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2010-10-27邱良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8期
关键词:财经类薪酬毕业生

◆邱良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

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邱良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

大学生就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已成为社会以及高校关注的焦点。单纯用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难以解释愈显复杂的就业问题。由此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运而生,在以就业率为基础下,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反映高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能力,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将选取财经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就业质量理论为基础,尝试性地构建出其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涵义

欲搞清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定义,就必须先对就业质量有一个规范性的了解。目前,对于就业质量比较统一的定义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刘素华,2005)。而早先的工作满意度也在理论上与之区别开来了,李斌认为,二者存在包含的逻辑关系,即就业质量是基于工作满意度上的更广阔的概念。同时,Lucie Davoine在其博士论文 (La Qualitéde l’emploi: Une Perspective Européenne,2007)中,也将工作满意度与工资归于就业质量之下。由此可见,就业质量所包含的内容之广,是主观与客观范畴相结合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财经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其就业质量,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曾向昌将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和所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其就业意愿。其仅仅从高校的角度出发,仅仅强调了学生就业质量与高校之间的相互关系;秦建国将大学生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的,既强调了工作的满意度,又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感受,从主观以及客观的角度符合就业质量所涉及的范围。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主体思想方面,许多学者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史淑桃主张“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追求,并认识、处理好资源配置和就业质量的相互关系,把人的幸福与发展作为就业质量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同时,也要注意指标的简化与客观性,确保评价的操作性和信度。”李斌则将构建方针分为 6大原则,分别为: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为:在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在主观与客观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真正反映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实质状况,确保体系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除以上理论研究之外,也有从实践出发探讨有关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类研究,李颖、刘善仕与温赛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 SPSS11.0社科统计软件,了解大学生对就业质量最重视的因素,总结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韦勇则运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听取专家意见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因素之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关系,进而得出各项因素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涂晓明为考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测试三个假设,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普通线性回归和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并对样本做了描述统计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最终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比。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站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成果的跨越性角度上来说,其创新价值体现在:(1)测评指标的多元化,不再以单一的就业率为衡量就业状况的唯一指标,这使得对于就业状况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实际;(2)测评方法的科学化,运用 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以数据结果作为研究的依据,这使得研究更具信度。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仍然有可以向前跨一步的空间,即以毕业生的专业领域作为分类标准,研究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就业状况的评价体系的调整问题,针对不同领域的学生能够采取不同的而更精准的衡量手段,从而达到因人施测的目标。

三、指标设计

在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指标的设计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是否全面地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真实状况,还关系到是否对于高校、政府等机构正确制订改革体制与方针思想具有参考性价值。由此,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将有助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目前,在关于就业质量指标研究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1.数据指标。曾向昌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高校就业指导建设的评价体系,提出就业质量率概念,即符合就业质量定义、满足就业质量条件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应就业人数)的百分比。并同时设置了 7个环节:人才需求目标与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教学质量环节、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环节、在系统中就业质量率环节的输入是教学质量环节、就业指导环节以及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环节;其次,李金林、应伟清与吴巨慧分别从就业单位及岗位层次与毕业生的自身发展途径上看,考虑“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就业率、重要岗位就业率、上研率与出国深造率”;从毕业生就业心态上看,考虑毕业生“岗位与兴趣相适率,岗位自我满意率,岗位与能力相适率以及平均薪金水平与待遇”。以数据指标为核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的通过数字准确地了解当前的总体概况,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过于笼统。此外在不能排除相互数据指标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仅仅以数字说明问题很难确保指标的独立性,因而无法满足某一特定人群具有特殊性质的测量。

2.定性指标。所谓定性指标是指被评估对象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了某种程度,属于何种性质。应用于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定性指标与数据指标一样也被广泛使用。Lucie Davoine&CHR IST INE ERHEL在其论文《Monitoring employment quality in Europe》中将指标分为:体面工资与工资不平等、技能与培训、工作条件以及性别和家庭因素。F.Thomas Juster&Greg Duncan将就业指标除去工资以外分为三类:边际收益(包括健康医疗保障、养老金、带薪休假、病假与残疾保障等)、工作环境和消费收益(包括可支配空余时间和社会关系等)。而针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目前国内领域内比较主流的指标设计为:工作的性质,指是否为自由、自愿的选择就业、聘用条件(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职工培训)、工作环境、社会保障与劳动关系以及李斌提出的分别以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为大类设计指标:工作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与工作报酬;专业的对口性、工作的稳定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以及福利和社会保障。定性指标的好处在于,弥补了数据指标的不足,使各个指标之间能够相互独立,因此能够较全面细致地评价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四、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构建

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因此,欲研究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就必须先从其专业特点着手,笔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后得出如下结论:

