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人自助的职业雷锋

2010-12-27程新友

检察风云 2010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上海

文/程新友

助人自助的职业雷锋

文/程新友

独具特色的上海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社工,一个新名词,一种新职业。他们服务于社会上“最不稳定”的一群——药物滥用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失学、失业、失管社区青少年等边缘群体。据浦东社工协会段慧霞秘书长介绍,社会工作主要是补充政府职能的不足,涉及多个如社区矫治、戒毒、问题少年等政府无法覆盖的领域,正因如此,社会工作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帮助社会的边缘群体,缓和社会矛盾,疏导社会情绪,维护社会的和谐。

可以说,在社会工作发展方面,上海社会工作的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1999年,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十多年间推动并支持了近三十家民间社工机构的发展,使得“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合作伙伴模式成为可能。

2003年11月,上海市禁毒办、市社区矫正办、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分别与三家社团组织——“自强”、“新航”和“阳光”签订了《政府服务采购合同》,以每个社工4万元的标准,支付购买社团服务费,对“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管理运作模式进行试点,政府的角色从原来的包揽社会管理工作转换为社会工作的购买者。

2004年2月18日,“自强”、“新航”和“阳光”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从此,上海的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的管理工作,将由政府向这三家社团购买服务,由他们聘用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意味着一个开全国先河的改革方案形成了——运用社会化管理思路,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实际上就是从原先依靠街道、居委会干部的“大政府、小社会”传统工作模式,改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社团自主运行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

上海社会工作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政社合作模式”。

拿工资的职业雷锋

社工,一个新名词,一种新职业,服务于社会上“最不稳定”的一群——药物滥用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失学、失业、失管的社区青少年等边缘群体。

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的队伍,社会工作者作为“助人自助”的职业“雷锋”,正慢慢为人们所熟悉。

作为2005、2008年年度“上海市十佳社会工作者”的获得者,徐德平在社工行业已经五六年了,可以算是资深社工了,对社工这个职业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作为一名社工,哪怕一年只帮助一个人,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服务,帮助那些社会弱势群体解决各种问题,是一件有成就感,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从事社区矫治的资深社工,徐德平经常与回归社会人员打交道,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不断跟踪服务,确保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今年刚从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的秦丽,是上海公益社工事务所的社工,怀着对社会工作的热爱,她选择了这个职业。目前,她正在做浦东新区妇联专业家庭项目,负责的是单亲母亲的项目。在工作中,她遇到一位单亲妈妈,因为儿子吸毒跳楼而悲伤不能自拔,最后通过她们的介入,危机处理,专业的心理疏导,才慢慢地恢复正常。

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些琐碎小事,但是对社会弱势群体来说,却是切身大事。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很少,通过社工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从而不被社会所抛弃。在采访秦丽的过程中,她谈到了一件小事:一个未婚妈妈,领养了一个小孩,但是她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家庭困难,因而不得不把小孩寄养在杭州的亲戚家,后来小孩需要来上海上学,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办理手续,最后在社工的帮助、指导下,才办理了手续。之后,社工又进行后续的跟踪服务,帮助小孩适应上海的生活。

不得不提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上海社工服务团多批次开赴都江堰,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为灾民安置区供社工服务。在那里,他们走门串户、抚孤慰老,召开“巷巷会”,发起组织诗文社,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编发《勤俭快讯》……他们的工作感动了当地的老百姓,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温家宝总理也视察了上海社工服务团,并高度评价上海社工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上海社工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也慢慢为人们所了解,影响也在逐步增大。

社工发展之痛

上海社会工作蓬勃发展的同时,困扰它的问题也始终挥之不去。

虽然社工在政策上得到大力支持,发展也比较快,但还不是很规范,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比如,上海市几乎每个街道、每个居委会都配有社会工作站,但是这些社工,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社工,干的大都是行政事务。社会工作专业性得不到彰显,社会工作者很多时候被迫承担了政府所做的事情,没有发挥出社工的专业价值。笔者接触的社工均认为,与政府职能部门密切相关的社工岗位,受限制太多。政府工作人员对社工工作性质缺乏了解,对社工的价值与技巧缺乏认知,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行政工作的辅助人员使用,按照行政工作的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使得社工疲于应付各种行政事务,难以放手开展社工工作。

阻碍社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待遇问题。即使是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社工的待遇依然偏低。研究生毕业月薪大概只有3000元左右,本科毕业2000元左右,专科毕业1000元多,这和其他行业比较起来,差距较大。而在香港,社会工作者的收入稳定,待遇不错,一般初级社工月薪在1.2-1.8万元港币,高级社工年薪能达到40万元以上,是社会的中产阶级。

另外,资金短缺也困扰着社工机构的发展。上海社工发展模式主要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来运作的,如三大社团(新航、自强、阳光),主要就是靠政府购买服务。据段慧霞秘书长介绍,浦东社工机构有7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其余的来源于企业、个人、社会捐赠。这种模式的一个重大的弊端是,社工的发展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资金来源单一,导致社工机构生存能力不足,很多工作开展不起来。

再有,社工人才奇缺也是困扰社工发展的难题。一方面,在上海,虽然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有好几所,如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行业待遇普遍偏低,从事社工的毕业生很少。据秦丽介绍,她们班社会工作专业有近30人,但是毕业后从事社工的不足5人,其余大部分进了企、事业单位。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行业的人才流失率高加剧了人才的缺乏。据浦东社工协会段慧霞秘书长介绍,社会工作的流失率很高,在2007年以前,乐群社工流失率高达70%,虽然最近几年逐渐好起来,但仍然不容乐观;三大社团情况相对好一点,据徐德平介绍,新航的流失率大概是15%;而处于基层一线的社工就不容乐观了,一位基层社工向记者透露,他所接手的项目,前面已经走了5人,她是第6个,谈到未来,她也不能保证能否坚持下去。

谈到社工人才问题,段慧霞秘书长直言不讳:“最困难的是优秀人才难觅,现在的年轻人缺乏一种事业奋斗的目标,过于追求物质待遇。没有现成的人才队伍,一切要从头开始,慢慢培养社工队伍,推动社会工作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

未来发展之路

长路漫漫,无论面临多少困难,社会工作在上海、在中国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要,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贫富差距在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刺激了新的社会需求,如对弱势群体的关照。而社会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帮助社会边缘群体,缓和社会矛盾,疏导社会情绪,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基于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也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未来的新兴职业之一。

上海社工如何发展?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撰文指出,上海社会工作发展要立足职业化发展,突出专业化提升,强调多领域推进,探索社会化运作;完善制度保障,提升社工实务能力,完善社工工作体制,加强社会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为了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上海民政局制定《上海市在社区推进社会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社会工作在社区中的职业领域、专业岗位、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对社工的职业资格、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招聘任用、薪酬待遇、考核评估、奖励等日常管理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明确了社会工作发展的财力保障和相关部门职责。

“走一步,看一步,积小步,成大步,坚决不走回头路”——这是很多上海社工的座右铭。相信通过他们的不断努力,上海社会工作必将走向康庄大道。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青春社工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社工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