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计算机基础方案设计实践

2010-11-02程家超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计算机

程家超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安徽 宿州234000)

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计算机基础方案设计实践

程家超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安徽 宿州234000)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设计出11个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并列任务,组成一套基于WebQuest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方案,通过Blog平台实施,展开了网络探究活动。将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对其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今后高职教育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供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WebQuest;教学设计;高阶思维能力;计算机基础

1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始终未能有效地定位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化教学基本上是嫁接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局限在低阶思维能力的训练和低阶知识的学习。即使运用了一些从国外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探究性学习、WebQuest、基于资源的学习、问题学习或项目学习等,也未能把握模式的精要——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1]。正如黎加厚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大多情况是学生们忙于网上寻找信息和简单地粘贴、组合材料,未能深入思考和做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人们在这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表示担忧,将这种网络教学称为‘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2]

WebQuest创始人伯尼·道奇博士认为,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利用因特网资源的课程单元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得的。WebQuest在使用中往往被分成六大模块:简要的情境、有吸引力的任务、需要的资源、过程的预设描述、行为评价以及总结。WebQuest的核心思想,就是WebQuest提供一些有趣的、可行的任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设计较好的WebQuest任务,可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3]。目前,这一网络主题探究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高职教师的关注和应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新的教学设计改革的导火索,能让学生一踏入高等学校的大门就与信息时代的浪潮同步,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又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三年的学习真正与时代接轨。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除需要突破以上难题外,如何充分利用WebQuest这一模式,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渗透,使学生在网络应用、多媒体制作、计算机知识等多方面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一点在过去的WebQuest案例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 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方案

2.1 教学设计的原则

选择探究主题是设计WebQuest教学方案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同时,选择的主题是否具有探究意义也是影响学习者的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

1.WebQuest的教学设计从时间上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形式。

短期的WebQuest是为某个1~3课时的课程单元主题而设计的,可以以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知识难点设计一个任务,如Frontpage网页制作教学中拓展知识“页面特效”中的“跟随鼠标图片”等,让学生通过短期的 WebQuest自行掌握网页特效设计的应用技巧。长期的WebQuest可持续1周到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可以以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任务,例如一个Word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单元学习完毕后提交一个综合性的电子报刊等,其目标是巩固和扩展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高水平的思考活动,进而产生独创性的观点。

2.WebQuest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主体,看它是否值得我们去探究,是否属于学科中需要永久性理解的知识。最好用于教授那些不确定的内容——没有确定答案,需要创造性的任务,有多种解决渠道的问题。

3.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WebQuest主题应源于现实生活情境,确定专题研究的教学目标。WebQuest的主题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的任务,使学生能在一个真实事件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致力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WebQuest教学设计,应该十分重视学生对探究问题的根本性理解。理解包括 方面:认知技能层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通过体验与计算机专家进行探究时一样的思维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落伍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才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4.教师必须细化WebQuest的过程模块设计。

WebQuest的过程模块相当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两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何思维?教师由如何引导学生思维,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呢?这要求我们要结合WebQuest这个模式的特点,细化过程模块,设计出一套适合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设计方法。

5.评价要高度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评价要强调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不赞成以书面考试或一次上机操作作为考试的唯一方式。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WebQuest评价应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量表,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

2.2 学习者分析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多媒体专业2009级的学生群体间存在差异小,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缺少系统的认识,无论是对计算机原理还是对计算机的软件应用都缺少深入的理解,但对计算机网络平台的使用都有基本的经验,全部都拥有即时通讯软件QQ交流和论坛互动的经验,对网络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我们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除了重点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使用网络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3 学习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能较熟练使用WindowsXP操作平台,基本掌握Office Xp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网络的入门知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重点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职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应更加重视学生对计算机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2.4 学习内容分析

2009年9月,我们确定将《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采用WebQuest模式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实验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我们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5个教学单元,包括⑴理论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⑵操作性较强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⑶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办公自动化Office XP;⑷强调探究精神的网络操作基础;⑸强调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网页设计部分。

结合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以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知识点设计一个短期的WebQuest;对课程其中的一些内容更新比较快的及拓展性比较强的一些单元设计了长期的WebQuest。如计算机的最新硬件配置、word艺术排版等。

表1 《计算机基础》课程WebQuest课例表

根据选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结合WebQuest模式,确定以下探究主题,并设计出12个长期的 WebQuest课例(其中“Blog研究”是补充进来让高职学生熟悉教学环境和平台使用的),提供在好看薄网站(http://www.haokanbo.com)授课教师的个人博客上,供学生探究和讨论[4]。

