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周期训练理论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2010-12-08徐大成

山东体育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运动员理论

徐大成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对周期训练理论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徐大成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在实践中很多人对所有问题都倾向于用周期训练理论来解释,其结果必然会出现很多困惑。运动训练是个系统工程,应考虑训练中各种因素,并使它们能够有机、科学、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必须与教练员自身的经验、知识结构以及高水平的运动经历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应。本文对周期理论的一些片面认识进行系统的阐释,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

周期训练;竞技状态;以赛代练;训练适应;超量恢复;运动负荷

前苏联著名学者马特维耶夫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15届奥运会原苏联国家队的游泳、举重、田径等竞赛项目的训练,以及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周期训练”理论。并在以后进行了几次修改和补充。“马特维耶夫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带有周期阶段特点,需要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1]。他根据这一特点把竞技状态获得过程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3个时期,并将贯穿于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同时提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手段,在不同时期负荷量、负荷强度有不同的比例关系[2]。周期理论产生后,马特维耶夫也曾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训练的个体化问题,即在不同周期训练过程中应考虑到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问世之后很快传到东欧和亚洲的许多国家,成为运动训练最主要的理论依据。该理论广泛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成为对运动训练最具影响的训练理论。尤其是体能类运动项目的训练主要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设计、安排和实施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对整个运动训练过程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许多人认为如下几个问题是与周期训练理论相悖的:运动竞技状态形成高峰期的时间问题;现代运动训练过分强调小周期训练;强调运动训练过分依赖于生物学知识;“以赛代练,不需要准备期”。本文针对以上一些认识误区,进行一些必要的阐释、说明,进而对周期理论产生正确的认识。

1 运动竞技状态形成的高峰期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到目前为止没有对“竞技状态”的定义阐述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最适宜的准备状态、最佳的准备状态、适宜的准备状态、比赛所需的运动状态、最佳竞技状态、一般竞技状态、最差竞技状态。根据时间又可分为长期的竞技状态和短期的竞技状态。既然对竞技状态的定义没有严格的界定清楚,那么竞技状态的高峰期自然也就没有严格的限定,而为了竞技状态的高峰期往往进行长期、系统、科学的准备阶段。

运动员从低水平到高水平阶段是需要时间培养的,运动员从低强度到高强度的适应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的多,比如青少年运动员就已能适应成年运动员所能承受的大负荷量和大强度,此时运动员的恢复能力超强。同时在这期间还需要不断地降低强度,不断地改变训练方法,通过“多途可择性”来达到运动员所要达到的目标。运动员从少年到青年以及到成年,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社会适应能力都是不断起伏变化的,这期间需要不断地调整、变化,甚至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有时甚至出现青少年的高原现象,因此所谓的大强度应是科学的大强度。虽然现在的竞赛机制要求比赛的强度、难度都很大,但是,大多数运动项目中,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体能训练、战术训练仍然需要专门的准备,而这一准备显然不可能在大强度的训练中完成。

现代运动训练强调的大强度、高负荷训练也是需要准备时间作保证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发展速度训练的同时,也要发展必要的有氧能力训练,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能力的有氧基础,才可能承受更大的负荷量。但涉及到某个具体项目时便有所偏重。在发展速度或快速力量为主的项目中,运动训练的准备期也应强调训练的强度。在发展以耐力为主的训练者中,即使在比赛期间也应注意训练的量的积累,以确保有氧能力得到优先发展。

集体项目竞技运动状态的高峰期保持相对更长一些,尤其是传统强队。如美国四大联盟中的NBA联盟,整个球队的状态有时是随着一两名核心球员的个体状态起伏而变化的,同时主力队员、非核心球员、板凳球员的发挥以及新秀球员的进步对整年度运动竞技状态的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小周期训练理论的局限性,忽略了训练的必要步骤

高水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并不是与生俱来和自生自灭的过程,是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产生的。形成竞技状态的首要条件在于,运动员有机体必须通过训练产生定向的生物学改造。生物学改造的进程有着自身的必然规律。运动训练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最终结果并不确定,如果任凭这一过程自行发展,必然不可能得到定向的发展,将使训练漫无目标。为了使训练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必须按照生物学改造的规律予以控制。

根据训练的规律,把训练过程划分为按一定顺序、步骤,系统、不间断地进行,把不可知的训练结果纳入可控制的顺序之下,控制训练进程的方向。因此,由于赛制的变化、比赛次数的增加,从而忽略训练的必要顺序和步骤,或者企图超越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的必要时序,必将使训练的发展偏离预定的方向。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现在所提倡的小周期理论、板块理论的运用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较为适合,但也过犹不及,导致走向极端。

3 过分强调训练依据生物学知识,而忽视了逻辑思维和经验累积的作用

科学化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变的现象。从广义上讲,经验化也可说是一种科学化;从绝对意义上讲科学化是永远不可穷尽的。但从理论与时间的基本关系上去观察,科学化又是可以明确判断的历史阶段[11]。就目前的训练认识阶段有许多问题用生物学知识是解释不了的。而用教练员的经验和已有的逻辑思维定式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就是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这也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大多数优秀的教练员都有非常丰厚的运动经历,并且都曾是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在运动训练的实践当中如果忽视了教练员的自身经验和逻辑方式是一个失误。过分强调生物学知识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毕竟在现有认识的情况下,很多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还解决不了。虽然传说澳大利亚的游泳教练自己不会游泳,但他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技术都非常扎实,具有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使成绩进一步的提高,只有通过现代发达的高科技手段为运动员进行更为细致技术改造,但并不能否认教练员的经验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4 “以赛代练,不需要准备期”的片面认识

