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四湖浮游生物调查分析

2010-11-27巩俊霞段登选王志忠杜兴华张金路刘红彩陈金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南四湖轮虫蓝藻

巩俊霞,段登选,王志忠,杜兴华,张金路,刘红彩,陈金萍,孙 栋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17)

南四湖浮游生物调查分析

巩俊霞,段登选,王志忠,杜兴华,张金路,刘红彩,陈金萍,孙 栋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17)

为保留南四湖在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调水前水体浮游生物原始数据及对目前南四湖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别采用优势指数法和污水生物系统对南四湖2007~2008年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浮游动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2007~2008年浮游植物8门86种,浮游动物4类52种。浮游植物不同季节的优势种群存在一定的变化,春季以色球藻(Chroococcus)为主,秋季以席藻(Phorimidium)所占比例较大。与以往数据对比得出:2002年以前南四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呈逐渐减少趋势,2002年后,浮游动物的种类处于逐渐震荡恢复阶段。根据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分析,2007~2008年南四湖水质介于β-中污带和寡污带之间。

南四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优势指数

图1 南四湖浮游生物采样点分布图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site in Nansi Lake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山东省重要水源地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调蓄湖泊,位于34°27′~35°20′N,116°34′~117°21′E之间,自北向南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4湖组成一体,湖泊盆地浅平,为平原浅水型湖泊。近年来,关于南四湖的研究日益增多。由于南四湖发生过2次较严重的干湖事件,对湖区内的生境影响较大,浮游生物种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据调查,1983年湖区浮游植物116属[1],1997年浮游植物8门47属[2],2002年5月浮游植物36种[3],而2002年后湖区浮游生物的种类变化至今尚未见报道。

浮游生物是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其对渔业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很大[4]。生物从环境中吸收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把代谢产物排入环境。这样,一方面生物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改变着周围环境;另一方面,为了生存生物也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环境[5,6]。因此,浮游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形成了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的有机统一体[7],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所以在水污染调查中,浮游生物被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1 调查方法

根据水流和地理方位综合分析,在南四湖湖区内设点位6个,涵盖了4个相对独立湖区主要入湖河流入口处,并在二级坝上下增设2个点,1号点位于南阳湖泗河入口处;2号点位于独山湖东鱼河入口处;3号点位于昭阳湖北沙河入口处,4号点位于微山县自然保护区附近,如图1所示。分别于2007年5月17日、8月29日和2008年5月28日、8月28日的上午采样。浮游动、植物的采集、分类和计数按照文献[8~12]的方式与方法进行。

采用优势指数法[13]对南四湖2007、2008年的浮游生物进行分析。优势指数采用Mcnaughton指数(D):

D=(ni/N)×100%

(1)

式中,D为优势指数;N为样品中藻类总个数(个/L);s为样品中藻类种数;ni为样品中i种的个数(个/L)。以优势指数大于10%为标准,分析2007、2008年南四湖浮游植物组成。

采用Kolkwitz等[14]提出的污水生物系统对南四湖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污水生物系统把水体按污水化程度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强中污带)、β-中污带(弱中污带)和寡污带4个划分带。在该生物监测系统中,同一污染指示种可能会出现在相邻的2个划分带中,在本调查中遇到此种现象时,将该指示种所指示的污染带另设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据此,将同时出现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中的指示生物所代表的污染带称为α-β-中污带,将同时出现在β-中污带和寡污带中的指示生物所代表的污染带称为寡污带-β-中污。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图2 南四湖浮游植物组成Figure 2 Composition of phytoplankton of Nansi Lake

2007年南四湖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86种属,其中以绿藻门最多,共34种属,占浮游植物种类的39.5%;其次是蓝藻门,计20个种属,占浮游植物种类的23.3%,再次为硅藻门,计14种属,占16.28%;2008年南四湖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5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22种,占浮游植物种类的37.3%,其次为硅藻门共13种,占浮游植物种类的22%,再次为蓝藻门,计9种属,占15.25%。

2007、2008年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008年南四湖浮游植物的种类较2007年有大幅减少,且主要种类的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07年次优势种群为蓝藻门,而2008年次优势种群为硅藻门;第三优势种群则分别为硅藻门和蓝藻门,硅藻门的种类数量超过了蓝藻门;绿藻门作为主要的优势种群,在调查的时间内种类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均超过总数的1/3。

2.2 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及优势指数分析

由表1可见,2007年南四湖以色球藻(Chroococcus)为主要优势种群,小球藻(Chlorella)、单鞭金藻(Chromulina)等在部分采样点形成一定的优势,至秋季采样时席藻(Phorimidium)所占比例有所增长,在3号至6号点位席藻(Phorimidium)的优势指数均超过了10%。

