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改革设想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方向田径教学改革

2010-10-09肖荣华黄淑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田径竞技

肖荣华,黄淑红

(1.湛江教育学院 体育系,广东 湛江 524084;2.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新课标下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改革设想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方向田径教学改革

肖荣华1,黄淑红2

(1.湛江教育学院 体育系,广东 湛江 524084;2.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通过对我国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方向的田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田径方向的学生都是“学非所用”,与现行的新课标的要求脱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新课标的要求,让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方向的学生主动适应中小学的要求,对田径教学提出了几点设想,对培养新一代的体育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创新

1 前言

目前,我国共有252所高等体育院校、系或专业,占我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总数684所的36.8%,其中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占6%[1].据调查各高校开设的体育专业,主要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可见体育教育专业是其他专业的母体.田径运动是一项最基础的最具有健身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竞技比赛中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称.在课改前新中国成立时,田径是一个受大众欢迎的体育项目,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意识的加强,田径项目被逐渐打入“冷宫”.对全国57所体育院校“是否正常开设田径选项课”进行调查,有25所间断开设或没有.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1级、2002级、200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选(修)田径的比例分别是9.4%、10.7%、12.6%所占比例较低,且大多数是在没有其他专长的情况下不得不选的[3].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首先立足于师资,即学校体育教师.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不仅要有极高的专业标准,同时各方面的身体素质也重要,这样才能全方面的辅导学生.田径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材,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承上启下的一个桥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体育院校田径专选(修)田径的的教学应如何适应改革的发展,如何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实现国家制定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目标,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多功能的体育教师?这一问题是体育院校,也是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2 田径教学现状的分析

2.1 田径教学目标

田径课程的改革应当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改革内容和方法为重点.培养目标应和社会需要紧密的联系.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现行田径教学仍以传授竞技技术为重点,把训练运动员的方法运用到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重视竞技水平的提高,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师对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的控制,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中知识的认知,忽略教学中的情感与创新思想的形成[4].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将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导致学生就业的困难.

2.2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田径教材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翻阅近几年的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田径运动教程》可以发现,教材的编写仍是侧重于竞技运动项目技术发展概述—技术分析—技术教学—常见错误及纠正.从小学学习的内容一直重复到大学,仅是把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加强、竞技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创新的地方,对田径健身的理论与方法只是介绍性的.一项调查对1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的,86%的教师反应大学学习的很多技术在实际中根本没用,“学非所用”的教用脱离现象,让我们很多体育工作者产生危机感.于是,出现了很多的教学改革建议,但大多数是空留口号,没有深入的研究.

新课标倡导的是生动活泼的,快乐体育的氛围,而我们现在田径教学仍是传统的方法.据本人亲身经历,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院校仍在沿用传统的三段教学模式,准备(热身)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在基本部分基本就是讲解、示范、练习.这种模式不但辛苦了老师,不停的讲解、示范,而且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一味的模仿.上课时教师没有时间去实践学生的创新建议,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项目的创新,发挥项目的健身功能,增加项目的趣味性.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大多数学生学会运动技术动作,达到竞技水平.这种师傅带徒弟教学方法,一代传一代使教学改革难以推进,而且这样会影响年轻的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体育教学评价基本没有,教案年年可以复制,形成懒惰的思想,不会钻研业务.

2.3 考核内容陈旧、单一

田径教学主要以竞技项目技术动作学习为主,以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所以在考核中注重竞技能力达标,忽略了田径的理论及相关知识的考核;注重终结性性评价,主要是教师的评价缺乏过程综合性评价.竞技技术与现在的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不适应,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打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3 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3.1 转变教师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对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准确的把握新课标的总目标,在此的引导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的使用范围,不断钻研业务,掌握更多的田径健身知识,为培养新一代的体育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3.2 转变教学模式与方法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定的结构,从而形成了教学模式.一是改进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以适应普通体育课的教学,竞技技术训练通过身体、技术、战术心理训练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体育教学是经身体教育、体育知识教育实现体育教学目标[1].二是改变以传授竞技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更多的健身知识,观赏,娱乐性等多功能的发展;三是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走出田径场,激发教师的钻研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田径理论知识、田径技术知识、田径健身运动知识.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田径技术教学,更要重视对田径健身运动项目的创新.适当的增加田径课时,根据社会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减少技术课的教学增加一些受社会吸引的项目;淡化竞技项目,增加一些休闲体育,促进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例如耐力跑,在学生掌握其主要技术要领教学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想,改变绕田径场一圈又一圈的单调、枯燥跑为定向越野跑.定向运动、越野跑、野外生存训练、登山等都是现代非常时尚的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学习、就业、恋爱等因素,现代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走进自然,放松自我的一种身心愉悦的方式.这些新兴项目的兴起,正好满足了普通学生的需要.同时,现在各高校的校园环境都很优美,可以利用现有的地形进行创新教学,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现行新课标的的熏陶,更好的与将来的工作接轨.

3.4 客观认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将来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工作.“人”中小学生、普通大学生与学习专项的学生是有本质的不同,其关系可见(图1).

因为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的很多体育工作者仍用术科教学的方法来教这些普通的学生,忽略了对普通学生而言,体育仅是一种健身的手段;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学了不仅是健身,主要是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技术教学为主线不适合青少年的发展,这就要教师和学生一道挖掘田径运动的健身效能,增加趣味性、娱乐性[1].

图1 普通体育课和体育专业技术课的关系[1]

3.5 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

考核的最终评价,应该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测试和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的体现.一要注重技术课的考试同时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和创新,理论考试应建立题库,从中抽题统一考试后由指定教师统一改卷;二要让学生传承传承田径运动文化;三要考核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能否理解田径对促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品质、个性发展、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及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表现和能为[5].

4 结论与建议

4.1 转变教师观念,打破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努力钻研业务,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与时代接轨,学习新兴项目,引导学生把田径运动项目和其他项目“嫁接”.

4.2 增加课时,调整教学内容.减少技术课的教学课时,增加新兴项目的教学,增加田径项目的吸引力,为学生就业增加一点机会.

4.3 进一步转变教学模式,改变老传统三段式的教学方法,改变训练运动员的模式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中有计划的实施《课程标准》的要求,就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有的熏陶,分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本质不同,为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1〕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7.

〔2〕冯传诚.新课程标准下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39).

〔3〕覃安,江现义.田径课程与教学潜在危机的原因及整改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10).

〔4〕王超英,潘绍伟.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改革的必然性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1).

〔5〕刘平清.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3).

G807

A

1673-260X(2010)03-0081-02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田径竞技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竞技精神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花与竞技少女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