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0-10-28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个体化精神分裂症显著性

精神分裂症具有高患病率、病程长和高致残率等特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单调的环境中,加之生活上的依赖性、被动性,加重了病人的社会退缩及精神衰退[1],有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77.9%,因此,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愈来愈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3个病区同期连续住院5年以上的所有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2±9.3岁;平均病程15.1±8.2年;平均住院时间9.2±4.1年。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9.8±8.9岁,平均病程14.9±8.1年,平均住院时间9.3±4.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1]和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作为评定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进行评估。评定前由2名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师和6名从事精神科5年以上的护士经统一学习培训后,以NOSIE、SSFPI[2]的使用说明,评定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先对检查者进行样本一致性测定(t=0.882,P<0.01);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精神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并进行为期1年的个体化护理干预。

附表1 两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前后NOSIE评分比较(X±S)

附表2 两组个体化护理干预前后SSFPI评分比较(X±S)

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包括三阶段:第一,个体社会功能综合评估,根据SSFPI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SSFPI的内容包括12个条目:①饮食主动性;②衣着状况1;③卫生自理情况;④室内活动情况;⑤外出活动情况;⑥社会交往情况;⑦与异性交往情况;⑧对亲人的态度;⑨对事的关心;⑩对学习的态度;11劳动技能;1 2组织能力和责任心。按性质的类同归纳为三个因子:因子Ⅰ为日常生活能力(包括①~③);因子Ⅱ为动性和交往情况(④~⑧);因子III为社会活动技能(⑨~ 12)。本量表采用0~4五级评分,分值范围为0~48分。得分越高,社会功能恢复越良好,得分越低,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护理干预计划。第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三方面:日常生活的护理干预;社会交往的护理干预;社会技能护理干预。第三,按计划内容实施护理干预。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定期护理干预,根据病人各项社会功能缺损程度设计各项干预的时间及频率,且每一项技能都细分为多阶段,逐步完成掌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前后NOSIE评分比较 见附表1。

统计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病情总估计分差异不明显(t=0.12,P>0.05),而两组干预后NOSIE评分对比(t=13.23,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2.2 两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前后SSFPI评分比较(见附表2) 由附表2可见,个体化护理干预前两组SSFPI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个体化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多为慢性秉承,且有逐渐加重趋势,病程越长,社会功能缺陷就越明显[3]。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适应了病人生活,事事顺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各种动机消失,个人习惯及生活技能退化。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挖掘患者潜能,缓解淡漠、退缩行为,建立生活兴趣,提高患者的个人生活自理水平,使患者掌握健康的生活和社交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程度。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样本量偏小,同时时间较短,有待于扩大样本、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个体化精神分裂症显著性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