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地震对老年人的影响及对策

2010-09-20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救助老年人心理

尹 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

汶川地震对老年人的影响及对策

尹 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汶川地震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影响。结果 地震后老年人患慢性疾病与地震前相比略有增加,且大都有抑郁症状;而地震不仅仅对老年人生活来源产生负面影响,也降低了老年人的收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修建或购买永久性住房。但是,地震后无新增针对老年人的救助政策,老年人未来将无法生存或生存困难。结论 因此,对老年人给予特别的和持续的照料是必需的,要加强心理干预、加强正式支持。

地震;老年人;影响

老年人本来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具有其生理弱势和社会弱势。汶川大地震对老年人产生的影响尤其巨大:在地震中,估计灾区 65岁以上受灾老人的总数不会低于 350万,需要救助的老年群体的数量相当庞大,仅需要紧急安置的老人不少于 100万〔1〕。人口的老龄化和频繁的地震对于稳定经济发展是严重的不利因素〔2〕,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要更加重视地震对老年人的影响。但是国内外地震研究文献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注意到地震中儿童和青少年,而对老年人的研究略显不足,甚至不多的研究还认为老年人灾后的急性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重性抑郁和焦虑障碍症状均少于年轻人〔3〕。其实老年人与其他人群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亚洲的老年人往往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的痛苦,正如过去的创伤经历一样,比地震中的其他群体强烈〔4〕。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地震对老年人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使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所用数据来自中国公益组织“众益伙伴”于汶川地震发生 4个月后的调查数据。2008年 9月 5日至 20日,由众益伙伴专业调研员与当地志愿者组成 6个调研小组,深入极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对灾后 4个月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实地调研。

本次调查根据受灾程度、灾后安置政策、村民生活特点、重建政策等,选取了 16个有代表性的调研点;再根据年龄、婚姻、性别、经济情况、享受社会救济情况、地震中失去亲人的情况等,抽取每个调研点中不同特点的样本。调研员探访 16个不同特点的村庄、社区、敬老院等老年人生活的地方,查访了 500多位老人,其中 200多人接受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人物专访等科学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 150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水、卫生、食物、住房、生计、健康与医疗、社会保障、灾后心理、防灾常识、参与决策等多方面内容。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与理解能力,调研员一对一地与老年人进行一问一答式交流,根据老人的回答填写问卷。

2 结 果

老年人和年轻人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有所不同。地震发生后,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年龄的群体,由于身体条件、精神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地震对其的影响往往更重,老年人往往沦为更为不幸的群体。

2.1 震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地震除直接造成老年人的大规模死亡外,还会造成各种伤害。老年人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不典型的,而且老年人经常忽略自己的内科并发症。有多种疾病的患者面临的应激问题比只有单一疾病的患者大,因为伴发的心、肺、胃肠、肾、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疾患,以及运动功能失调均会造成个人应激能力的减退。在本次调查中,70%左右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与地震前相比,老年人患骨和关节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确诊的精神性疾病等略有增加。见图1。

图1 地震前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比

面对需要应对的疾病状况,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却不容乐观。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地震后前 3个月,看病全部免费,3个月以后看病就需要自己花钱。但是老人能够承担得起医药费的能力非常低,在本次调查中,高达 87%的老年人无能力或勉强能承担现在的医药费。

2.2 地震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 对于经历地震的人来说,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心理问题都胜过生活问题。不同的年龄患 PTSD有显著差异,白发人送黑发人,内心的悲痛往往无法承受。亲身经历过地震灾难的老年人,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子女的孤寡老人,往往有难以消除的恐惧感、孤独感和失落感;此外,许多老年人是从倒塌的废墟中被救出的,自身肢体的伤残、亲友的遇难以及惨烈的地震灾害场面都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极易引起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甚至老年人由于自身承受能力的原因,应激反应过度或衰竭,引起恐怖症、焦虑症、PTSD、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本次调查使用国际通用的“老年抑郁症测量表”对灾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标准按照国内常用的标准,即:0~9分为“正常”,10~19分为“轻度抑郁”,20~30分为“重度抑郁”。结果表明,28.79%的老年人有重度抑郁症,35.83%的老年人有轻度抑郁症,正常的仅为 35.38%。调查中发现,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有:未来生计无着落、失去亲人尤其是家里主要经济支柱等。

