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盗梦空间》的影视价值

2010-11-16韩大海

电影评介 2010年19期
关键词:柯布诺兰图腾

《盗梦空间》又名《奠基》。是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后再次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本片将带观众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下面本文笔者将对《盗梦空间》这个影片展开分析。

一、《盗梦空间》的剪辑

《盗梦空间》的剪辑术本身,蒙太奇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运用及组合可以说匠心独运,往往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给你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和一种来自天外的美感,电影总是跳到了画面最前端来阐述自己的主张、表达独立的思考,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触前所未有,例如: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呈现的是波涛汹涌的画面,然后是海岸上小孩玩耍,以及主人公倒在沙滩上,犹如梦境一般,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在影片的梦境的第一层,重现了大海的画面,大海象征了意识的海洋,人在意识的海洋里面很容易迷失自我,在高潮部分的几层梦境世界相继崩溃时的剪辑,梦境与现实的不断交替,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紧迫感,在梦境中,两个小孩子的画面不断地显现,也给观众造成了一种梦境的真实感,梦中梦扣人心弦,视觉冲击力极强,绝对的革命!相比之下,《谍影重重3》的剪辑就传统的多,基本上是沿着一条老套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电影语言的运用虽然熟练但很老套,基本上有脉可循,观众基本上可以做到提头知尾,当然该电影也有一些神来之笔,但少有的飞跃很难称得上突破,可以打个比方:如果说将《谍影重重3》比喻为自以为抵达天际的孙悟空,那么《盗梦空间》的剪辑思想无疑是寂静俯瞰的鼻祖。

二、《盗梦空间》的数学特效

数字特效在《盗梦空间》的制作中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盗梦空间》(inception)用到的数学上由有限构造无限的技巧。这种说法要比我的流形和分形、chaos说更切中要害,也更准确,是更高级的抽象概括。前半部分的种种几何现象,是几何方法上从有限到无限,故事情节是逻辑上的有限到无限。《盗梦空间》就是数字特效师的曙光——他们终于不再只是搞“后期处理”的了,在《盗梦空间》里他们成功地渗透到电影从前期到后期的整个流程中。卷曲的巴黎是整部电影的标志性画面之一,这是一个百分百的数字特效。

三、《盗梦空间》的空间设计

Cobb为Robert Fischer布下三层梦境,加上最后危机情况下死里逃生临时增加的一层总计四层。无论是街头、仓库、酒店或是皑皑雪山,作为梦境场景的设计当然有其必然性,或者说这样的设计最有利于完成任务。梦境场面设计精巧,思路缜密:剧中的主角是通过进入别人的梦境,来窃取一些秘密或者植入一个想法,用片中的话讲,叫盗梦。编剧是通过一个梦、梦中梦、四层梦境来完成了一个想在现实生活中完成的任务。从逻辑上来讲,片中的主人公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但却要通过其他的手法来拍摄他们在梦中遇到的一切。在场景设计过程中,现实与梦境的极度吻合是场面设计的另一个看点,在现实中,主人公总是遇到袭击,但袭击过程中演员们还要通过梦境来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在现实中,车子受了袭击翻滚,梦境中的人在打斗的场景也就变成了翻滚的状态。模拟得惟妙惟肖。

下面逐一解读每一层场景的秘密:

第一层:街头。街头的场景纯粹是为了绑架,让Robert Fischer误认为这是一场真实的为了绑架而策划的普通绑架事件。出租车内劫持、仓库里刑讯逼供,都是围绕绑架而设计的场景,而这又是大多绑架案中最普遍的情节。

第二层:酒店。有了上一层的铺垫,Robert Fischer潜意识里已经对老爸的助手Peter Browning产生了怀疑,在这一层梦境里,Robert Fischer会自己把Browning带进来,并向他质疑,Cobb只需顺势而为,利用小Fischer的怀疑,带他进入下一层场景,并揭露最后的真相。当然,所谓的真相是Cobb精心设计的。因此只要是Cobb等人熟悉的场景,有利于他们开展下一层梦境即可。

第三层:雪山医院。作为最后展开谜底的关键时刻,当然不希望有干扰,而是盗梦者和反抗潜意识的最后对决。而且通过雪山、堡垒医院的设计,可以轻松引开敌人,最大限度避免小Fischer受到反抗潜意识的攻击。如果不是Mal出现,小Fischer几乎就快进入最后的病床场景,开始彻底的颠覆性的思想植入了。

第四层:Cobb和Mal的家。Mal的出现让Cobb的计划功亏一篑,唯一回旋的机会就是找到Mal,更准确地说,是Cobb的潜意识阻碍了计划的推进,因此必须进入Cobb的梦境,消除Mal的阻碍。所以,进入家的梦境,找到Mal,干掉她,让Cobb的潜意识放弃抵抗,小Fischer才能完成第三层的最后一步。

以上就是四层梦境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逻辑所在,一切看似多变的眩目场景,其实隐含了整个计划的全部意图,并且围绕计划的顺利实施精心选择、周密布置,勘称完美。场景设计,是盗梦的主线,是最具挑战的工作,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计划的满盘皆输。

四、重要场景设计

潜意识火车

最夸张的道具,恐怕还要数出现在第一层梦境里的火车。通常来说,一个头脑正常的导演要把火车放到城市街道上,都会选择使用数字特效,而诺兰的火车确是实实在在的道具!这个大家伙内部由卡车和数节拖车驱动,外部套上玻璃纤维制的火车外壳以假乱真。最后再用电脑将汽车轮胎替换成火车车轮,一切都无懈可击。

图腾

图腾是最关键的道具,影片里出现了三个:陀螺(柯布和梅尔)、骰子(阿瑟)、棋子(阿丽雅德尼),后两个只是起介绍世界观规则用,真正体现在电影里的只有陀螺。陀螺是否倒下,是柯布判断现实和梦境的图腾,而这个,却是梅尔传给他的。这一点就违背了使用图腾的原则:不要告诉第二个人图腾的作用,电影里阿瑟也给阿丽雅德尼强调过这一点。诺兰利用各种小细节刻意模糊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边缘,影片留下的话题是对柯布是否返回现实的猜想,这正是开放式结局电影的魅力所在。而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的小细节可以拿来讨论,例如三个不同的图腾、柯布与梅尔构建的世界等等,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八名主角代表了荣格心理学中的八种人物性格……

总之,《盗梦空间》也有着好莱坞其他大片常用元素,诺兰用创新理念讲述自己对梦境,对现实和虚幻的理解,简而言之,是一部“剪辑术>视觉冲击力>前景故事>背景世界观>人物”的电影,诺兰为造梦而把摄影、美术、视觉特效发挥到极致,这才是这部影片叫好叫座的原因。

猜你喜欢

柯布诺兰图腾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诺兰电影文化特质的多维解读和综合探究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评介
安徽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的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安徽省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的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本期焦点人物: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 小约翰 •柯布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神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寻求超越西方现代文明的新途径——美国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柯布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