从以上结果可知,2007、2008年南四湖浮游植物不同季节的优势种群存在一定的变化,春季以色球藻(Chroococcus)为主,秋季席藻(Phorimidium)所占比例较大。总体来说,优势种群组成以蓝藻门为主,绿藻门、硅藻门、黄藻门在种群组成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所占比例不大。

2008年与2007年相比,优势种群减少,优势种类较集中,除色球藻与席藻外,2008年秋季采样中出现了新的优势种群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且所占比例较大,除6号点位外所有的采样点均有出现。另一值得关注的种群为席藻,其在所有的采样点均形成了优势,在2号、3号点位甚至超过了40%。

表1 南四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及指数Table 1 The dominance population and index of phytoplankton in Nansi Lake

2.3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

2007年南四湖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类52种,其中原生动物16种,占浮游动物总量的30.78%,轮虫29种,占浮游动物总量的55.78%,枝角类3种,桡足类4种;2008年浮游动物共有4类48种,其中原生动物14种,占浮游动物总量29.17%,轮虫27种,占浮游动物总量56.25%,枝角类4种,桡足类3种。由此可见,调查的两年间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浮游植物相比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动,这是由于浮游动物较浮游植物的生物层级高,故反应滞后。

2007和2008两年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均在50余种,与1983年[1]调查所得浮游动物249种有较大的差异,表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四湖的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大幅减少,至少有190余种浮游动物消失。

2.4 浮游动物污水生物系统分析

南四湖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如表2所示。从表2还可见,南四湖2007、2008年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较为集中,主要为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等9种,且在各采样点及采样时间出现较为一致,相差不大。从表2还可知,寡污带-β-中污的污染指数种最多,为4种,其次为寡污带3种,β-中污带、α-β-中污带污染指示种各1种,分别为剪形臂尾轮虫和萼花臂尾轮虫。同时,从表2亦可知,优势指数gt;10%的污染优势种均出现在寡污带及寡污带-β-中污,由此可以判断, 2007、2008年南四湖水质介于β-中污带和寡污带之间。

表2 南四湖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分析Table 2 The pollution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of zooplankton in Nansi Lake

注:表中数字表示该种在整个样品中的优势指数,优势指数gt;10%的给予列出。

3 讨论与小结

(1)2007年、2008年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86种,优势种群组成以蓝藻门为主,其次为绿藻门、硅藻门、黄藻门。不同季节的优势种群存在一定的变化,春季以色球藻为主,秋季席藻等所占比例较大。这一结果与刘顺湖等[2]1997年的调查结果8门47属(未鉴定到种)和帅莉等[3]2002年5月的调查结果36种相差较大。原因在于2002年干旱,南四湖水生生物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经过湖区政府6年保护,南四湖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浮游植物已恢复至86种。

(2)南四湖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由1983年的249种,1997年的96种和2002年的28种,到本次调查所得2007年的52种和2008年的48种可以看出,南四湖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由此可知:2002年以前南四湖的浮游动物的种类呈逐渐减少趋势,2002年后,南四湖的浮游动物的种类处于逐渐震荡恢复阶段。

(3) 根据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分析, 2007、2008年南四湖水质介于β-中污带和寡污带之间。

[1]济宁市科委.南四湖自然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2~83.

[2]刘顺湖,尹春光,孔万英,等.南四湖浮游藻类植物资源现状调查[J].济宁师专学报,1997,18(3):50~53.

[3]帅 莉,王本华,杨永亮.山东南四湖浮游动植物的调查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21(4):19~25.

[4]金相灿.中国湖泊环境(第2册) [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274~303.

[5]Van Hannen E J,Van Agtervel d M P,Gons H J,etal.Reveal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J].Phyco1,1998,34:206~213.

[6]Wang J H,Huang X Q,Liu A C,etal.Tendency of the Biodiversity Variation Nearby Changjiang Estuary[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4,23:32~ 39.

[7]颜庆云,余育和,张文静.武汉东湖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J].生态学报,2005,25(3):461~465.

[8]张觉民,何志辉,内陆水域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9]韩茂森,束蕴芳.中国淡水生物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0]胡鸿钧,魏印心,李荛英,等.中国淡水藻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1]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2]何志辉.淡水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3]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4]Kolkwitz R.Marsson M.Okologie der tierisehen saprobien[J].Int Rev ges Hydrobiologia,1909,(2): 12~152.

2009-08-31

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项目

巩俊霞(1975-),女,山东济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0.01.010

S932

A

1673-1409(2010)01-S039-04

猜你喜欢

南四湖轮虫蓝藻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温度对不同种类臂尾轮虫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逆天神偷”蛭形轮虫
针对八月高温蓝藻爆发的有效处理方案
可怕的蓝藻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工程(山东实施段)暨南四湖二级坝闸下西段股河上段剩余工程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