1.财经类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应用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较弱,需要职业培训来弥补。而往往培训的作用不仅仅在岗位职责所要求的规范性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积累经验的科学性方法,其对于提高工作能力有指导性的作用。此外,由于财经类大学生大多数从事的工作性质对于操作性有一定的要求,工作经验也因此对于财经类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得到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2.财经类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近几年来,财经类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直接导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人数庞大。虽然就业市场对于此专业的需求也较大,但是仍然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也因此,财经类毕业生专业学不以致用,在工作中学习的现象较普遍。

3.财经类大学生由于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物理环境会好一些,危险系数等较低。故一般指的工作环境主要指的是软环境。

鉴于以上的特点,笔者将针对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三大类,并且按重要性优先级顺序排列(见图 1):

第一类:薪酬福利以及个人发展

1.薪酬福利。薪酬的概念可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内在薪酬是为完成的工作而形成的思维形式。工作者从工作中得到的技术多样性、工作特性、自主权和反馈的程度高低,决定了内在薪酬的高低。外在薪酬由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构成,货币薪酬即是获得的货币收入,而非货币薪酬指的是福利(王轶丽,2006)。显然,薪酬福利是人们生活必须的一部分,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最主要的指标。

2.个人发展。它包括晋升的机会、企业的性质 (类型、规模、所在地区等)、职工培训、工作性质以及能力和兴趣与岗位的相适性等。相对于其他劳动者,财经类大学生作为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知识劳动群体,有着较强的事业使命感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欲望,当其基本生活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很可能会去更多地谋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尊重。因此,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谋求发展是当代财经类大学生得到职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第二类:工作稳定性以及专业对口

3.工作稳定性。工作的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工作的稳定性是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考虑因素。进而对于财经类大学生而言,工作的稳定程度也关系到是否能够进一步完善职业发展,以达到晋升的目标。

4.专业对口。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教育角度来说,培养学生具有经济理性的思维模式历来都是高校教学的宗旨。而财经类大学生在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在养成从面到点,在从点到面的理性思考方法。如何在成本与收益中寻找平衡点,在既定的条件下又如何谋求更多的边际利益,这些经济学的概念同样可以运用于就业过程中。故作为财经类大学生站在就业理性的角度来说,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能够在专业上不断更新理论认识,从而更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第三类:劳动关系以及工作环境

5.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此处主要包括;是否依法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劳资双方是否平等;劳动者是否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渠道;劳动者是否能参与和自己有关问题的决策,其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工会组织能否发挥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有无各种歧视等。其涵盖了,劳动合同、工会组织、劳动保护等。劳动关系的好坏不仅仅体现了法律以及道德的尺度,而且往往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所以关于财经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中劳动关系同样占有一席之地。

6.工作环境。这里指的工作环境分为软环境以及硬环境,软环境包括:企业的声望、人际关系、社会认同以及企业文化和自身原则的契合度。硬环境又包括工作的物理条件和工作的安全条件。财经类大学生作为管理技术层面为主的群体,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软环境,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来说是迈向社会的以及角色转换的第一步,因此能否做好这一步对于整个就业状况来说至关重要。

五、总结

在如今“人本主义”、“人性化”为主题的时代中,就业质量作为人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在不同维度上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就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是否能够稳步发展。而从微观角度上来说,其关系到企业是否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员工的就业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其次,对于以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为职责的高校来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以及其办学能力的标准之一。最后,对于就业者本身来说,工作过程中的状况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在人生规划和发展。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力量,因其特殊的地位更应该予以特殊的看待。

鉴于此,笔者以财经类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作为研究范畴,从就业质量的内涵、体系构建以及指标设计三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构建了关于就业质量评价系统的整体框架。此外,关于各个测评指标之间的权重比仍是一个待探索的问题,这也将会是笔者继续研究的动力和方向。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

[2]李斌.试谈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燕山大学学报,2009.3

[3]Lucie Davoine,2007,LA QUAL ITE DE L’EMPLO I:UNE PERSPECT IVE EUROPEENNE,UniversitéParis I Panthéon– Sorbonne,Centre d’Etudes de l’Emploi.

[4]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9,(6).

[5]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

[6]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

[7]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

[8]韦勇.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测算[J].鸡西大学学报,2009.

[9]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

[10]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

[11]LUCIE DAVO INE,CHR IST INE ERHEL,2006,Monitoring EmploymentQuality in Europe: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 Indicators and Beyond,Document de travail n°15,Centre d’Etudes de l’Emploi.

[12]F.Thomas Juster and Greg Duncan,1975,Going Beyond Current Income,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3]王轶丽.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管理 [J].人口与经济,2006.

猜你喜欢

财经类薪酬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