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浴火重生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由《唐山大地震》引起的思索

2010-11-16□李

声屏世界 2010年12期
关键词:唐山大现实主义创作

□李 雯

电影 《唐山大地震》的火热上映再次掀起影坛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讨论。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提出,“现实主义如何穿越现代化的洗礼,完成其在现代化程序中的蜕变,使之保持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一个最大课题。”而《唐山大地震》在电影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寻找到新的生存方式,让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浴火重生。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辉煌、坎坷与无奈

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难夫难妻》和《黑籍冤魂》,但由于制作条件的限制和电影人自身思想倾向的局限,当时的现实主义电影不但数量很少,而且问题多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电影大胆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开创了中国电影革命现实主义的先锋,造就了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的第一个辉煌期。《春蚕》《姊妹花》《神女》《渔光曲》等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尖锐矛盾的同时,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在面临国外电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下,赢得了观众的大力支持和喜爱,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十七年”电影用大量篇幅论证新生政权的合法性,以新的视角谱写历史,歌颂新时代、新面貌,反映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影片揭露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创作者在现实主义深化方面的勇气,但是由于政治因素的不断渗透,使得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文革时期,则彻底将政治力量对电影创作的干涉推向极致,僵化的创作模式、受到绝对限制的题材选择,都使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走向末路。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电影逐渐恢复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从具有浓郁色彩的政治宣传走向艺术现实主义的深化。”①中国电影人在吸收我国现实主义创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广泛借鉴国外的电影理论,将中国电影的本土特色和外国电影的经验进行成功结合,再次掀起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峰。《邻居》《沙鸥》《人到中年》《老井》等都是当时的现实主义力作,但这朵现实主义电影的浪花很快被反思历史文化的浪潮掩盖。

“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将电影创作的主流推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深刻的思想价值和对电影艺术表现力上的开拓使他们的电影在国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在此之后,伴随着国庆四十周年的来临,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其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对领袖人物的歌颂占据了电影创作的主流。也就在这时,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暗潮涌动,再次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现实主义。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 “第六代”导演以极为尖锐的视角审视中国现实,《小武》《安阳婴儿》都在展现社会底层的生活境遇,对当下的社会状况进行拷问。他们的影片在形式上表现出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巅峰致敬”,实景中的非职业演员,自然光下的真实环境,嘈杂的同期声,淡化情节的叙事风格等都呈现出小人物的命运在变革的时代中流淌。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六代”导演由于他们的“作家电影”和精英立场使影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走向极端,题材上一味追求边缘化、个性化,思想内涵上陌生化、私人化,再加上体制外的运作方式,注定很多影片与国内院线无缘。种种原因,使得“第六代”导演的影片虽然在艺术上取得成功,但在商业上的经验却乏善可陈,难以适应当今电影市场化的新要求。

时至今日,在坚持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思想指导下,在电影产业化不断加快的潮流中,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重考验。怎样使现实主义电影既能够反映时代、贴近现实,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同时深受观众的喜爱,赢得较好的票房收入?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中,找到了诸多因素之间的平衡,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在商业化的创作环境中找到生存的契机。

《唐山大地震》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启示

冯小刚是目前中国唯一总票房超过十亿的导演,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商业导演,他充当了电影投资方和观众之间的催化剂,这使他在投资方要求与观众需求之间具备高超的权衡能力。在《唐山大地震》中,他将弘扬时代主流、选材现实、受众观影需求与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方式进行成功结合,在电影的现实性、思想性、通俗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流精神。《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具有中国精神的主流大片”。②它对主流精神的弘扬,超越了以往的宏大叙事和群体性描写。我国现实主义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后和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时都在很大程度上弘扬社会主流,但对于观众的观影需求重视不够。《唐山大地震》提高了观众的地位,将这种主题思想通过现实中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加以呈现。这种叙事策略的选择便于观众接受,也符合中国观众对家庭伦理剧的观影传统。

虽然惨绝人寰的23秒地震场面让人看到自然灾害的无情,家人的生死离别让人体会到命运的变化无常,但是震后的一切都让人看到温暖和希望。因为有解放军的救援,才有更多幸存的生命;因为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才有方登养父对她那份比血缘更浓的亲情;因为有改革开放的开明政策,才有今天这座浴火重生的凤凰城;因为有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才有汶川地震后分别32年的姐弟重逢;因为有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品质,才有李元妮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儿子方达的事业成功;因为有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才使影片对人性和亲情的探索更加触动人心。可见,影片中的人物设置、人物关系安排、情节的发展等方面都渗透着对主流社会精神的传播,而且恰逢其时。

《唐山大地震》的出现并非偶然。在苏小卫看来,“主流大片应涵盖时代记忆,唐山已经很远了,但是汶川、玉树的很多经历和经验,尤其那种记忆的重现,是《唐山大地震》出现的时机。”③ 片中的大地震是一切灾难和困境的能指,人类的生存史是与生存困境的斗争史,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断对人的生存进行考验。2010年发生的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又一次体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唐山大地震》让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看到希望、重生和真爱永存、亲情不移,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建立很有建设性。

