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计于民大有学问

2010-12-26赵振宇

民主与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听证会决策民众

■赵振宇

问计于民大有学问

■赵振宇

以人为本是本届政府亲民的执政理念,而问计于民则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近些年来,中央和不少地方政府及部门在重大决策前实施问计于民,很多是有成效的,而且也是受广大民众认可和赞许的。但是,凡事都须按一定的程序办理,否则,不仅效率不高,吃力不讨好,严重的还可能产生“扰民”的负面效应,不可轻视之。

首先,要弄清楚政府或部门为什么要问计于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四十一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而第二十七条则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当然要广泛收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一切决策机关只有在广泛有效地收集和听取意见及建议的基础上,才可能制定代表人民意愿的科学决策和规划。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要弄清楚哪些事情要问计于民。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至城市、社区的规划和建设,需要收集民意、调查研究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国家机关和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决策事务的性质、范围,决定问计于民的选题和范围。不问事情大小,不问计谋难易,都一古脑地端出来问计于民,而且不分问题的大小、难易,都要民众参与,不要说得不到真正的结果,没有效率,严重地说,这就是扰民。因为,它超越了普通民众的生理、心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承受能力,参与这样的活动就是劳民伤财!像飞船上天、航母下海、西部开发,南水北调等这样涉及国计民生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就是科技人员如果不是那一方面的专家也是说不上话的(英国人帕金森在他的《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就讲过因为请了一些不懂行的专家而作出耗资1000万英镑修造原子反应堆的错误决策事例),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对于国家大计和专业问题,可以通过全国的“两会”及各种专业咨询委员会反映民意。但是,对于小区建设、市场价格、劳保福利、邻里和睦等这样的事情,多直接听一下民众的意见却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如何问计于民大有学问。前几年人大常委会就个人调节税问题开过一次听证会。据新华社报道,听证会上有20名公众陈述人,其中主张维持1500元的有6人,主持高于1500元的12人,主张低于1500元的2人。报道中说“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听证会上多数人的意见,为更好地体现民主、反映民意,并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再次审议的草案将个税起征点调整为1600元。”这又是一个听取“大多数”人意见的例证。但是,明白人一看就清楚了,这种代表不同意见者的人数比例是听证会主持者事先就安排好了的,自然会一开就形成了与主持者事先愿望相符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让主张低于1500元的陈述人占到10多位(在全国要找这样的代表是很容易的),那会成为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这样的程序安排结果能叫人信服么?这样的听证会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呢?另外,民主和科学有时也不是一致的,我们不要忘了常说的一句话,真理常常在少数人一边。如何行使民主,如何保证科学,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问计于民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不仅要讲究方法,有时还需要追问一下问计的动机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时常在拷问我们的政府机关、领导干部。一个地方,大都有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研究室,还有市长热线、信访办等一类办事机构。他们干什么,就是收集社情民意,专门从事问计于民工作的。很多事情,只要他们是认真地及时地有效地工作了,情况是可以掌握的,计谋也是可以提供的。前几年北京市为了地铁票价的问题搞过一次问计于民的听证会。据报道,过去北京地铁月票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发展到现在却有点畸形了,取消月票是势在必行。交通部门算的账是很清楚的,说明了取消月票是必须的,实行2元一票制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而且地方政府每年支付10个亿的财政补贴是没有问题的。既然市情这么清楚,民众大多数的利益又能够得到保证,财政上又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主管部门还有必要兴师动众开一次这样的听证会么?我们为什么去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是为了什么,这确是问计于民中的一个新问题。不要让热热闹闹的问计于民冲淡了现有的正常工作。

对媒体的朋友也想说一点。当一个地方轰轰烈烈地进行问计于民时,我们的记者、编辑和老总们是否也该问一下,这样问计是否有必要,必要的问计该如何进行,又该如何报道。千万不能因为我们的报道让一些动机不纯的问计得逞,从而影响政府的形象,也干扰了民众的生活。

问计于民,要根据问计的意义轻重、范围大小、问题难易、实施缓急,按照科学有效的程序进行。行政管理已经从决策科学化走向程序科学化,这是一个新问题,愿大家都来出好主意,将好事办好。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听证会决策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醒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