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2010-10-26

中国经贸 2010年14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现行评议

赵 青

摘要: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入手,重点分析了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一、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

目前,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形成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由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于1999年联合颁布、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二是由国资委于2006年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这一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从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所占比重最大,净资产收益率则是所占比重最大的指标。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来源于杜邦分析法,而杜邦分析法正是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的分析入手层层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基于这一原理,在制度设计之初,即确定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是由进行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所决定的,资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国有资本也不例外。进行企业绩效评估正是基于资本的这一特性,更好的衡量资本所发挥的作用。

2.突出强调定性指标的作用。定性指标设计的目的在于更加全面的分析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对企业的真实控制力,避免只通过简单的定量分析,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做出简单的评定。在2006年国资委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中,不仅评议指标的权重由20%增加到30%,同时战略管理、发展创新、风险控制等指标作为最重要的评议指标被明确提出。这些评议指标对于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决策执行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但是现行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1.指标权重相对固定。不同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所侧重考察的方面不尽相同,但是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中采用固定权数值的方法进行评价,很显然无法满足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实际需要。

2.指标重复交叉严重。一个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各个指标之间完全独立,但现行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时存在大量重叠,特别财务指标关联程度过高,而且选取的指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保持不变,这就为企业粉饰业绩提供了便利。

3.企业类型和周期的划分不全面。衡量企业是否健康成长,关键是看其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和潜力,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产业周期等方面有着充分的考虑和较为细致的划分。而现行的指标体系只划分了金融类和工商类两类企业,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用同样的尺度进行衡量比较,难免造成企业信息的失实。

4.指标选取范围相对狭窄。目前企业绩效评价体系70%以上的指标仍是企业的财务指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财务状况,但是目前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考虑其内部的效率,更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性,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等方面。

5.绩效评价成为了最终目的。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评出好坏优劣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是加强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目前绩效考核仅仅将业绩与薪酬和奖惩挂钩,并没有形成责任追查制度,一方面没有找出管理漏洞;另一方面却要对结果进行评比,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人为地虚增利润,迎合绩效评价。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建议

建立国际化的大型企业,根本途径在于保持企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构想,现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吸收多种绩效评价方法,细化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充分采纳多种绩效评价方法。鉴于目前我国绩效评价体系,仍采用比率打分制等方式,人为操作指标的空间较大,因此,建议吸收目前经济学界较为成熟的绩效评价体系,如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用于评价企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次,广泛运用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经济增加值(EVA)指标是在考虑了资本使用成本之后的价值评价指标,其计算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一资本投资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一指标更加明确的指出任何资本的使用都不是免费的,这对强化国有资本出资人权利更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细化被评价体系的类型及周期。建议按照行业对于被评价企业进行细致划分,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周期,对于处于不同周期的企业出现风险增大等情况,不可盲目决定,而应分清情况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2.重新界定财务指标与评议指标。财务指标与评议指标的区分不应在于是否可以被量化,建议将评议指标内涵重新定义为财务指标所未反应的其他指标,即企业的各种软实力,包括战略发展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等。评议指标是建立在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合理预期之下所得出的结论。财务指标是对已发生的经营成果进行的分析,这种划分更能体现两种不同类型指标互为补充的关系。

3.增加对商誉和无形资产的评价。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商誉和无形资产等内容的依赖越来越大,因此,在新的评议指标体系中,应充分依靠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增加对这些方面的量化评价。对于评议指标中部分可以量化的指标,如自主创新产品比重、新產品开发周期等可以采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

4.形成考核、问责和改进制度。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在于评价企业效率,落脚点在于提高企业效率,以评价促改革是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初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更加重视问责和改进制度的推广,营造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氛围。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不仅要求相应责任人承担责任,同时对于连续两年以上得不到改正的问题,企业管理者要连同进行责任追究。将绩效评价的核心由事后评价转变为事前规划,提高企业战略的约束力。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现行评议
EVA在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某市委宣传部遴选公务员试题
被抓了现行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宁波:“两官”履职评议“升级”
探索创新 推进“两官”履职评议
现行有效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