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以往研究已经显示,女性更容易患 PTSD,女性与低教育水平将体验更严重的PTSD的症状〔5〕,整个一生中,PTSD的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出两倍多〔6〕。地震幸存的老年人或女性经历过社会网络的变化、精神障碍和显著的经济损失对其震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7〕,在汶川地震中也是如此,女性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明显比男性老年人多:女性重度抑郁的占 36.61%,男性仅为 24.14%;女性轻度抑郁的占 37.56%,男性仅为 29.56%;而高达46.30%的男性老年人心理正常,而女性仅为 25.83%。

2.3 地震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由于地震的破坏力极大,老年人不但丧失亲人,他们在地震后生活困难尤为严重,年龄增长导致的特殊需求增加了老年人的易受伤害性,完全没有了自身摆脱困难的能力,其心理也与生活有关。研究表明,地震中老年人易受伤害的弱点与其躯体活动能力被削弱、感觉程度衰退、罹患慢性疾病、社会功能和经济条件受限等特点相关〔8〕。

2.3.1 经济收入 与年轻人群相比,遭受经济损失的老年人经济复原的进展更为缓慢〔9〕。地震灾后由于子女遇难或遭受经济损失,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很难得到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再加上自身的收入来源也因灾切断,更容易陷入经济困境,只能单方面依赖政府救助。在汶川地震中,震后 38.22%的老年人无收入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子女的离世或经济条件的恶化使老年人失去了全部或大部分的生活来源,这些老人未来都面临着没有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地震前 36.21%的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子女,地震后下降为 31%左右,但调研中,也发现老人的子女收入来源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也就是说,依靠子女的老年人,实际上也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地震导致约 70%的老年人无固定收入来源。更为重要的是,地震摧毁了老年人自立的基础和能力,由于地震的破坏和老年人身心的摧残,震前接近一半的老年人能够依靠自己劳动生活,但是在地震后仅仅不到 6%。见图2。

而地震不仅仅对老年人生活来源产生负面影响,也降低了老年人的收入。在地震前老年人的收入多集中在每月300~1 000元之间,其中 300~500元占 35.90%,500~1 000元占28.16%。地震后,老年人收入水平明显下降,多集中在 300元以下,无收入的老年人竟高达 37.99%;未来的长期收入来源更无着落,生活压力巨大。见图3。

图2 地震前后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对比

图3 老年人地震前后的收入水平对比

2.3.2 住房保障 灾难的长效结果是一个函数,包括个体在灾难中的暴露程度,如受伤或死亡的朋友或家人的损失或损害,对家庭、财产或其他物品,必须搬迁的可能性。亲人伤亡程度、个体损伤情况、住房恢复状况是对灾民心理恢复力影响较大的 3个因子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必要的条件,正在成为评价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日益重要的指标,并渐渐超过了食物保障等传统指标:住房,不仅仅是个物理概念,它还作为一个文化标志,代表家庭、稳定和地位,超过了其物理意义〔11〕,具有心理和社会的意义,如:安全和稳定 (减少了被驱逐的恐惧和威胁)、社会地位等〔12〕,潜在的增加或减少老年人的持续感、自我决策、个人认可、家庭联系和精神支持;财产保障,是一种重要的财产积累形式,能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13〕。

家园在灾难中被损坏了的人更可能经历抑郁症状,年龄57~70岁经历了的心理效应伤害最强大〔10〕。地震导致什邡重灾区 2.81万老年人无家可归,目前约 25%~30%的老年人被安置在活动板房里,约 70%~75%的老年人按政策规定在原村庄里自建过渡安置房。永久房建设已开始试点,政府按 1~2人户每户 2 000元,3人以上户每增加一个人加 800元的补助标准,对自建房的灾民进行补贴。但昂贵的购房费用让老年人望而却步,永久房购买是老年人主要的经济压力之一,老人现在已无任何积蓄了,以后的生活来源也无着落,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修建或购买永久性住房,约 80%左右的老年人对未来房屋没打算或寄希望于政府援建,搬回地震前老家的占 15.90%,投亲靠友的占 1.23%,自建房的仅仅占 3.03%。