运用电脑特技,重现真实细节。在全球化的带动下,电影的制作方式日新月异,现实主义电影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积极采用高科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人对国外电影理论和创作手法的借鉴使当时的现实主义电影走向成功。今天,高新数字技术带来的视听刺激,多媒体和新媒体运用带来的新的鉴赏空间和审美体验,无不对现实主义电影构成冲击。《唐山大地震》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制作灾难场面,新西兰的威塔工作室(为好莱坞制作特效的公司)制作街道模型,韩国团队制造地裂效果,地震时钢缆崩断、老吊车砸倒、预制板将人挤到房间里等,诸多高难度的场景都达到世界同类电脑特技镜头的一流水平。另外,《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第一部Imax(最大影像)电影,力求为观众恢复当年的真实情景,对地震场面的宏观整体与微观细节进行有节奏的剪辑,使人身临其境,触目惊心。当然,《唐山大地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营造地震时的震撼场面,但这一震撼场面是全片故事发展的根基和背景,如果背景失去了真实感,影片的真实感就无从谈起。因此,数字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是现实主义的天敌,适度的运用能够使现实主义影片更具观赏性。

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实现票房奇迹。《唐山大地震》是现实主义的主流大片,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让现实主义的主流电影同样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完成了现实性、思想性和商业性的成功嫁接。2007年,《唐山大地震》在唐山举行开机仪式,当天盛况空前,从媒体拍摄的画面就可以看出该片具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导演冯小刚和韩三平在现场发言中对五亿票房的预测更使影片从开机当天就与巨大的商业利润结下不解之缘,使现实主义的主流电影一下子盖上了商业的印章。当然,这样的双重诉求受到影片投资方式的巨大影响,唐山市政府与中影集团的联合出资开拓了我国电影融资方式的新领域,值得借鉴。

《唐山大地震》具有以往国产大片的鲜明特色,大导演、大明星、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票房的重要号召力,放映前期的大力宣传更是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影片甚至已经被宣传为“中国第一部心灵史诗”。华谊兄弟在商业运作方面的成熟经验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并不矛盾。《唐山大地震》的运作模式为中国欠缺商业经验的现实主义电影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抓住现实主义特点,探索现实主义现代化。《唐山大地震》对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传统进行整合,对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加以彰显。

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的统一。《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在大灾难背景中剖析人性力量的电影。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影片提供了现实的客观背景,而真正吸引观众的是在这场灾难过后,活下来的人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纠结。李元妮在震后守着废墟过日子,尽管被地震摧毁的房屋可以重建,残疾的儿子可以经过奋斗获得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但李元妮心中的爱人、女儿和美满的家却永远地“没了”。女儿方登在援救人员说她和弟弟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亲耳听到母亲说“救弟弟”,这三个字成了她一生的心理伤痛。影片就是利用大地震的惨痛场景让观众叹为观止,在这样的背景下,母女心里的“余震”才更牵动观众的心,使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

形式真实与内容真实的统一。《唐山大地震》对细节的描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表现地震场面时对电脑特技的运用,二是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如方登32年后回到家中,桌上那盆洗好的西红柿一下子将观众的思绪带回到32年前。一个小小的细节将生活的变迁和人物内心的情感烘托到极致,利用生活的细节积累来推进情节的自然发展。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统一。《唐山大地震》非常重视对典型环境的再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暖瓶、贴画、自行车和电风扇等等都还原当时的生活原貌,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人物的情感得到观众的信任。影片突出了一家人遭遇地震后的人物命运及内心的“余震”,对“活下来的更难”这种震后幸存者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探究,强调人物的命运和心理变化与社会背景的紧密关系。这一家人的经历代表着震后的无数家庭,他们的命运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迁。

历史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唐山大地震虽然发生在1976年的中国,但真实的社会环境让观众愿意 “向电影的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观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观众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我宣泄的愿望得到满足。”④无论有没有经历过灾难,亲情始终是人类情感需求的重要部分。当下的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冷漠森林中,人的寂寞、异化和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越来越严重,《唐山大地震》满足了当下人们情感宣泄的需求。可见,无论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必须牢牢抓住与当下普通人的生存现状紧密相关的主题,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贴近现实。

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不关注现实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面临当下现实主义电影的失语,《唐山大地震》与时俱进,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式。它比宏大的主流叙事更加具体生动,比过去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具刺激性和观赏性,比美国的灾难大片更渲染人性,比晦涩的“作家电影”更易产生社会认同。它的突破之处就在于,在电影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它将对时代主流精神的讴歌、对现实主义创作特点的坚守、对受众观影需求的满足和对市场要求的把握等多方面进行精准的拿捏,体现出当今社会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多元诉求,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成功的试验。然而,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仍需要多元化的开拓,我们要在不同样式和不同风格的电影中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尝试新的创作方式,以求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走向多元,走向成熟。

注释:①陆绍阳:《1977年以来的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周 雪:《“大地震”5亿票房!是妄语,还是自信?》,《电影》,2010(7)。

③罗 屿:《<唐山大地震>:32年后的影像余震》,《小康》,2010(8)。

④郑雪来主编:《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80页。

猜你喜欢

唐山大现实主义创作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ovie Titles Viewed from the Fluidity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Drama
新法律现实主义
《一墙之隔》创作谈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创作随笔
本土化改编与再创——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