运动员有机体形态的改造与机能的提高是其训练水平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是机能发展的基础。机能受制于形态,这是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中不可违抗的最根本法则。这一法则决定了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其有机体形态产生生物学改造,只有在形态产生改变的基础上,机能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变化。训练中负荷与有机体生物学改造之间,受延缓机制的支配。也就是说,运动员接受负荷后并不可能立即产生训练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由于生物学改造需要时间,因此,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总体提高需要训练结束后的恢复过程。运动训练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这个过程的时间。

可以认为,“以赛代练”、“不需要准备期”、“没有必要进行基础性或一般性内容的训练”等等,从理论上讲,并没有反映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的必要过程。依据这种理论实施的操作,短时期内利用运动员原有的训练基础可能会出现一些成绩,但长远看,必然削弱其提高的生物学物质基础。基础性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很多举重运动员已经具备了大多数投掷类项目所需要的绝对力量与短时间内的快速力量,并且爆发力也非常好,这只是决定投掷类项目的原因之一,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开始进行的基础训练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条件,根本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本领。NBA中很多运动员的弹跳力惊人,单脚起跳摸高的高度甚至超过了跳高运动员,为什么没有从事跳高运动,其最重要的是对跳远技术的学习已经错过了最佳技能学习的时期,但也不乏有个例的出现,美国著名的短跑运动员琼斯就是其中之一。

“以赛代练”是把比赛科学合理安排到全年训练中去,是利用比赛来贯穿全年训练,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保持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比赛间隔的训练。

4.1 有重大比赛年“以赛代练”的训练安排

在有重大比赛年时,“以赛代练”所提倡的比赛是以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控制能力,连续参加比赛的能力为目的,选取比赛的间隔时间要根据重大比赛的竞赛日程、比赛轮次、比赛时间、比赛地点有目的地选择。尤其是短距离项目,在几天时间里要连续参加3~4场的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心理承受能力,对比赛的把握、控制能力都是严重考验。预赛或及格赛中能创造较好成绩,但在以后的比赛轮次中却是越比越差,这是我国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尤其是国际比赛)多数表现出来的通病[2]。2004年刘翔在准备雅典奥运会时,孙海平教练特意在欧洲选取了四场和奥运会各轮次间隔差不多的比赛(法国站、克罗地亚、意大利罗马、意大利帕多瓦)[4],检查刘翔专项体能储备,比赛间隔训练,恢复是否达到比赛的要求。因此要做到在一年中至少有一次选取的几场比赛的间隔和重大比赛各轮次之间的时间间隔相一致。

4.2 无重大比赛年“以赛代练”的训练安排

无重大比赛年运动员的比赛是应该较为平均的分配到全年训练各个时期,“以赛代练”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比赛不断强化运动员的训练动机,使其在整个训练中.保持较为理想的训练动机强度,避免由于长时间训练没有比赛造成运动员对训练失去积极性,厌倦训练;2)通过比赛检验运动训练的效果,并根据比赛反馈信息不断修订训练计划,改变训练方法、手段,提高处理比赛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3)提高运动员对比赛胜、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运动员对比赛胜利与失败能否作出正确评价,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训练效果。

5 结语

由于传统周期理论的产生受年代的限制,当时提出的有些理论存在着局限性,需要修正也是必然的[5][10];它从产生至今,包括马特维耶夫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后提出的训练个体化的问题。因而对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应当把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作为一种训练思想来对待。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科学的整体进步,人们对运动训练过程的认识出现不同的观点是必然的。对周期理论和其他学者对训练过程的认识应持同样的科学态度,应在分析、比较和严格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对运动训练过程有更为科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运动训练的周期理论是运动训练中极其重要的问题,目前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进一步认识与澄清的问题。现在不是去全盘否定原有理论存在的客观性,而是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根据现阶段的赛制变革及各专项训练实践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完善实践,揭示规律,充实理论,从而使理论更上一层楼,使之更准确地指导各专项目前或将来的训练实践。

[1]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 -9.

[2]张超.“以赛带练”的理论基础及控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2).

[3]金健秋,等.当代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周期理论的质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5):89 -91.

[4]孔强.从刘翔的成功谈训练周期理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

[5]延峰,陆峰.对训练分期问题研究的认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6]朱晓霞,包云.对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周期理论的重新审视[J].湖北体育科技,2006,(1).

[7]陈小平.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J].体育科学,2001,(3).

[6]郑晓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回顾[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

[7]张世林.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4).

[8]谢慧松.我国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周期理论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

[9]林卫国,周锦琳,王红英.现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62 -265.

[10]金健秋,杨克新,刘强.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辨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313.

[11]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2]邓成涛.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6).

Cycle training theory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veral issues

XUN Da-che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028000,Inner Mongolia,China)

Cycle training theory is just one of many training theories.By its own limitations,it can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a certain range.In practice,many people tend to explain all the problems used the theory.As a result,there is many confusions inevitably.Sports training is a system engineering.You should consider a variety of factors and make them organic,scientific,systematic together in training.In addition,exercise training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trainer’s experience,knowledge structure,and his own high-level sports experience.Only in this way,can it play a better role.In this paper,we explain a number of one-sided understanding for cycl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our views.

cycle training;competitive state;instead of training for competitions;training adaptation;over-recovery;exercise load

G808.1

A

1009-9840(2010)04-0010-03

2010-05-07

徐大成(1980- ),内蒙古海拉尔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运动员理论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