2.3.3 社会保障 老年人的生活困境需要社会支持。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创伤曝光指标 (受伤、死亡、强度、亲眼目睹亲人伤亡、最初的恐惧),社会的支持和社区变量,对于 PTSD都是严重性重要预测因子;那些有更多的创伤经验与低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罹患 PTSD〔14〕。而在汶川地震中,老年人也异常重视和需要社会支持,70%左右的老年人无养老保障与社会救济就无法生存或生存困难,有了则能提高生活水平的为 24.01%,不需要的仅仅为 4.79%。

地震发生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临时救助政策,包括: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发放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 600元,受灾的原“三孤”人员补助到每人每月 600元,补助期为 3个月。对因灾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和无收入来源的困难群众实施临时生活救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日 10元补助和 0.5公斤成品粮,补助期限为 3个月。3个月临时救灾补助后期,政府对生活仍不稳定的受灾群众继续给予救助,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三孤人员和生活困难的遇难 (含失踪)者、重伤残者家庭人员。后续救助政策以现金补助为主,不再发放口粮。人均每月补助200元,补助期限为 9~11月份。后续救助政策到期后,对于生活困难的灾区群众,可分别纳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冬春灾民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制度。地震后,100%的老年人都享受到了 10元钱与 1斤成品粮的临时救灾补助。农村中的“孤老”,一般都列入了“五保”供养范围,所以享受“三孤”人员补助的老年人,后期可以继续享受五保救助,但是享受低保的老年人较少,占调研人数的 9.52%。调研时灾民还不太清楚延期后临时救灾政策,也无人享受到此项补助。这些补助与老年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情况远远不能匹配,本次调查发现,85%以上的老年人希望有终生养老保障,60%以上的人希望有医疗保障,不需要补助的仅仅是 6.12%。

3 讨 论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年人患各种慢性疾病,与地震前相比略有上升,抑郁问题也较严重,以女性老年人为甚;地震导致老年人无固定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明显下降,根本没有能力修建或购买永久性住房。但是地震无新增针对老年人的救助政策,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也不健全。通常情况下,在灾难发生后的最初阶段,老年人的反应不比别人多,甚至比年轻人要少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过了这个阶段后,年轻人会往前看,看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五年、十年以后使情况得到改善。可是,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从零开始的事情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所以,老年人往往到了后来阶段会容易失去再继续前进的动力,需要的几乎是百分百的呵护和救助。老年人群有自己群体的特征,其救助需求也呈现出与其他年龄群体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地震这种大灾难后,对于老年人给予特别的和持续的照料是必需的:

3.1 加强心理干预 灾后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缓解受灾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可以降低抑郁和 PTSD等远期心理问题的发生〔15〕。地震灾后,老年人出现较为明显的抑郁状况,应该加强心理社会支持,帮助受灾老年人度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因此,着眼于心理功能的改善,重视在治疗中发挥爱心和热情;不仅帮助老年人身体上的康复,而且重视心理上的康复;强调发挥治疗团队的协同作用,重视与不同专业的人士密切合作;及时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老年人恢复心理平衡,减少或预防应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碍;提供长期的精神健康照护,同时也要注意性别差异。

3.2 加强正式支持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高水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直接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大量的人死亡,而在发达国家则相对较少〔16〕。但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崩溃,因此,地震可能为社会改变地震期间恶化的传统系统和更多的现代科学体系来取代旧的信仰体系提供一定的机遇〔17〕,为政府等正式组织所提供的正式支持提供了良机。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在地震后的生活会更加困难,老年人看病的医院主要是村镇卫生院,费用低是他们选择医院的主要依据。农民入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因患的主要是慢性病,农村合作医疗帮助不大,渴望有效的医疗保险机制出台。因此,亟待解决的是建立正式支持系统,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与医疗问题,生活有了保障,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逐步解决。

