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与经济结构调整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下的分析

2010-09-25王海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2期
关键词:份额消费品劳动力

王海潮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天津 300071)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与经济结构调整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下的分析

王海潮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天津 300071)

将经济体分为ICT生产部门、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三个部门,假设经济处于均衡增长路径和用于生产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劳动力不变,对三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后发现,劳动力从TFP最高的ICT生产部门流向TFP较低的ICT使用部门,而TFP最低的非ICT使用部门成为劳动力转入最多的部门,劳动力在三部门间的流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研究结果显示,就业量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关系可以充分解释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全要素生产率(TFP);经济结构

经济部门的增长率差异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经济增长本身就是调整生产要素配置,推动生产率高的部门优先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加大生产要素配置的范围和强度。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是劳动力在经济部门之间的转移,而引起这种变化的直接动力通常是价格(和工资)的变化(龙多等人,2009)。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工资)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部门的TFP提高。对ICT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最为系统的是Verspagen(2004)基于Schumpeterian研究框架,对美国战后ICT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研究后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这可能的原因是ICT对旧技术的关系是补充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Bart,Robert and Robert H,2003)。

本文使用TFP代替价格(和工资)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技术替代劳动理论的考虑,以及经济学家通常认为TFP更能说明经济部门之间的差异对劳动流动的影响。此外,本文同样把经济体分为三个部门即ICT生产部门、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Bart,Robert and Robert H,2003;Evangelia,2006),分析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差异与劳动力流动的规律。ICT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ICT生产部门是经济体中TFP增长最快的部门(Freeman and Perez,1988;Evangelia,2006)。其次是ICT使用部门。ICT使用部门TFP提高的原因是(1) ICT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致ICT使用部门TFP增长(Jorgensen,Ho and Stiroh,2002;van Ark,2002);(2) ICT使用部门使用ICT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外溢和网络效应,推动其TFP增长(OECD,2003;Dederick,Gurbaxani and Kreamer,2003;Meijers,2004)。非ICT使用部门的TFP增长速度最慢,主要是依靠资本深化实现增长。本研究参考Ngai和Pissarides的研究成果,其基本模型是对多部门TFP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假设生产函数为希克斯中性,并采用超对数的函数形式。该模型中从多个消费品和资本品由一个部门供给——被称为制造业部门,扩展为中间产品和多个资本品有多个生产部门提供。每个部门的生产数相同,同时生产具有单位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的差异产品。他们的研究发现,最终产品替代弹性低导致劳动力流向低TFP增长的部门。劳动力流动处于被约束状态,除TFP增长率最慢的部门以外,消费品生产将消失而转向生产高价值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

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由于ICT生产部门是TFP增长最快的部门,其次是ICT使用部门,最后是非ICT使用部门;在均衡增长路径和CES条件下,劳动力逐步转移到非ICT部门,而ICT生产部门劳动力份额最小,ICT使用部门劳动力较多,非ICT使用部门劳动力最多;但ICT生产部门资本产出比最大、其次是ICT使用部门,最后是非ICT使用部门。TFP增长较快的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倒U型”走势。此结论充分解释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冲突将不断加深,以及如何合理协调两者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对三部门增长模型的描述;第三部分解释经济结构调整的模式;第四部分给出本文的结论并总结全文。

1 三部门经济模型框架

经济体中存在三个部门:ICT生产部门、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ICT生产部门只生产资本品,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生产资本品和最终消费消费品。ICT生产部门消费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生产的最终消费品,ICT使用部门使用ICT生产部门的资本品和非ICT使用部门的最终消费品,非ICT使用部门购买ICT使用部门生产的资本品和最终消费品。目标函数如下:

其中,σ>0,cip,ciu,cin≥0是单位资本消费水平和凹效用函数v(.),符合Inada条件。以下进一步讨论经济运行模式问题的约束条件。

劳动力是外生变量并以速度增长,总资本存量是内生变量。劳动力和资本在三部门间流动满足:

上式中,zip,ziu,zin≥0是三部门劳动力就业份额;kip,kiu,kin≥0为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而k≥0是经济体的资本-劳动比。资本和劳动可以自由流动。

