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把神还原成人

2010-11-03■范

观察与思考 2010年3期
关键词:传记片周润发甘地

■范 博

《孔子》:把神还原成人

■范 博

历史人物的身后事总是悲喜交加的。

比如说拿破仑,当很多人沉迷于他的个人魅力的时候,却忘记了他确立了现代战争的一些准则,而这些准则直到今天依旧受用。

再比如说孔子。

“打倒孔家店”的时代早已过去,可如今的人们在没有信仰的情况下依旧在远远的斜眼看孔子—以及和孔子有关联的一切。

孔子,或许只有他,以及总数不超过个位数的历史人物可以得到“不被恶搞”或者“无法被恶搞”的待遇。但是当我们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个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的大脑的人物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已经没有了大脑。

周润发说他演孔子“胆子太大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懂孔子。在我看来,一个不懂孔子的演员演成这样的水准,是情有可原的。整个《孔子》,不能说完美,但是可以说,它已经达到优秀的标准了。中国电影发展至今,除了《林则徐》,恐怕没有第二部人物传记片敢说自己是老大。对于“人物传记片”这一类型来说,我们尝试的本来就少,更不要说能有多少精品了。对于一个电影行业发展得蓬勃向上的国家来说,我们需要有传记片来填补市场的空白,我们需要用传记片来将我们民族偶像和英雄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树立起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古老的思想。可喜的是,《孔子》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很多传记片都在刻意的表达一个方面,就是把被神化和圣化的历史人物拉下神坛,还原于观众他原本的面貌。比如说《甘地》,这部磅礴的传记片讲述了圣雄甘地清教徒般的一生。甘地是个人,导演也想把他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可是最终题材的限制还是让甘地即便在电影里,还是那个伟大的圣雄。胡玫拍摄《孔子》之初,便有人认为她本身就很浮躁,不适合驾驭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代言人的传记片。其实没有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这样一个问题,许多新类型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集结号》是这样,《孔子》也是这样。电影的长度是有限的,如何在短短的两小时左右的时间描述这样一个圣人的一生,并不容易。可能有人认为《孔子》并没有什么冲突,比较平淡。其实孔子并没有什么如同韩非子般波澜壮阔的经历和孟子一般慷慨激扬的演说,既然是电影,就需要戏说和想象,也需要对他的一些事迹进行筛选和取舍。而选择这些事例的中心原则则是—观众接受并认可。

把神还原成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孔子》当中,孔子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充满了对礼乐的崇拜和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他天真的认为鲁国公的认可便可以清除他施展宏图的任意一个绊脚石。可是他错了,他觉得开明的鲁国公其实和季桓子一样,是个圆滑,但是有手段的政客。颜回说,他错就错在把所有的赌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此时的孔子得到了他理念的一种升华,从而改变了他对政治,对教育,对人生,对价值的观念。而南子的一席话,则可以概括全片的一个中心—“别人认为孔夫子是在没罪找罪受,其实他从这些罪中,感悟到了境界”。

很可惜,有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些。

当我在某文化网站上看到近千精英们为电影《孔子》评分,目前结果是4.7分,并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看到很多对《孔子》不屑和谩骂的留言,吾等不明真相的草民乐了。

就像看到《孔子》的前半段一样,我曾经误以为《孔子》是个喜剧片。胡玫的作品的确是越来越有喜感了,就像《乔家大院》里的喜剧男一号,胡玫御用主演陈建斌—当然这次他饰演的季桓子依旧喜剧,但是非常富有质感。他的表演真的可以把观众带进2000前的鲁国深宫之中,暂时拔不出来。并且,是一个很有道行和原则的虎狼之官,和目前官场上的风气相比,季桓子无疑给那些贪官污吏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哪个贪官污吏可以像季桓子这样潇洒?

再比如说,孔子来到了郑国,当那里的农民都知道孔丘是圣人,可并没有人相信他的学说,请问那些所谓的精英们,你们会觉得你不相信的东西是圣旨吗?

“子见南子”—这是电影里比较富有争议的段落,精英们是否感觉当南子试探孔子是否真的没有色心的时候,发哥的那一瞥实在是太装逼、太周润发了—如此美女,您老居然不动情,这实在不是发哥的做派……

还有的精英们十分鄙视片中不古不今的对白,可是如果都改成文言文,能看得懂吗?

这样说来,《孔子》这部电影不仅仅完全是一个当今社会万象的一个缩影,不同的是导演把情景安排到了春秋时代,不知会有多少精英们看着《孔子》,笑话导演叙事的浮躁做作和周润发的无知的同时,还拿个镜子照照自己那张并不干净和博学的脏脸。

周润发说自己演孔子胆子太大,只不过说了句玩笑话,就像那句“给个话儿”一样,可是很多人并不懂玩笑,并且假正经。

猜你喜欢

传记片周润发甘地
甘地为什么不开口
情怀永不褪色
我记得他的祖母
热爱照亮生命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多等3分钟
我记得他的祖母
周润发将捐献全部财产搞慈善
关于电影《戈雅传》的两点思考
甘地走上素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