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职能转换,加强要素保障

2010-09-28

当代贵州 2010年24期
关键词:小孟工业园工业园区

■ 文/本刊记者 尹 辉

政府职能转换,加强要素保障

■ 文/本刊记者 尹 辉

政府部门对工业园区要从有所为到有所不为,并非易事。除要具备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外,还要有服务微观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

政府主动放下“管理者”姿态当起园区企业的“保姆”;园区规划、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制约,县域之间并肩携手共谋发展;对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干预方式由进而退,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更加重视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和调控……

贵阳市小河区、遵义市仁怀等地政府部门在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一系列探索性的创新做法,对一直以来各界都在探讨的“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一问题作出了形象的解答。

加强服务:甘当企业“保姆”

采访小河区经贸局,记者在其办公室的外墙上发现了一个“小河区重点企业监测晴雨表”,通过这张表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企业的运营状况。小河区经贸局局长潘军告诉记者,“小河—孟关工业园”对园区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经贸局每个人作为服务人,都“承包”了数量不同的园区企业。他自己也“承包”了贵航、海信、詹阳重工等几家企业。“大到帮企业协调各种关系、小到企业职工孩子上学的问题,服务人都要帮着跑。”潘军说。

“从项目洽谈、落地到业务发展中的每一环节,政府都在积极主动且不遗余力地为我们服务,真没想到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会这么用心!这么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就算是在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也不多见。”对于“保姆式”服务,贵州劲嘉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经理任翔如是感慨。

据了解,从项目建设到投产,劲嘉公司的所有“对公”手续均由小河区经贸局“全程代理”。同时,小河区政府政府已累计为其争取了超过6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小河区劳动部门还积极支持劲嘉公司建立创业基地,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信息。

“小河——孟关工业园”内的海信工业园。(小河区工贸局供图)

创新发展模式:打破区划“壁垒”

在贵阳市看来,小孟工业园的发展,事关贵阳市能否当好全省的“火车头”和“发动机”。

“但小孟工业园的发展却受到土地空间的屏障”,潘军告诉记者,仅凭小河区内的“土地存量”很难支撑起小孟工业园的发展目标。

为此,贵阳市大胆突破——“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根据“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贵阳城市建设战略及城市总体规划,小孟工业园区建设的规划范围拓展到近83平方公里。其中,小河区辖区内面积约22平方公里,花溪区辖区内面积约61平方公里。

规划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工业园区发展空间,还使花溪区也成为“直接受益方”。

政府角色: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有这样一种观点: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即通过引导、推动,服务企业发展;有所不为,则体现了政企之间的不干预关系。

政府部门对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怎样的环境,企业的经营者最有发言权。在遵义一些工业园区采访中,不少企业家向记者表达了对政府部门扶持引导企业发展的感激之情。

在积极扶持引导规范企业发展的同时,小河区政府部门十分注意尊重企业这一“主体”的自主行为。在他们看来,在发展经济中,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真正的英雄是企业家和群众。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小河区的政府部门很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并积极发现和引导这种精神。而对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他们从不干涉。

政府部门对工业园区要从有所为到有所不为,并非易事。除要具备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外,还要有服务微观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而提高政府部门自身的整体素质,快速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小孟工业园工业园区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向台资台企抛出“橄榄枝”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烫手的苹果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大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