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2010-10-09勇,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同学英语

胡 勇,邱 晴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27)

高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胡 勇,邱 晴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27)

教学评价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过多的采取终结性评价手段,即只以英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既限制了学生英语学习潜能的发展,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更应关注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终结性评价的弊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即指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高中英语课堂上,如果要对学生英语能力进行评价,我们一般会采用随堂测验、月考、期末考试等形式。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评定学生这一阶段或者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根据终结性评价效度和信度的特点,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终结性评价只针对考试成绩,忽略学习过程的评价,只重视学习结果,却不能有效的监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所以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体系还有差距。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能发现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1.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注重个性发展的时代,对学生评价如果只依靠分数来判定,认为分数高的学生就是优等生,分数低就是能力差,这样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个性潜能,限制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发展。很多有潜力的学生也会因为这种有失偏颇的评价方式失去自信,放弃其在其他方面的潜力优势。

2.评价主体过于依赖教师评价,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现行的评价体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位置,对他们的评价多是老师、家长根据成绩对他们进行考量。学生的自信心、自我感知都受到限制,很难对自身进行较为准确的自我评价,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发挥。而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和善于主动发现问题的人才。所以只依托终结性评价来考察高中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3.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使学生陷入对无休止考试的恐惧。单调的评价方法,只重视纸笔测验使学生不得不面对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机械式训练。大多数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只是盲目地死记硬背,不利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高分”也难免“低能”,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理念相悖。

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及优势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英语课程标准》,2001),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录下学生的每一个成长足迹,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通过学生作业、平时表现、调查问卷等多种渠道来积极获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兴趣态度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不仅关注学生能力成绩,同时重视学生心理情感、态度转变以及成长的点滴,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标准》,2001)。形成性评价是多方位、全面立体的评价方式,也具备独特的亮点。

评价人员多元化、互动化。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评定。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了学生的消极被动地位,强调学生自身参与到评价中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让学生的主观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得到发展,在自我评价与互评中找到“主人翁”的责任感,发挥其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

评价方式多样化。不同于终结性评价以测验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能通过诸如课堂讨论、学生日记、小论文、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虽然高考是高中学习的最终检验和目的,但这并不影响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能有效的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不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纵向比较,使学生能明确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评价内容全面化,多样化。本着树立和贯彻育人为本的观念,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全面的,多样化的。不只是单一的以纸笔测验作为评价的所有内容,形成性评价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参与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立足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重视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文化知识和发展潜能。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方法

1.课前小演讲:学生互评。笔者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每天请1位同学做一个3分钟的小演讲,在这位同学演讲时,其他同学在下面仔细聆听,留心观察。当这位同学演讲完毕,请同学发表意见,指出优点,提出缺点。然后由教师给出合理评价。课后小组同学根据表格(表1) 对演讲者做出书面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同学看清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优点以及不足,与同学共勉,共同成长,学生的集体感和合作精神都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填写表格能更好的使学生充分享受自身作为团体一份子的归属感,在填写过程中总结他人英语应用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及时进行反思,趋长避短,既锻炼了自己的评析能力,又明确了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2.课堂教学:教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依据考试成绩,教师应设计一份学生学期档案。在每节课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次数,小组对话等活动都有记录。每隔一个单元,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阶段具体情况。在每个学期末将这些记录放进学期档案袋中,以便掌握学生学期英语学习的发展状况,同时便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教授不能以将教学内容讲完为准,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和反应,对学生学习的接受能力、学生课堂表现做出适时以及适当的评价。例如,在高一英语《Unit 5 Music》中,教师在warming up环节中提出:How many kindsof musical instrumentsdo you know?希望引导学生更快进入课堂教学内容。同学对此问题极感兴趣,争相回答问题,在多数同学知道的乐器被回答完后,很多错误的英文表达出现了。教师针对同学的错误表达如果只一味批评和纠正就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相反,教师应采取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结合乐器特点及英文单词加以讲解,以便同学更好的学习新内容,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对此次课堂互动中学生犯下的错误进行记录并及时将这些资料呈现并反馈给学生,使得同学在错误中成长,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3.课后作文:师生合作评价。教学评价不该由教师或学生单方面进行,而应该由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积极合作。学生通过不断自评和互评,能及时发现自己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向教师反馈信息。教师得到反馈,针对学生的弱势部分给出指导性建议,使同学更清晰努力方向。笔者对学生课后作文采取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让同学填写表格(表2),效果明显。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固定小组,每组由前后桌4人组成。每星期布置一篇英语作文,当同学完成作文后,相互交由小组其他成员修改。小组交流讨论后得出小组意见,填写在表格上。之后同学查看小组意见,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并修改自己的作文,得出二稿。最后将小组意见,自我评价意见以及修改后的文章一并交给教师。由教师做出中肯的最终评价,再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每周表格上的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选出一篇小组优秀作文,供全班学生浏览学习,达到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表1 :

表2 :

形成性评价树立了科学、全面的评价新观念,行之有效的丰富和发展了教学评价手段,弥补了我国传统评价方式的诸多不足,促进学生在英语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改变了以往教师是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主宰者、以分数评判学生的整体素质等不科学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学习、考试焦虑,帮助学生重塑自信,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1]北师大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的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6).

[2]郭小能,陈建波.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功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9,(1).

[3]卢莉.中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2).

[4]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苏雪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若干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2001.

[7]Torrance H,Pryor J.Investigating formative assessment:teaching,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同学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