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石油物资供应与质量管理

2010-10-26陈友军

中国经贸 2010年14期
关键词:物资石油部门

陈友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发展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改变,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为主。石油物资供应部门既承担着物资供应的职能,又行使着物资管理职能,不但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且对内物资供应的对象繁多,地域广阔,生产所需的物资品种多,专业性强。笔者认为:石油物资供应部门与质量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抓质量管理工作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物资供应各环节工作质量人手,确保供应物资的质和量。从经济角度考察质量监督体系的有效性方面来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强化质量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物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开展质量管工作重点应放在内部的质量管理上,只有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来带动各项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强化人们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地挖掘出内部的潜力,从而提高物资供应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已经基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必须从认识上分析。如:(1)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只重视物质采购,验收,检测和保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而忽视了物资在运输,装卸倒运以及物资计划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实际上由于装卸倒运的不合理操作,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2)质量体系中环节质量的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等等。因此,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应根据物资供应的特点建立物资供应质量环。建立质量控制点,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石油物资供应工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供应物资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依赖于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只有提高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供应质量可靠的物资和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

根据物资供应工作实际,我们把建立物资供应工作形象化地分为几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环,即:物资需求及市场调研——物资计划——物资订购——物资接运——用户服务——物资发放——物资仓储——物资验收检测信息反馈。各阶段之间交错进行,相互影响。如:物资需求及市场调研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物资计划的质量,并对以后几个环节的质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用户服务环节是一个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对用户服务反馈回来的质量要求,将影响着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这样周而复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使质量环呈螺旋式上升,循环一次,质量就有一次提高,不断循环,供应物资的质量的程度就会得到不断堤高。从质量环中我们可以看出物资供应工作主要由八个环节构成,这些环节的失控就会造成物资不合格,损坏、变质或造成物资积压,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应运用预防为主的原理,对物资仓储等对物资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控制。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应为:(1)物资计划质量控制点。要求计划编制依据充分,核算正确,保证物资供应,防止造成积压;(2)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点。要球择优选定供货厂商,比质比价,确保订购物资质量;(3)物资装卸质量控制点。要求做好物资装卸倒运等工作,避免野蛮作业,使物资失效、变形造成经济损失等。总结经验,为下一个循环提供信息。另外,对其他环节也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每一个控制点上都应设立相应的控制人、检查人、落實质量责任制,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目前,石油物资供应部门虽然在质量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有成套的质量控制手段,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关键就在于必须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不仅要落实到部门,而且要落实到人头。

二、强化物资供应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供应工作任务

1.加强采购订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把好物资采购关。石油企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石油企业的投资近80%以上用于采购物资,高达数十亿元。如何用好采购资金采购到质量好,价格低的物资。对确保石油生产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加强物资采购订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物资采购订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物资采购质量,才能把住物资采购关,为了做好采购工作,在采购前必须做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石油工业常用物资采购一般规定》进行采购。一要制定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二要加强物资合同的管理。三要建立物资采购网络。四要把好物资采购关。必须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的素质是物资采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采购员人员的水平低,素质差给油田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某油田采购了一批假电线,被当地技术监督局没收,由于业务人员的失职给油田造成15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某油田曾从日本进口一批五十铃汽车配件,因采购人员的疏忽把100套车门锁的图号错写为车门的图号,厂家发来100套车门,结果造成14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采购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法》《经济合同法》《标准化法》、以及《质量振兴纲要》和相关采购标准、产品标准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是很必要的。五要严格控制进口物资的进货渠道。进口物资必须经过国家检验局检验。目前石油企业进口物资有钢材、设备和汽车配件等,一般都是从海关进口的,都经过了国家检验检疫局的商检,而进口汽车配件一部分是“水货”,即无中文标识又无商检证书和标志,包装上只有“纯正部品”四个字,有的甚至连包装都没有,这样的进口配件很难让人相信其质量的可靠性,有人认为进口的东西就是比国产好,还要商检干什么,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进口的物资也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控制好进口物资的进货渠道,合理分配采购资金,对提高进口物资的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2.加强物资验收,检测工作力度,强化质量监督的作用。物资验收检测是物资进入的重要关口,把好物资验收检测质量关,对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本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抓好这项工作有效地控制这一质量控制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大力宣传技术监督法律法规,提高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人们通常认为技术监督人员是物资检测、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人员,不包括验收人员。实际上石油企业验收人员也是技术监督人员,他们是物资到货后第一位进行质量、数量监督检查的技术监督人员。所以技术监督队伍应包括验收人员、检测人员、质量、计量、标准化管理人员。提高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水平,应着眼于这些人员的素质。(2)按标准、按程序严格进行质量、数量的验收。物资到货后,应由保管人员、验收人员、业务人员共同到现场按照订货合同和产品标准对物资进行数量、外观质量、标识、包装、三证等几方面验收。一般情况下应在三日内出具验收合格单。(3)坚持物资报检制度。对重点物资进行内在品质的检测,仓储部门在物资到货后,对

于具有检测手段的重点物资应实行报检制度。对建筑材料、石油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化学助剂、石油专用管材、阀门等重要物资应由质检部门进行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的检测。检测率达到100%。对于无检测手段的重点物资应由抽检部门负责抽样送检,对已取得IS09001体系认证的产品可以免检。(4)加强质量检测部门的建设,完善检测手段。石油企业应注意对检测部门的资金投入,完善其检测手段。增加检测项目,扩大检测品种,从而增强检测质量的力度,加强仓储部门的质量管理,把住物资出库质量关。

3.及时进行质量回访解决用户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物资供应部门可通过质量回访了解掌握所供物资在使用中的质量情况,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信息和提出的意见,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物资进行分析和处理,做好服务工作,先保证生产急需,然后依法向供货厂商索赔。应注意的是质量回访的对象不仅是生产单位供应管理部门的技术部门,还应包括直接使用的生产一线单位。

4.加强对不合格物資的处理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和数量短少问题应依据标准规定向对方索赔。如:2009年,我油田机械厂购买一批特殊钢材,用易切削不锈钢棒料来加工产品。经下料、锻造、热处理、铣、车等粗加工后在第六道工序精加工时发现有裂纹,该批产品不合格,确定为报废品。我方与供货商共同对报废品质量认定为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供货商家对原材料进行了更换并对加工费进行垒额赔偿,从而维护了本企业的利益。

三、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企业物资供应部门必须面对现实,面对市场,以质量为根本,迎接新形式的挑战和市场竞争。如果企业单纯强调生产高速度,产品高数量,缺乏对其投入产出经济性的综合评价,必然造成经济效益下降的负效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企业要提高效益,必须进行成本控制,加强物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是物资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与质量水平成反比,控制质量成本应坚持以下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中选择材料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3.材料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1)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2)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3)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等

材料价格控制包括:(1)买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2)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3)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综上所述,石油物资供应部门,应充分重视并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使企业在保证供应物资的质量达到设计和生产的同时,注重质量控制,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物资石油部门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救援物资
石油PK太阳能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