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动画电影中的现代性反思

2010-11-16孙振涛

电影评介 2010年11期
关键词:小红帽现代文明宫崎骏

“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坏的日子;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好像样样都有,但又像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1]余英时曾援引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刻画法国大革命时代普通人内心感受的这段话来描述当下这个更加现代性的时代,我觉得恰到好处。

我们首先要对“现代性”这一概念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因为现代性问题作为百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认真反思;但是,迄今我们仍然不能对现代性问题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位、理解和阐述。笔者援引一个相对普遍认可的定义:“‘现代性’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其特征就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自然世界,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并且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达至对自然的控制。其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2)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人类应当相信历史的发展是合目的的和进步的。人们可以通过理性协商达成社会契约,把个人的部分权力让渡给民选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就能够逐步实现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理想”[2]。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欧美等西方国家经过战后重建和经济腾飞相继进人“后工业社会”,西方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迁。近现代文化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抨击,批判之声在各个文化领域里响起。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滥觞。

日本,作为一个较早步入现代化的亚洲国家,其动画作品中同样弥漫着一股对现代性批判的气息。这里,笔者选取三代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大师,宫崎峻、大友克洋和押井守,对其作品中关涉现代性的反思做一分析。

一、宫崎峻:回“家”的路

我相信,宫崎先生若见到狄更斯先生的话,必也会引为知音。因为其一生的电影实践都在讲述着同一个主题:现代性的反思。

宫崎峻在司马遼太郎过世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日本人正在沉沦,我却非得目睹这个难堪的时代不可。司马先生无须见到不堪便离开人世,反倒让我松了一口气。”[3]一针见血的话语里透露着对大时代的激愤与无奈。在接受采访时,宫崎峻说:“所以说到日本人的沉沦,最令我担心的已经不是经济成长,也不是多媒体将会如何发展,而是我们国家的儿童能不能健健康康。只要国民活得健康,国家穷一点也无所谓。你想想看,现在全世界就属东亚国家的人口爆炸与经济等问题,最有可能造成日后的混乱。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时候都认定‘未来总是光明的’,可是现在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样的年代不会再回来了。想到自己的子孙将在这当中生存,我便会想,我能给他们什么?想想,什么也没给。”[4]

什么都没给吗?当然不是,宫崎峻通过一系列动画作品对这个时代做出了自己的反思与批判,给了大家对过去那个美好时代的追忆与怀旧。

宫崎骏透过他隐喻的现代社会,清晰地看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的迷失。宫崎骏的现代性反思主要通过两个层面进行:对工具理性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思考。工具极大地扩充了人类有限的力量,成为人类力量的有力延伸。自从进入现代社会,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自身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也日益增大。而人的真正力量,抑或本质力量,在宫崎骏看来,存在于人自身之内,尤其是人的内心与情感之中。随着个体的成长,人类的进步,这种情感的力场被成年的个体和人类渐渐遗失,但仍存活于年幼的个体和原初的人类身上,宫崎骏不断以纯真的少男少女为主角,去解救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世界,旨在唤醒人类回归自身,回归自身最纯粹的阶段去寻找无穷的力量。宫崎骏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天空之城》中,片名出现之后有一段版画风格的背景画面:长发飘飘的风之神以她吐出的气息为雷帕特人开辟鸿蒙,并推动着文明的演进和岁月的流转。自然创造人类的史观得到最为直观的阐释。而在《风之谷》中,我们看到人类文明毁灭之后的重生,依然在森林新生后的荫泽之下,也再次印证了人类历史从来都应从属于自然的观点。贯穿于宫崎骏动画始终的是自然对于人类的宽容之爱。

人类应在现代文明的迷失中反省自己。

二、大友克洋:“超人”哲学

在大友克洋的动画世界里,其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力量主要体现在对“超人”的深刻思考里。在大友克洋编导或监制的系列动漫电影中,有着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超人”,分别是《阿基拉》中的铁雄,《大都会》中的蒂玛,以及《遗迹守护者》中的马克多鲁。三个“超人”在大友克洋的精心调制下,似乎源于一系,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超能力和破坏力。从蒸气机到高端科技,机械在提升了无数倍生产力的同时,终于和人类合而为一。从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直接突进到篡改人类的构架。这是大友克洋对当今“机械化”的一个暗喻,也是对科学技术以及科技思维迅猛抢占一切滩头而敲的警钟!科技本是把双刃剑,人们自以为得到了天下无双的神器,岂料居然是架在脖子边上的自残血刃[5]。

众所周知,“超人”哲学是尼采的标志性思想。尼采所宣称的“超人”是在他宣称“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 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超人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和流行的道德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尼采提出“超人”哲学的历史语境是,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尼采正是在追寻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超人”哲学。在尼采看来,普通大众面临双重选择,要么选择和信奉“启蒙理论”,和庸常大众这类“末人”一起堕落苟活,一起沉沦在永不来临的美好幻像中自渎一世。要么跟随“超人”,在他的权威中得以被拯救。于是,我们在大友克洋的动画中看到了一种对尼采的回应。尼采式“超人”因为能越出我们的视野,带领我们在前进中跳出现代性的困境,给我们以终极的伊甸园。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成为巨无霸的铁雄要率领民众,成为活着的“神”,建造出新东京。蒂玛会被推上王座,然后被删除掉属于人的记忆和感情。马克多鲁则一脸坏笑的操纵诺亚方舟,来换取新人类的诞生。“超人”,就是要带领我们突破迷网,获得新的价值和真理。

