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矿业巨头操控原料价格中国铜冶炼企业濒临亏损边缘

2010-11-03宋清华

资源再生 2010年12期
关键词:加工费铜业铜精矿

国外矿业巨头操控原料价格中国铜冶炼企业濒临亏损边缘

Chinese Copper Smelting Enterprises will be a Loss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查:中国铜冶炼企业正在陷入类“铜矿石陷阱”,如不改变一盘散沙的格局,中国铜冶炼企业的被动局面将难以改变。

报道称, 2010年岁末是山东祥光铜业二期项目原定的投产日期。但时至12月上旬,这一项目投产计划仍然遥遥无期。

自2007年一期工程投产以来,山东祥光铜业一直笼罩在“中国最大民营铜企”的光环之下。但4年来,铜加工费在一路走低,这一民营“最大铜企”的经营日益惨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主任赵波告诉记者,铜加工费维持在90美元/吨左右企业还有利可图,75美元/吨则是盈亏临界点。

最近几年进入铜冶炼行业的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一位铜冶炼国企高管说:“除了具有一定自给能力的企业,靠进口铜精矿经营的企业在46.5美元/吨加工费之下,难有盈利。即使铜精矿自给率达到20%的江西铜业,2010年上半年其主营业务阴极铜的铜冶炼利润率也仅在7.09%。

寡头的伎俩

无人否认“中国需求”对全球铜市的影响。

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2000~2009年的10年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加了20%,而中国之外的消费量则减少了17%(约330万吨)。

在危机之后,全球铜消费低迷,“中国需求”的强劲意义更加显现:2009年全球铜需求量下降了29%,而中国需求量仍然增长了38%。在中国带动下,全球铜消费在今年呈现正增长趋势。

中国也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2010年将占全球铜消费的近40%。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中国铜冶炼行业在与矿业巨头的谈判中愈显被动:中国铜精矿加工费不断被压缩,价格分享条款(如果市场上铜价上涨,冶炼企业可以获得附加费,分享价格上涨的利益的条款)也被取消。

专家介绍说,在过去10年中铜精矿产能过剩出现在2006年,中国铜冶炼企业加工费为95美元/吨,现货铜加工费最高水平甚至达到175美元/吨.

在2006年的谈判中,矿业巨头借势取消了已经存在30年的价格分享条款。

随后,加工费一路下滑,中国铜冶炼企业仅在盈亏边缘徘徊,在现货市场最低甚至达到25美元/吨。

在力拓、必和必拓等寡头铜矿巨头的压榨之下,除了具有一定铜精矿自给能力的大型国企,大多中国铜冶炼企业今年都在盈亏边线上挣扎。

矿业巨头的联盟

智利是全球最大铜矿供应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最大铜矿需求国和进口国, 其中中国29%的进口量来自智利。

在遭受金融危机、8.8级强地震双重袭击后,智利铜矿的生产正受到电力供应、工人工资等问题的制约。

借助智利铜矿生产面临的困境,力拓、必和必拓不断释放铜精矿供应能力下降的言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力拓、必和必拓对铜精矿有足够的掌控力,因此可以不断利用过剩言论和强势谈判压缩铜加工费。

在11月中旬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智利铜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安德列斯·马克—李恩·维尔加拉(Andrés Mac-LeanVergara)力邀中国企业投资智利。

虽然智利铜精矿生产在金融危机和强地震的破坏下有所影响,但以出口矿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智利正在竭尽全力增加产出,智利铜委员会专家Erik Heimlich称铜供应不会紧缺。

与力拓、必和必拓言论不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主任赵波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全球铜资源并不稀缺,全球铜市场将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余的状态”。国际铜研究小组秘书长Don Smale分析认为,现在铜的高价是在金融市场推动下地高企,基本面不支持长期的强劲消费,铜价可能在未来十年被挤出泡沫。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的力拓、必和必拓仍有着极强的议价能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解体之后,全球铜矿寡头企业不断榨取中国铜利润的事实赫然在目,矿业巨头盈利上千亿元,中国铜冶炼企业仅以控制亏损为目标。

中国冶炼企业:一盘散沙

接近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的国企铜业高管称,闭门谈判尚在进行中,中方坚持加工费要有明显的提高。“如果不能在谈判中提高铜加工费,2011年中国铜冶炼企业将难以维持。”这位高管说,谈判的“底线是不能再亏损”。

他说,在过去几年,力拓、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已经将铜冶炼企业的利润压缩到了极限,中国大量铜冶炼项目处于亏损状态,而他们年利润可达千亿元。

赵波认为,长期来看,铜加工费维持在90美元/吨左右,铜冶炼企业尚有利润可言。但他对谈判形势并不乐观,在力拓、必和必拓主导的谈判下,“(能否提高到90美元/吨)说不准”。

与力拓、必和必拓谈判的对象是由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八大铜企组成的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下称谈判小组)。该组织成立于2003年,试图以联合的方式增加谈判的话语权。

在成立之初,谈判小组发挥了联合的力量,主动采取限产等措施固守铜加工费底线。

但在关键的2007年度谈判中,谈判小组被动签下城下之盟——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铜加工费下降到60美元/吨。此后,谈判小组节节败退,几乎丧失联动能力。赵波认为,“谈判小组作为一个非官方组织,轮流坐庄,仅有行业约束能力,并无强制执行机制和惩罚措施,是谈判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铜需求不断增长的预期下,中国大量资本投入铜冶炼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更增加了谈判小组统一、联合的难度。据前述国企铜业从业者介绍,即使在加工费低至46.5美元/吨的2010年,还有小企业为不中断生产,在现货市场以25美元/吨的价格成交。

长期从事铜冶炼加工行业的一位企业高管说,中国不断放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过剩的铜冶炼能力,已经成为矿业巨头强势谈判的又一砝码。但赵波认为,力拓、必和必拓基于此不断放言精铜矿将供应紧缺“只是谈判技巧”,长期趋势并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前述国企铜业从业者综合中国政府正在淘汰落后产能、智利政府震后重建的采矿动力、欧美日已经度过工业化时代并不支持全球强劲消费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中国铜冶炼企业将长期是矿业巨头最稳定的客户,中方的谈判理应不会如此被动。

显然,中国铜冶炼企业并未因谈判小组的出现而改变散乱局面。赵波认为,不改变中国铜冶炼企业一盘散沙的格局,中国铜冶炼企业的被动局面将难以改变,但铜行业的整合难度颇大。赵波分析,铜业龙头江西铜业作为地方国企承担着地方政府业绩重任,并无整合铜行业、救助难兄难弟的动力,高调推出铜板块业务的中铝公司连续亏损、自身难保,没有整合全行业的能力,其收购的云南铜业占据中国铜冶炼行业的比例极小。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铜部主任赵波认为,应由政府出面组建一个新的铜业集团,结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解体之后的分散局面。但“知易行难”,中国铜业的冬日依然漫长。

(原文来自: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宋清华;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加工费铜业铜精矿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江西铜业鑫瑞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鑫瑞科技有限公司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提高某选矿厂铜精矿品位的优化试验
氧化铜精矿密闭鼓风炉冶炼电热前床可行性研究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铋的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