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比“劝捐”夜宴,去还是不去?亲爱的中国富人们

2010-11-25

博客天下 2010年18期
关键词:夜宴巴菲特富人

巴、比“劝捐”夜宴,去还是不去?亲爱的中国富人们

刚刚在上月过完80岁生日的巴菲特,和即将于下月迈入55岁门槛的比尔·盖茨就要来中国了,这大约是舆论界最近一段时间最为关注的话题。他们千里迢迢,漂洋过海,赶赴中国设宴,用心何在?

不仅仅是与中国富豪交流慈善理念、分享慈善经验那么简单吧?部分对晚宴颇有兴趣但又明显想得太多的富人这样想。直到他们反复打电话确认“真的不会在会上要求任何捐款承诺”后,才表示“愿意赴宴”;有的则干脆拒绝参加。不过,也有因在受邀名单之列而深感荣幸的,比如张欣、陈光标。

一封神秘的邀请函,折射出世相百态。相信这并不是中国独有,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此前在美国“劝捐”时,也一定遇到过。慈善,每一个富人有参与的权利,但没有参与的义务。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以及不同的信仰,孕育出不同的财富观;不同的财富观,衍生出不同的社会反应。“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一种,“达则兼济天下”也是一种。这些都是管理个人财富的方式,道德上并无好恶之分,如同我们不能说某个富人拒绝捐款就说他“为富不仁”一样,我们也不敢肯定那些乐善好施的人就一定品德高尚;但境界上却有高下之判,人们普遍觉得后者更具有社会担当,是人这种群居动物里的“侠之大者”。

如此说来,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这次访华更像是一次“侠客行”,他们是与中国的本土富豪们切磋“太玄经”神功来了。亲爱的中国富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联系编辑:bcj@blogweekly.com.cn

猜你喜欢

夜宴巴菲特富人
邂逅 《唐宫夜宴》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是什么味道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像富人一样去思考——读《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渐富人群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
圈话
夜宴
我眼中的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