ICT生产部门的产品只能用作消费品或者投资品,其他两个部门产品既可以用作消费品,也可以用作投资品。所以:

其中,δ>0是折旧率。三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是Fip(.),Fiu(.),Fin(.),并符合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报酬递减假设。经济资源配置是基于静态效率条件对各种要素进行分配,

上式中,三部门的效用函数分别是vip,viu,vin;资本的边际生产函数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函数是FipZ,。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的回报率相等,实际上各部门是有差别的。

ICT使用部门生产的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分配需要满足动态效率条件:

经济体分为三个经济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生产函数,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设各个部门的生产函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是TFP增长速度。三部门的生产函数为:

基于静态效率分析和资源约束假设条件下对(2)和(8)求解后得出:

三部门的产品价格分别是Pip,Piu,Pin。每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弹性是常数:

其中,θ,ξ,ωip,ωiu,ωin>0,并且ωip+ωiu+ωin=1。此外,如果θ=1,v(.)=1nø(.);并且ξ=1,1nø(.)= ωip1ncip+ωiu1nciu+ωin1ncin。在多部门经济体中,需求函数的价格弹性是常数ξ和单位收入弹性。从这种效用函数出发对(9)推导得出:

在式(12)和(13)中引入新变量xiu,xin,表示ICT使用部门购买ICT生产部门产品和非ICT使用部门购买ICT应用部门的产品的消费支出。每个部门购买产品时的收入弹性为单位弹性,而消费支出比则通过对最终消费品和资本品的效用函数和其相对价格的计算得出。通常来说,当最终消费品和资本品数量变化时,其价格比Piu/Pip或者Pin/Piu增大或者减小,同时变化的是两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在这里,非ICT使用部门不购买ICT生产部门的商品,ICT生产部门购买非ICT部门的最终消费品。为此,基于ICT生产部门总的消费支出和单位资本产出是:

由静态效率条件可以推导出:

2 经济结构调整

本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界定为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龙多等人,2009)。三部门劳动力份额随时间变化,并在部门间转移。各部门的劳动力份额如下:

CT生产部门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来自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在(18)式中右面的第1部分与(16)和(17)两式的右面部分类似;第2部分是储蓄率,说明新增加的投资对ICT生产部门就业的影响。

从ICT生产部门、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之间转移劳动力的方式可以得出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在(16)~(18)中,经济体中用于生产最终消费品的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劳动力份额是c/y,而用于生产资本品的劳动力份额是1-c/y。相对于ICT生产部门而言,其他两部门最终消费品支出份额分别是piuciu/pipc= xiu/X和pincin/pipc=xin/X。生产消费品的劳动力份额与消费品在经济产出的比重和用于生产总产出的劳动力总量的积。同样,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生产的消费品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份额分别是:niu=piuciu/pipy和nin= pincin/pipy。

在式(16)和(17)中可以发现,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就业增长率只是和两个部门的TFP增长和生产的产品的替代弹性差异有关。如果,从消费品和生产消费品的劳动力变化来看:

在经济体中,三部门之间最终消费品和资本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由(9)式推导为:

对(19)和(21)式计算后:

命题1三部门的TFP差异等于各部门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生产消费品的劳动力份额与其相对价格成比例增长。

三部门的劳动力份额分别满足:

本文从式(24)~(26)来分析经济结构调整的特征。首先分析三部门TFP的相同的情况,即rip=r iu=r in。经济体TFP和三部门的TFP相等,消费品和相对价格不变,从而可以看为两个经济部门即消费品生产部门和资本品生产部门。分析两部门经济体的结构变化,就是依据c/y的变化。当c/y不断增长,投资率下降引发劳动从ICT生产部门转移到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相反,如果c/y不断下降,劳动力就从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转移到ICT生产部门。