但“超人”终究只能是一个理想的童稚梦幻,他不可能让我们重回古老大地和再次扎根在习传的体系中,超人们带来的世界不过是个略为高级一点的虚无主义罢了。这便是“超人”的悖论。所以,金田用肉体的力量击溃了铁雄,乱石林立的新东京里成为王者的是这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热血青年。蒂玛毁灭后,健一发现满是狼藉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没有强权,人人和平相处的新社会。马克多鲁终于被御神苗所击败,而御神苗靠的正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爱。面对亦人亦械的强大超人,还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大获全胜,这当然让人欣慰,也合乎常人的理解界限。但是这样用情感力量来凑合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是不是太过“诗意”和“浪漫”[6]?

而这,正是大友克洋动画的深刻所在,甚至可以说,大友克洋较之宫崎峻,在审美现代性上走的还要更远。

三、押井守:丢失的“小红帽”

与宫崎峻与大友克洋相比,押井守的动画显得晦涩难懂,但也要来得更为深刻。从《机械战警2》开始,到《攻壳机动队》,再到《人狼》,押井守所编织的故事里一直隐藏着对人类本性的深深怀疑甚至是否定。

在《人狼》这部影片里,押井守通过《小红帽》把自己对现代文明下人性的迷失与恶化表达出了最为彻底的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回到童话年代的愿望,虽然在影片的最后,“故事的最后结局,是大灰狼终于吃掉了小红帽。”可是真的如此吗?枪声响过后,当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夕阳中伏一贵痛苦万状的身影,我们才发现射出子弹的是半田在远处的伙伴,而不是握着枪仰天长啸的伏一贵。伏一贵作为“狼”的一员,最终没能够像童话里所讲述的那样把小红帽吃掉。在经历过现代文明的洗礼以后,我们惊讶地发现,童话故事里的“人”与“狼”的定位早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或者说掉换了位置,童话里天真的“小红帽”所代表的人性早已经被这个时代张扬理性的人类之间的算计和尔虞我诈所代替,而即使童话里原本狡猾邪恶的“狼”处在这样一个日益文明的时代里也不能够逃避开被“人”所算计和利用,就像影片中的伏一贵,面对不能当成敌人的对象,即使是野兽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而犹豫不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深焦虑。但人却在毫无顾忌地利用各种手段,其中包括友情、爱情、信任、真诚和怜悯,和其他动物的天真本性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小红帽》在这部影片里显得那么的凄美与单薄,就像押井守对人性那一点点渺茫的眺望一样,转瞬即消失在那一声脆响的响声之中[7]。

继宫崎峻和大友克洋之后,不能不说押井守将对现代性的批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这次押井守直指的已经不是科技、器械、战争、环保等外界的问题,而是直指问题的内核:人性的迷茫与失落。如果借用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类法来讲,宫崎峻和大友克洋提出的问题还只是停留在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上面,而押井守则已经走到了对价值理性解构的地步。因为如果说仅仅是工具理性的过度崇拜和迷失的话,人类还可以通过节制和约束来加以改进,但如果是价值理性都已经崩溃,那么人类就真的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这与现代文明所张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现代文明以张扬理性来宣言一个瑰丽无比的彼岸“家园”的存在,可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现实却是相反的,人类没有因为现代文明的日益发展找到更美好的“家园”,反而连原来的“家园”也丢失了,而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这构成了对现代文明最深刻的反讽与解构。押井守的意义就在于指出这一点,也是他深刻于宫崎峻和大友克洋的所在。

四、结语

从宫崎峻到大友克洋再到押井守,我们看到的是对所谓的现代文明越来越深入的质疑与批判,这种批判构成了对从启蒙运动以来所张扬的理性及其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最为彻底的解构。工业文明所宣扬的未来图景虽美,但那终是一个无法抵达的海市蜃楼,人类在饮鸠止渴般的期待里却日益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淖之中。这些大师们用他们的动画作品在告诫着人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莫要再埋头盲行了!就像《故乡的云》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地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1]狄更斯著 双城记[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1页

[2]余碧平编著 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三连书店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页

[3]宫崎峻著 章泽仪 黄颖凡译 出发点[M]台湾东贩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2页

[4]宫崎峻著 章泽仪 黄颖凡译 出发点[M]台湾东贩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3页

[5]内容参考援引了网文《“超人”悖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142414.shtml

[6]同上

[7]内容参考援引了部分《人狼》的评论性 网 文, 见http://www.xici.net/u357184/d3479178.htm

猜你喜欢

小红帽现代文明宫崎骏
宫崎骏动漫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把小红帽吐出来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
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