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都群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的特征及找矿意义

2010-11-02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王成良

浙江国土资源 2010年6期
关键词:原岩变质岩遂昌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王成良

八都群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的特征及找矿意义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王成良

一、问题的提出

浙西南变质岩区历来是浙江省的地质找矿和地质矿产研究的重点。曾数次在该区进行大规模的矿产调查,发现了遂昌金矿、八宝山金矿、乌岙铅锌矿等著名贵金属、硫化物金属矿床,小型矿床、矿点数百处。并对治岭头金矿、乌岙铅锌矿进行了典型矿床的研究。铅锌多金属矿成因认识方面主要集中于矽卡岩型、层控型、岩浆—火山热液型等方面的争论,随着认识的不同,找矿的侧重点也随之转变。福建梅仙式层控型特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探明,无疑是闽浙变质基底找矿的最重要发现之一。胡雄建等人在1992年提出八都群钙硅酸岩(不纯碳酸岩)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源层。通过近十年来,随着该区矿产勘查的进展,在龙泉乌岙、锦溪、高罗、生源、谷山、遂昌葛坪、松阳高亭等八都群地层中,存在一套绿帘绿泥绢云母岩性层与铅锌多金属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岩性层的具体层位、区域上对比关系、分布规律、成因及与矿产关系如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地质背景

浙西南前寒武变质岩区位于绍兴—江山断裂带以南、丽水—政和大断裂以西,处于浙闽变质岩地体的北东段,为龙泉—遂昌断隆的重要组成部份。

变质岩体呈一系列雁列式北东向分布的断块(图1),主体为龙泉断块,次为遂昌断块、松阳玉岩断块,其他呈零星“天窗”出露。盖层除局部分布中—下侏罗统煤系外,大面积出露上侏罗统—白垩系中酸性火山—沉积碎屑岩系。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以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和以花岗质岩为主岩体侵入为特征。基底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褶皱变形发育。盖层构造以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并形成北东向和北西向的断堑红盆。另该区发育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火山构造。

三、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

1、岩性层特征及区域对比

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区域上组分变化不大,其称呼各矿区有所区别,常简称为矿化蚀变岩、“绿色岩”、绿泥绿帘石化蚀变岩甚或绿泥绿帘石化片麻岩等。在葛坪矿区,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与透辉石岩密切相关,局部已成透辉石岩性层。

岩性层产状以平缓波状、缓倾斜薄层状产出为主,个别矿区呈中—陡倾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上、下层常为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厚度在0.5-50米间,个别可达300米(如乌岙Z K201钻孔的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化蚀变片麻岩)。上下层岩性在八都群地层中常为强混合岩化片麻岩。

单位:A u×10-9,其他×10-6。

区域上,庆元三济—际下、龙泉乌岙—铜山源、生源—谷山、遂昌葛坪—松阳高亭一带(图2),呈单层或多层薄层状产出,分布范围大,延伸稳定。岩性层位由南往北厚度、层数、分布范围渐次降低。龙泉地区分布范围最广,层数最多,厚度最大;松阳西南部变质岩区其南西部次之;松阳西南部往北,遂昌变质岩断块,仅见零星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已难构成完整的岩性层。

2、地球化学特征

在远离矿区的八都群地层中,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的主成矿元素的含量与其他岩性层基本一致,说明其原岩含矿的可能性极微(参见表1)。

各矿区岩性层微量元素丰度变化较大(见表2)。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绿泥绿帘石化蚀变片麻岩的Pb、Zn、Cu、Ag含量较高,部分已达矿化。

在含矿的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中(见表3),Pb、Zn在各矿物中富集,Cu与背景场一致,表明Pb、Zn与Cu成矿方面有所差异。

3、赋矿特征

铅锌多金属矿体基本上呈层状产出,与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的产状一致。铅锌多金属矿体规模大小不一,与含矿层位的规模大小相关。乌岙、葛坪、生源矿区矿石类型以块状、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为主,矿石品位较富。其他矿区则以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为主,且方铅矿、闪锌矿等成矿元素以微细颗粒散布于岩石中,矿石品位较贫。

四、成因特征及成矿作用

浙西南八都群变质岩原岩主要由泥质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等组成,并由少量海相沉积的火山岩夹层。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均为蚀变矿物,原岩恢复较为困难,且由于样本数过少,有效样仅2件,不能借助变化趋势面较客观的确定其原岩。但从图3、图4仍可以看出,其原岩为一套原始成份较为复杂的含钙质的泥质沉积岩(据胡雄建等人,1992年)。

浙西南变质岩、蚀变岩、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图5):变质岩—矿石—蚀变岩石稀土总量减少,轻稀土相对减少而重稀土相对增加,Eu从亏损变为正常。随热液交代矿化作用的增强,稀土总量递减,矿石品位增高。

浙西南变质岩区八都群地层中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一般产于岩浆活动、区域混合岩化、构造作用较强烈的地区,并与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相对应。各矿区闪长(玢)岩脉、霏细岩脉、花岗岩脉发育,构造复杂。另外,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与区域蚀变石英岩关系密切,常上下层共生,局部缺失或远离。但区域性蚀变石英岩仍可作为强风化区域的找寻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的判别标志。

可以认为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原岩并不含矿,因其富含钙质,在后期的变质热液、火山热液及构造作用过程中,对热液流体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成矿是后期多阶段多期次叠加的。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对铅锌多金属矿床的重要贡献在于:富含钙质的原岩,为热液流体提供了交代蚀变活跃的介质;在构造作用过程中,易形成层间破碎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就位空间。可引起温压变化和P H值酸碱度的,为热液流体各介质交换,充分沉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简而言之,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是热液流体与含钙质的泥质沉积岩交代蚀变的产物。

同时,据叶天竺先生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成矿是含矿热液酸碱度变化的结果,强酸强碱环境下溶解,弱酸弱碱接近中性的环境下沉淀。而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均为中性环境下的产物,其产出环境与金属矿的成矿环境基本一致,并代表了中性环境。因此,也可以认为金属矿的成矿过程,同时也是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的产出过程,其赋矿围岩和近矿围岩蚀变必然伴随强烈的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或绢云母化。

五、找矿意义

闽浙变质岩基底隆起区为“华夏古陆”核心组成部份,浙西南前寒武变质岩为闽浙变质岩地体的北东段,与八都群相对应的闽西北变质基底麻源群地层是否存在类似的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是否存在类似的找矿标志,是否具有工业意义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值得关注的事。但须注意的是强硅化绿泥绿帘绢云母岩性层仅仅是易于发现的找矿标志,须同时有成矿地质体存在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铅锌多金属矿床。

猜你喜欢

原岩变质岩遂昌
岩石力学实验在地应力测试中的应用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高海拔超深井原岩温度变化分析
何鹤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张集煤矿北区原岩应力实测与分析
浅谈斑岩铜矿成因
皖大别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和防治措施
吾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