其次,如果c/y是常数,经济结构调整的条件是ξ=1,而且三部门的TFP增长率不同。当c/y=0,ξ=1成立时,经济体中劳动力份额不变,而价格发生变化。ICT生产部门的TFP速度最快,因而产出增加最多。供给增加导致价格变化,价格降低增加ICT使用部门需求。ICT使用部门使用更多ICT产品而提高TFP,随之增加产品供给。最后,非ICT使用部门生产产品需求增长,同时购买更多的ICT应用部门生产的产品。但如果ξ≠1,三部门TFP增长带来的产出增加也导致价格发生变化,即当ξ<1时,消费需求变化慢于产出变化的速度而出现过剩供给;而当ξ>1成立,则消费需求变化快于产出变化的速度而出现过剩需求。所以,如果ξ>1成立,劳动力不断从ICT生产部门转移到ICT应用部门和非ICT部门,最终由非ICT部门接受从前两部门转移出的劳动力之和;如果成立,劳动力将从非ICT使用部门和ICT使用部门转移到ICT生产部门,ICT生产部门接受多数的劳动力,其次是ICT使用部门。

命题2如果三部门存在rip=riu=rin关系,消费品生产部门和资本品生产部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ċ/c=/y。在此条件下,如果ξ≠1,三部门的TFP增长率不同;如果ξ<1,劳动力将从ICT生产部门流向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如果ξ>1,方向相反。

当需求价格缺乏弹性,非ICT使用部门吸引劳动力数量所占的份额最大,其次是ICT使用部门。不同的是实际消费增长的条件应满足:

通过比较(19)和(27)发现,只要存在一个很小的ξ,三部门间的相对实际消费份额变化很小,相对名义消费份额的变化也会很大。但由此引发的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3 结论

本文基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视角,在Ngai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对ICT生产部门、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间存在TFP差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后发现,经济结构调整是从TFP增长快的ICT生产部门劳动力不断向TFP低的其他部门转移。

本文结果可以解释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路径选择。ICT生产部门TFP的快速增长将逐步转移出本部门的劳动力。从ICT生产部门的子部门电脑产品部门来看,最初在美国本土生产电脑的厂商由于技术进步(TFP)将电脑的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美国生产电脑的员工由此转向其他行业。台湾是电脑技术进步的受益家,电脑技术进步将员工转移到其他行业,如台湾的电脑厂商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制造电脑产品,而台湾本地的电脑制造业就业机会大幅缩水。2010年中国大陆员工工资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TFP高的部门转移劳动力的速度将加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下,中国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中国当局一方面要积极加大对ICT等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高新产业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在不断引导劳动力流向TFP增长速度较慢的ICT使用部门和非ICT使用部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就业和创业政策,减少结构性失业率,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编辑:李琪)

[1]ARK B V,PIATKOWSKI M.Productivity,Innovation and ICT in Old and New Europ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licy[J].2004,1(2):215-246.

[2]ARK B V,INKLAAR R,MCGUCKIN R H.The Contribution of ICT-Producing and ICT-Using Industries to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ison of Canada,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Monitor,2003,(6):56-63.

[3]B V.Ark,R Inklaar and R H McGuckin.Changing Gear'-Productivity,ICT and Services Industries: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R].The Conference Board,Economics Program,2002.

[4]Baumol,William 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 (3):415-26.

[5]Crafts,Nicholas.The Solow Productivity Paradox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CEPR)[R].Discussion,2002:3142.

[6]L R Ngai and C Pissarides.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R].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2007.

[7]Razzak,Weshah.Explaining the Gaps in Labour Productivity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R].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Germany,2006:1888.

[8](美)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conomy,consisting of three sectors,ICT-producing,ICT-using and non-ICT-using in condition that economy is in a balanced growth path and labor remains unchange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among three sectors,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labor in ICT-producing sectors of the highest TFP flowing to ICT-using sector of the lower TFP,and non-ICT-using sector of the lowest TFP be comes the sector of the largest labor tranfer;labor mobility between the three sectors achieve s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employment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hav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and this fully explained the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Key words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economic structur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the Analysis of Labor Mobility

WANG Hai-chao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C924.24

A

1002-2104(2010)05专-0051-04

2010-06-16

王海潮,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与转型经济学。

猜你喜欢

份额消费品劳动力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首次实现供给全国负荷的50.4%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