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博”,让历史更精彩

2010-11-29时同楼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0年9期
关键词:世博世博会上海

时同楼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给中考历史命题注入了新鲜血液,“世博”一词是今年中考历史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这与近年来历史学科的新课改要求“体现人文性、时代性、科学性,注重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走近历史、体验历史,进而形成历史感悟、知识迁移能力,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种融时事热点入题的中考历史命题趋势。

“世博类试题”的总体特点是:在形式上富有“活”的创意特色,切实体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和素质教育、课程标准新理念的要求。在内容的呈现上,多数以世博会为依托,结合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果、大国崛起、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与上海有关的历史知识以及学生的历史认识和生活感受等命题。

【真题回放】

例1 (2010年长沙市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简称“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材料二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为期184天,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参观中国馆时,许多游客被馆内长达100多米的巨型动画版《清明上河图》所吸引,体会到北宋宣和年间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汴京的繁盛与热闹。

材料三 1902年,梁启超就在其《中国未来记》一书中构想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他的艺术想象,集中体现了那一代人的强国梦。108年以后的今天,世博会正式在中国上海举办……

(1)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l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2)世博会是科技的展台,科技成果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请分别列举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内的重大发明各一项。

(3)世博会也是文化艺术的展台,材料二中《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该作品属于哪类题材画?出现这类题材画的原因是什么?

(4)梁启超为实现强国梦,曾经参与领导了哪次重大改革?在中国,世博会从一百多年前的梦想到今天的成功举办,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本题時空跨度大,能力要求较高,结合上海世博会等材料考查了科技革命、英国崛起、中国古代文化和生活、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等历史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整合组织的能力,引导学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和平发展的现代观念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参考答案:(1)政治: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3)张择端;风俗画;城市经济的发展。(4)戊戌变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例2 (2010年福州市试题)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一百五十余年的历程一直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相伴,2010年世博会来到中国上海……让我们了解世博,走进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精彩纷呈 享受科技】

(1)写出卡片中蒸汽机的改进者和飞机的发明者。结合卡片内容说说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世纪回顾 永恒瞬间】

(2)下列世博会举办是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请将相关的事件连线搭配。

1876年费城博览会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

1889年巴黎世博会 美国独立100周年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百年上海 身边世博】

(3)近代中国哪一不平等条约使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4)上海从屈辱开放到世博盛会,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分析:上例通过关注“精彩纷呈 享受科技”、“世纪回顾 永恒瞬间”、“百年上海 身边世博”等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参考答案:(1)瓦特、莱特兄弟。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食物品种增加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

(3)中英《南京条约》。(4)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强大,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出一点即可)

例3 (2010年重庆市试题)2010年5月1日在上海开幕的世界博览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请回答:

(1)走进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大家会欣赏到一幅放大了几百倍的《清明上河图》。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北宋画家是谁?

(2)参观日本馆,观众首先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的历史展示。唐朝时,日本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遣使来中国?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重大贡献?

(3)踏入中国重庆馆,人们会被脚下的白鹤梁微缩景观所吸引。它清晰地展示了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白鹤梁地下水文奇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鹤梁的价值。

(4)19世纪中期,世界博览会诞生。从那一刻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你认为中国终圆“世博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这道题既考查了历史基础知识,又考查了乡土内容,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给学生以新鲜感和亲切感,而且能引导学生培养历史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答案:(1)张择端。(2)目的:密切两国联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贡献:传播了中国文化。(3)对现今长江水利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被誉为“水下碑林”,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4)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

猜你喜欢

世博世博会上海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部分国家馆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
题目:好……又好……
给“世博”拍张照
品会徽
迎世博:海宝带你游世博(六)荷兰馆和卢森堡馆
走近世博,走进石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