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

2010-12-27吴志强

中国报道 2010年9期
关键词:档案袋见面毕业

文/吴志强

办公

近期的近日,无意中看见几个求职的大学生带着档案袋到处冲锋陷阵,不禁大吃一惊,一询问,原来如今都是如此,毕业时,学校把每个学生的档案袋交给学生本人,学生可以把它存入本市的人才市场,也可以拿回老家户籍,愿意一直自己保留也行。档案随意与本人见面,这世道真的是彻底变了。

曾经的曾经,档案的重要性,简直是今天的青年学子们难以想象的,个人的年龄、工龄、成长过程、工作业绩乃至社会关系,都如实进入个人档案,一旦里面沾染什么污点,那这人的政治生命和前程基本就玩完了,想想看,档案岂能随便与本人见面?

昔日的昔日,我在某大型国企一线车间做人事管理者,每年也只有到车间老工人退休时,才能从劳动部门看到相关的档案袋,至于干部的档案袋,我没有目睹过一份完整的范本,只是有一次在干部管理部门,偶尔瞟见一位中层干部档案里的简短评语,里面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此人原则性不强。这句话算是为这位干部定了性,任他再如何蹦达,也就是那样子了。

很遗憾的是,我迄今没看见过自己的档案记载,也不知里面写了些什么东西。上世纪90年代初,统招大学生还是干部身份,毕业时学校发派遣证,送派遣费,档案密封后邮寄所报到单位,这叫组织对组织,档案根本不会交给个人,谁敢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万一丢失或污损,也是一件大事情哩。

这也难怪90年代当我辞别企业时,意欲带走档案,却被一口拒绝,以后,也不知档案漂流何方,于是自然而然成了“黑人”,只有靠自己向别人口述过去的历史,看着别人似信非信的表情,心里总不是滋味。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这广大的亿万农民不知是否每人都有档案在籍,或许也有吧,不过对他们而言,又有多大意思呢?似乎只有那些大人物、公家人、社会精英、娱乐明星等等,档案才更有实质意义。

很羡慕那些能随身带着档案闯天涯的今日大学生们,借用一位伟人的名言: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自己的档案由专人专门保管了,那混得还算行,也不枉为来世间走了一圈,自然,这只属于少数人的荣誉。

猜你喜欢

档案袋见面毕业
国内档案袋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概述
我们今天毕业了
秀逗蘑菇村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不能见面
你好,春天
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在钟塔见面
一图看懂档案袋里装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