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爆三伏贴也需“防暑降温”

2010-1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7期
关键词:广安门伏贴防暑降温

又是一年伏天至。入伏之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而今年,在头伏这天贴三伏贴成了北京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京城百姓在头伏这天打招呼时的习惯用语也由“您吃饺子了吗?”演变为“您贴三伏贴了吗?”2010 年7 月19 日,农历六月初八,是头伏的第一天。记者分头赶到了几所医院,切身感受了一把贴敷三伏贴的火爆场面。

▲广安门医院大门外等候贴敷三伏贴的老百姓排起了长队

火爆背后是盲目跟风

上午9 时,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口,等候贴敷挂号缴费的队伍已经排到300 米以外。一位坐在路边台阶上看热闹的老先生对记者说,早上5点就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排队了。记者趁一位医生上厕所的空隙上前询问,她告诉记者:“很多人早上5 点就来排队了,为此全院抽调了上百名医护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目前排队贴敷的人数已经到2000 多了。”

在与排队贴敷者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沈先生一家凌晨一点就来到了广安门医院,本想排队给儿子挂消化科的专家号,但是妻子看到了“冬病夏治三伏贴敷”的宣传后,就坚持要给儿子试试,因为孩子体质太差,7 岁半只有19 公斤。于是,沈先生全家分头排队缴费贴敷,终于在上午十点钟左右贴完。但是一家人只知道孩子贴敷能够壮阳气、提高免疫力,却并不知道具体治疗什么病。沈先生说:“其实我也不信这东西真能治病,看见别人贴了咱也贴吧,不就是花105 元钱嘛!”

三伏贴非人人适用,不当贴敷适得其反

据中医专家介绍,贴敷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理念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依据是《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即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作用。但是在各医院设置的关于三伏贴贴敷问题的咨询中或是宣传页上却鲜有关于“阳虚”适应症的描述,反而更像是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万金油”。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的宣传页上对三伏贴的适应症如此描述:“用于防治临床常见的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具有良好疗效”。

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生周爱国告诉记者,三伏贴的用药多为热性、阳性中药材,所以一切属于热性疾病的患者都不适合敷贴三伏贴,否则就如同火上浇油,不但不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为过度助长阳气而耗伤阴液,引发其他疾病。以咳嗽为例,咳嗽按中医辨证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其中,外感咳嗽的病因既可能是风寒袭肺,又可能是风热犯肺,还可能是风燥伤肺;内伤咳嗽的病因可能是痰湿蕴肺,可能是痰热郁肺,也可能是肝火犯肺,或是肺阴亏耗所致。不同体质的咳嗽患者病因各不相同,三伏贴仅是对外感咳嗽中的风寒袭肺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对于其他证型的咳嗽不仅无益,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贴敷疗效众说纷纭

记者在贴敷现场发现,在等待贴敷三伏贴长长的队伍中,老人和小儿唱了主角。记者随机找了几个已经贴敷过一年或两年三伏贴的老年患者做了个简单的调查,发现大多贴敷过三伏贴的老年患者感觉三伏贴的疗效并不是很显著。“似乎有点效果,我去年咳嗽好像轻一些,但不是很明显”;“不太明显,不是说连着贴三年才见效呢吗?我刚贴了一年”;“去年我在我们昌平医院贴的没有效果,所以今年来广安门医院试试看”……这是几位从昌平结伴赶头班公交车到广安门医院贴敷三伏贴的患者的感受。与之相反,一些连续贴过几年的小儿的家长普遍反映有些效果,甚至效果明显,纷纷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生病次数减少了,即使生病,病情也轻一些。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小儿具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渐充,御邪能力增强,自然不再容易生病了。

不该统一的统一 有悖中医辨证施治

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介绍,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今年全市的三伏贴坚持“五统一”的特点,即各医院统一培训、统一穴位、统一时间、统一药品、统一价格。然而,中医诊治却强调辨证论治,崇尚个体化治疗,很多情况下看似“同病”却需要“异治”。据记者观察,在广安门医院呼吸科排队贴敷三伏贴的患者事先或事中都没有经过辨证,却都贴敷了同样的三伏贴。为了求证这些三伏贴的用药是否相同,记者询问了广安门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杨响光,得知所有呼吸科贴敷的三伏贴均出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的一个统一方子。

此外,即便是对于阳虚患者,根据虚的部位不同、男女老幼不同,贴敷的经络、穴位也应不同。如小儿为“纯阳之体”,其特点是卫阳不足,而老年人则多肾阳虚衰,可是现在贴敷的却都是大椎、肺俞、定喘、天突、膻中等几个穴位。

该统一的不统一 贴敷时间各不相同

据中医专家介绍,三伏贴贴敷时间的选择也是中医子午流注,适时开穴,五运六气理论的具体应用。由于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中医认为这一时辰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所以选择在这几天治疗冬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是,三伏贴目前在各医院贴敷的次数、时日却大不相同。例如,广安门医院是在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各贴敷1 次,共3 次;北京中医医院除了三伏中每一伏的头三天连贴3 次外,从夏至之日起也要连贴3 次;而东方医院却是每伏连贴3 天,三伏共需贴敷9 次。尽管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统一了每一次贴敷的价格为30 元,但贴敷次数不同,总价就不同了。例如,广安门医院的收费共计105 元,北京中医医院为270 元,东方医院则为285 元。此外,有的医院为了防止患者扎堆,提醒患者第一次贴敷无须在入伏的头天,只要每次贴敷间隔10 天即可,这明显背离了传统中医择时施治的理论。

此外,也有专家表示,都市人于三伏之际往往生活在空调之下,天天毛孔紧闭,哪里还有三伏天的概念?又怎么可能适时开穴?

循证医学证据缘何缺失

对于能够防治差不多覆盖了呼吸内科所有疾病的三伏贴,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松坦言:“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三伏贴没有效果。不论是哮喘还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都有相应的诊疗指南,但诊疗指南上没有提及三伏贴。而且据我所知,三伏贴到现在也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对此,记者也感到迷惑:三伏贴的贴敷工作已经开展了50 年,每年都有数十万患者来贴敷,为什么不能做一些相关的研究证实一下贴与不贴究竟有没有区别、有多大区别?在三伏贴疗效尚未明朗之时,全民的热情便如此高涨,不能不令人怀疑这种集体行为是否理性。

此外,刘松还认为,穴位贴敷疗法之所以能起作用,依靠的是药物的经皮吸收,但经皮吸收的一般是小分子药物,像中药这类自然药物多是由一些有机大分子组成,贴敷后患者真正能吸收多少成分尚需验证。

猜你喜欢

广安门伏贴防暑降温
三伏贴联合西药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夏天除湿邪和防暑降温同等重要
广安门医院开展“世界睡眠日”专题系列活动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病证结合
——关键技术试验室发展历程
广安门医院睡眠中心医务人员参观北京华佑医院并进行学术交流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农资人防暑降温,你准备好了吗?
玉屏风配合三伏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