2.5 学习活动设计

为了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我们制定了实验计划,在保证每周2节多媒体演示短期WebQuest教学,2节机房实践外,从第五周开始,每个周五下午增加4节网络实训课程,针对长期WebQuest学习。

1.首先是对多媒体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在每次课堂讨论之前,我们布置任务给学生,将让学生查阅的资料发在教学平台上,供学生查阅。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需要完成任务的情况作一些介绍后,针对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或者目标驱动式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如在介绍“资源共享”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联网机房实训时候,在一台电脑上完成了作业(比如一份演示文稿)。下次操作时换了另外一台电脑,要访问自己的那份文件,如何处理才好?(实训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可让学生给出答案。)

问题2:如何共享一个文件?(肯定有基础较好的同学马上可以给出答案,操作呈现时候会发现新的问题:在FAT文件系统中不能设置共享。)

问题3:如何访问已经被设置为共享的文件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之后,介绍下什么是计算机的网络标识。)

问题4:如何保证自己共享的文件不被别人删除或任意修改呢?(进而引出文件属性和共享权限的知识点。)

目标驱动式教学是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课例,刺激高职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比如在介绍Front-Page之前,教师首先在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一些有特色的经典网站,教师把实现的操作重点和难点一一演示给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介绍新遇到的概念,通过这种“以终为始”的方法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特别适合教授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发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2.网络探究环节中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教师多媒体演示或者登录教师博客浏览WebQuest探究主题,按照教师课前设计的任务小组分工。任务由整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分担,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协作完成,最后有小组为单位,推选一组优秀的作品发布在学生Blog上并由该组学生推荐代表上台展示,或者由教师指定小组成员进行汇报。

每个组完成任务后,将作品展示在学生博客上,可采用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师可以将优秀作品收藏并发在博客群上,每个学生上网都可以参与学习和评价。

比如一个班级网站的设计任务,在布置给高职学生完成之前,我们先把网站开发的主要思想、对开发各个阶段的工作如何进行分析,如总体设计、布局设计、素材的搜集、功能的实现等,都发在Blog学习平台上,让学生研讨。布置任务时,则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为每一个角色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再通过课堂中或者网上答疑的形式与教师交流,教师再给出合适的建议。各组上交内容包括有设计报告、作业和小组自评成绩。教师最后将各组作业发布到博客教学平台上供其他小组评阅和共享。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商,相互交流,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高阶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全体学生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在解决问题中协作学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就会大大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6 学习环境设计

WebQuest强调教学设计必须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很多学习任务都具有“不确定性”,即没有标准的、固定不变的答案,十分适合建立协作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境:每一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都登陆“好看薄”网站(网址是http:///www.haokanbo.com)注册了一个博客,把设计的 WebQuest发布在博客中。每一位高职学生也同样都注册一个博客,通过博文完成作业、个人故事、小组报告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老师集中发布师生有创意的作业到一个故事之中。同时,我们注册了一个群组“Blog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http://www.haokanbu.com/group/534/),所有参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探究的师生都加入了群组。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群组,我们接纳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探究相关主题,多是各个高校的教师和中小学第一线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参与。每一个小组成员在网络探究中发现精华故事都可以收藏到群组里,与大家共享[5]。

3 课程实施效果

本研究通过WebQuest案例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中有两个班级参加,学生人数70人,对所设计的12个教学案例都进行了探究学习,取得了如下的教学活动效果。

1.个人对所列任务回答的完整性比较高,达到88%;个人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留言讨论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深度一般和个人设计方案的创新性不高。部分学生存在不能够及时完成设计方案并将成果在博客发布的情况。

2.小组对所列任务回答的完整性比较高,达到98%;小组研究活动中对资料的交流理解水平较高,小组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水平有较大提高。各个小组都能够及时完成设计方案并在博客及时发布,为成员间交流和小组间评议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可见,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了探究性学习,学习积极性有较大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很好,部分方案的创新性不足原因比较复杂,这与高职学生已有智力结构和信息素养有关,也和学生自身高阶思维能力有关。另外,本研究调查得知,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好,有88%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只有有12%的同学还是不很清楚或者提高不大。

这表明,采用WebQuest教学对促进高职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之中尽管还有不少欠缺,随着教学活动的完善,必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9-90.

[2]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3,(9):59-63.

[3]陈 祎.如何在WebQuest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J].网络科技时代,2002,(10):13-14.

[4]鞠 琦.高职《计算机基础》项目课程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2009,(10):133.

[5]程家超.应用好看簿培养概念时代的全新思维[J].宿州学院学报,2010,(2):110-112.

G642

:A

:1673-1794(2010)05-0026-03

程家超(1968-),男,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职业教学论)。

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08jyxm669)

2010-06-15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培养思维能力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培养思维能力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