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原理》教学之因“章”施教

2010-11-02许茂东张翠歌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化工原理章节原理

许茂东,张翠歌

(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安徽 芜湖241000)

《化工原理》教学之因“章”施教

许茂东,张翠歌

(安徽工程大学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安徽 芜湖241000)

《化工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特点是公式多、与实际联系紧,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使学生从繁琐的公式中解放出来,采用因“章”施教的教学方法,由简到繁、再化繁为简,让同学轻松掌握《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归纳总结;授课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是我校化工、生工、食品、环境、轻化等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综合运用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问题,是联系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1]209。此课程的讲述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还需要强调其工程特点。作为该课程的教师如何把握课程特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尽快地树立起工程观念,较好地完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化工原理》课程理论教学方面的一些教学心得,仅供参考。

1 注重单元操作的内在联系

《化工原理》虽然不是将某个化工生产过程作为整体来研究,但它绝不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如: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过程速率等概念贯穿于课程始终[2]44。本课程以三传(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和三大平衡关系(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和相平衡)为主线,工艺计算和设备设计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3]133。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过滤、传热、精馏、吸收、干燥等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章节的安排上由简入难,前后关联。流体流动和流体输送这两个章节,重点讲述柏努力方程的应用,此为这两章的主线;传热章节知识体系相对孤立,重点讲述热量传递机理,看似和其他章节没有关联;而后续的精馏、干燥两单元实际上则是以传热为基础而进行的化工单元。精馏和吸收这两个章节,在物质传递机理上也有一定关联性和相似性。另外,过滤、传热、精馏、吸收和干燥章节之间均涉及过程速率的概念,即:过程速率=过程推动力/过程阻力。

在教学中如果能把各单元操作内在的联系弄清,对相似的公式进行对比、总结,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更主要是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有总体的认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链条。

2 针对课程章节体系做到因“章”施教

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各章节没有主次和重点,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结合粉笔、黑板和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平面、呆板、抽象,而这对于实际关联性很强的化工原理课程而言,教学效果一般多不理想。

2.1 适度运用多媒体,理论讲述为重点

我校曾有教师在讲述过程中,各章节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反而适得其反。针对课程各章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强化多媒体教学,而不是“一视同仁”。如:流体流动章节中的雷诺流体实验、流体边界层的发展、流量计的构造等;流体输送章节中泵的内部构造、气蚀现象;过滤章节中过滤机内部构造、过滤和洗涤时流体流动路径;传热章节中传热设备内部构造;

精馏章节中精馏塔内部构造、气液两相接触方式、液返、雾沫夹带、漏液等;干燥章节中湿物料的干燥过程、干燥终止条件下的动态平衡过程等;

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图像等手段进行教学,使得复杂结构直观化、抽象概念具体化、传递过程简单化,使得课堂内容既丰富又生动[4]80。但是过多的过度的滥用多媒体,会使学生偏重直观过程,而忽视理论推导。为了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适当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必须,也是唯一的选择。切不可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2.2 强化理论基础,掌握归纳总结

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较多、公式复杂、计算繁琐、逻辑性强,而且各单元之间彼此相对独立,但每个单元操作内知识的相互联系性又较强,这样就需要联系记忆和抓住章节的主要矛盾[5]227。以天津大学出版的《化工原理》(第二版)[6]为例说明:上册流体流动、传热此两个章节,各章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主线,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流体流动章节知识主线

图2 传热章节知识主线

笔者认为讲授者每讲完一个单元操作,都要引领学生进行复习、总结。归纳总结是在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后需要进行的步骤。这时要求教师逻辑性更强,调理清楚,知识点的相互关系要非常熟悉。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应强调总结、归纳的重要性,使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方法。只要教师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整理、归纳、总结此学习方法,那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的进步。这也才能使我们真正成为一名师者,完成“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跨越。

2.3 章节特点有不同,因“章”施教有良效

化工原理的主要章节有七个部分:上册有流体流动、流体输送、过滤、传热单元操作;下册有精馏、吸收、干燥单元操作。总体来说,上册各章知识点均有较为清晰的树状脉络,下册书各章知识点则呈现交叉网状特点。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就各个章节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上册各章在讲述时,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的同时,注意前后衔接就可以了;而下册书各章在讲述时,除了基本知识熟悉外,更主要的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相图关系,把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具体化,并将它们关联起来。这里我们拿精馏章节为例,精馏章节的知识体系如下图3:

图3 精馏章节知识主线

从图3可以看出精馏章节中知识点较多,而且从x-y相图中能看出各曲线相互交错、关系复杂,尤其是在精馏计算中更是灵活多变,需要学生对知识体系具有熟悉而系统的认识。因而在此类章节的教授过程中,通过结合多媒体和图表说明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得学生在后续的习题练习中,能形象的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而更容易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3 结论

为了夯实学生化工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在培养过程中,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做到因“章”施教;针对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做到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与适宜模式;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做到由简到繁,再化繁为简,实现量到质的突变。

[1]陈蔚萍,陈丹云,毛立群.《化工原理》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

[2]陈 霖,滕 雷,陈雪梅.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与实践[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3]曹 睿,刘艳升.《化工原理》课程重要知识点的精炼与深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

[4]常桂霞.谈化工原理课程改革与实验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5]张桂军,杨志远,禹练英.谈《化工原理》学习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J].广州化工,2009,(6).

[6]夏 清,陈常贵.化工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G642

:A

:1673-1794(2010)05-0117-02

许茂东(1979-),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化工原理和废水净化处理。

2010-07-11

猜你喜欢

化工原理章节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
数学定律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