝗灭鼠监测中心,测定白石头区估计招引椋鸟3万只左右;鼠害防治采用17ha有一处鹰墩(架)以上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

从防治效果来看,2006年防治区的产草量比对照区高108.19%,2007年防治区的产草量比对照区高14.25%,2008年防治区的产草量比对照区高70.90%,2009年防治区的产草量比对照区高46.05%。说明防治的效果是明显的。

利用生物防治法也有局限性:防治害虫的范围较狭,受气候及其他多种生物条件和非生物条件的影响较大等。所以在干旱、退化草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观测了综合防治措施对再生草产量的影响,见图2。

图2 防治区再生草情况

从表1和图2中可以看出,2006年再生草的产量占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的28.93%,2007年再生草的产量占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的28.51%,2008年再生草的产量占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的35.71%,2009年再生草的产量占第一次利用时的产量的37.90%。说明采取各种有益的生物来控制害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结 论

哈密市试验实施的成果,对于了解和掌握本地区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变化趋势,更新了解新的草地资源数据库,并建立极具使用价值的草地资源数据管理系统,进而为确定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成果将在今后的生产实际及科学研究中产生重大效益。

哈密市实施对白石头乡牧场村、10户受益户也带来了显著的影响,2009年白石头乡全乡人均纯收入3703.00元,牧场村3600元,牧场村10户农牧民2006年共有人口41人,2009年增至52人,牲畜2006年760只,2009年下降至732只,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1360元,提高到2009年3633元,增长2273元。

从以上数据表明,此项试验,无论从思维观念、生态意识,还是科学管理,规划设计,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对哈密市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实意义,也达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目地。10户受益户在承包天然草场和种植人工草地基本没变的情况下,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试验值得推广。

哈密市试验实施的草地定点监测是第一次。通过对草地的生物治蝗、再生草的监测,获得了对牧草再生性的认知,更是第一次获取了该类型在防治措施下的草地产量数据,及生物治蝗灭鼠效果数据。虽然仅进行了四年,但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对于进一步了解不同草地的生产规律、利用状况、建设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四年的监测工作,锻炼和培养了试验的监测人员,为做好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草量哈密市草场
祁连草场
露天开采背景下锡林浩特市产草量时空变化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新疆哈密市沙尔萨依地区钼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爸爸的宝贝
新草场有多远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20个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哈密市环境空气中PM10与PM2.5变化特征
雪峰下的草场
浅谈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