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普瑞酮治疗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研究

2010-12-01陈可沈元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期
关键词:普瑞酮糜烂性胃镜

陈可 沈元娜

慢性糜烂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随着内镜检查的广泛普及,该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一般为9.2% ~23.6%不等[1、2]。目前慢性糜烂性胃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院采用替普瑞酮对非幽门螺杆感染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确诊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182例,实验组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20~71岁,平均56岁;对照组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18~73岁,平均54岁。慢性糜烂性胃炎诊断及入选标准:①经胃镜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②具有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嗳气中的至少一项症状;③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p感染检测采用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及14C呼气试验(UBT)判断,若二者同时阴性则诊断为Hp阴性;④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

1.2 研究方法 182例符合上述条件者入选本研究。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82例。上述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糜烂程度及其他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替普瑞酮,50 mg/次,3次/d,于餐后口服。对照组硫糖铝,1.0 g,3次/d口服。两组药物均连服4周,并于第2、4周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评估:观察两组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反酸改善情况,对每个症状进行评估。将症状完全消失或症状改善且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评估为症状缓解;②胃镜下疗效评估参考改良Lanza标准。0分:无糜烂;1分:≤2个糜烂,局限于1个区域(胃底、胃体或胃窦);2分:3~5个糜烂,局限于1个区域(同上);3分:2个区域糜烂(每个区域的病灶数≤6个,整个胃内病灶数≤10个);4分:糜烂见于3个区域或整个胃内病灶数>10个;③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ugge和Genta提出的慢性胃炎分级标准(见表1)。慢性炎症程度范围从 0 ~ Ⅳ级,分别记为0、1、2、3、4 分。

表1 慢性胃炎分级标准

1.4 安全评估 记录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改变,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并进行药物相关性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见表2。

表2 上腹痛、腹胀、反酸的两组缓解率(%)

2.2 胃镜下疗效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胃镜疗效评分分别为(2.8±1.1)分和(2.7±1.2)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4426,P=0.6594);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评分分别为(0.7±0.8)分和(1.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9,P=0.0287)。

2.3 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胃黏膜糜烂区的慢性炎症评分分别为(2.5±0.5)分和(2.6±0.4)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3900,P=0.1719);治疗后胃黏膜糜烂区的慢性炎症评分分别为(2.1±0.5)分和(1.9±0.5)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6836,P=0.0965)。

2.4 安全性评估 两组治疗后无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胃酸、碱返流、非甾体类药物应用的增加及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是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生的重要原因。生理状态下,胃黏膜不断受到各种理化因子的损伤,由于胃黏膜自身有一系列保护机制,使得胃黏膜在形态和功能上保持完整。因此,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能提高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

替普瑞酮是一种新型胃黏膜保护剂,属于萜烯类的一种。替普瑞酮可增加胃黏膜层和粘液层糖蛋白的合成,提高粘液中磷脂质浓度,维持粘液正常结构[3];增加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尤其是PGE2的合成;改善胃黏膜血流,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4];促进黏膜表面上皮细胞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替普瑞酮组患者治疗后上腹痛、上腹胀、反酸的症状缓解率比硫糖铝组显著降低,且胃镜下疗效评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替普瑞酮在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改善程度上优于传统的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与国外报道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还显示,替普瑞酮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糜烂区的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外报道结果不一致,考虑可能与治疗时间有关。国外报道患者服用替普瑞酮治疗12个月后,胃黏膜糜烂区的慢性炎症和炎症活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而本研究仅服用替普瑞酮治疗4周,故治疗时间短可能是本研究治疗前后组织学胃黏膜炎症无明显改善的原因。替普瑞酮副作用很少,而且属于轻微的,文献报道有便秘、瘙痒、皮疹和肝功能异常等,在终止用药后,以上症状很快消失。本研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因此,笔者认为替普瑞酮在治疗非幽门螺杆感染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有较好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李健,常中凡,高频电凝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156例.中国内镜杂志,2004,10(8):11-1.

[2]陈晓娟,黄梅芳,邓长生.疣状胃炎539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2004,44(34):30-31.

[3]刘海军,李兆申,许国铭.施维舒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6,17(3):257-259.

[4]Ito M,Fujill A,Suzuki Y.Healing-promoting action of teprenone,a new antiulcer agent on acetic acid ulcer in rats.Jap J Pharmacol,1985;38(3):1287.

猜你喜欢

普瑞酮糜烂性胃镜
雷贝拉唑和替普瑞酮对慢性胃炎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萎缩性胃炎运用普瑞酮的预后效果研究
替普瑞酮联合针刺配合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
糜烂性胃炎怎么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龙胆汤治糜烂性龟头炎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一贯煎结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