3.3 建造合适的住宅 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逐年增多,且这些建筑以砖石、水泥材料为主,这是地震后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8〕。因此,未来避免惨剧的再一次发生,减轻老年人的心理压力,要对老年人居住的住房专门设计,对特定老年人居住群体的需求选择内容与程度进行住房设计,把住房面积、配套设施等设计思路引入设计理念,提升现有房屋的抗震强度,特别是增加结构强度。

1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关注汶川大地震后的孤寡老人〔I〕.新华网,2008-09-06.

2 Ishikawa M,Fukushige M.Households′attitudes toward earthquake protec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fiscal support in Japan〔J〕.J Hous Econo,2010;19(1):51-65.

3 Acierno R,Ruggiero KJ,Kilpatrick DG,et al.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Psychopathology amongolder versus younger adults after the 2004 Florida hurricanes〔J〕.Am J Geriatrics Psychiatry,2006;14(12):1051-9.

4 Shiro H.Stress and Anxiety in Disaster.In:Earthquake study group of Kobe University,ed.Recordsof100 daysof great earthquake〔M〕.Kobe:Kobe Shinbun General Publishing Center,1995:167-77.

5 Lai TJ,Chang CM,Connor K M,et al.Full and partial PTSD among earthquake survivors in rural Taiwan〔J〕.J Psychia Res,2004;38(3):313-22.

6 Kessler RC,Sonnega A,Bromet E,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12):1048-60.

7 Kumar MS,Murhekar MV,Hutin Y,et al.Prevalenc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a coastal fishing village in Tamil Nadu,India,after the December 2004 Tsunami〔J〕.Am J Public Health,2007;97(1):99-101.

8 Chou FH,Chou P,Su TT,et al.Qualityof lif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a Taiwanese village population 21 months after an earthquake〔J〕.AusN Z J Psychiatry,2004;38(5):358-64.

9 Kaniasty K,Norris FH.In search of altruistic community:patterns of social supportmobilization following Hurricane Hugo〔J〕.Am J Community Psycho,1995;23(4):447-77.

10 Seplaki CL,Goldman N,Weinstein M,et al.Before and after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traumatic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n older population〔J〕.Soc SciMed,2006;62(12):3121-32.

11 Kellaher L.Shaping Everyday life:beyond design.In Peace S M,Holland C.Inclusive housing in an ageing society〔M〕.Innovative Approaches,London:Policy Press,2001:10-120.

12 DupuisA,Thorns DC.Home,home ownership and the search for ontological security〔J〕.Sociological Review,1998;46(1):24-7.

13 Saunders P.A nation of home owners〔M〕.London:UN W in Hyman,1990:12-107.

14 Kuo CJ,Tang HS,Tsay CJ,et al.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bereaved survivors of a disastrous earthquake in taiwan〔J〕.Psychiatr Serv,2003;54(2):249-51.

15 Goenjian AK,Walling D,Steinberg AM,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reactions among treated and untreated adolescents 5 years after a catastrophic disaster〔J〕.Am J Psychiatry,2005;162(12):2302-8.

16 Goenjian A,Stilwell BM,Steinberg AM,et al.Moral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ical interference in conscience functioning among adolescents after trauma〔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9;38(4):376-84.

17 Bolin R,andL.Stanford.Shelter and housing issues in Santa CruzCounty.In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studies on short term impacts〔M〕.ed R Bolin,CO:Univ of Colorado,1990:99-108.

18 早川和男 (日).居住福利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9.

〔2010-06-18收稿 2010-08-10修回〕

(编辑 袁左鸣)

R395

A

1005-9202(2010)24-3753-04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10XNG034)

尹 银 (1982-),女,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老年残疾人研究。

猜你喜欢

救助老年人心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心理小测试
水下救助抢险
心理感受
救助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