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0-09-17罗兰花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0年5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农村

罗兰花

贺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广西 542800

0 引言

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

1 电子政务应用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阶段、以行政监督为核心的阶段及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阶段。目前大部份电子政务已进入第二、第三阶段的建设;老百姓访问了解信息及使用电子政务网站进行相关申报审批等业务的人数区域性差别很大;网络安全问题仍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工程的出现外包趋势;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地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总而言之,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发展很快,发展前景很好。

2 网络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正处于起步阶段,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还未形成完善体系。电子政务立法还存在大量空白,也存在一些束缚的过时的法规。

3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对策

3.1 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法律法规

国家及政务应出台相关政策尽快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从而解决电子政务立法存在的问题,如:立法滞后、部门立法冲突、无国界犯罪的挑衅、计算机犯罪的法律盲区等等,同时加大对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宣传。

3.2 电子政务工程外包

电子政务是多元、渐进、互通的一项长期的工程,没有谁能说可以独立把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全部做完、做好,它需要众多各具特色、既有着技术实力、又富有管理经验的大小企业的合作,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电子政务推进的道路上,需要承包商配合主管信息化的政府部门共同前进,而电子政务外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外包工程的承包商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有:

(1)良好的厂商资源、优质的售后服务、合理的产品价格;

(2)电子政务领域领先的承包商、具备可调用的国家级专家顾问;

(3)良好的政府内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4)丰富的政府项目管理经验;

(5)多种开发工具下的应用软件研发能力。

电子政务外包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风险:电子政务的精细化发展让政府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周期很快,政府很难完全从技术层面跟进其发展及做出准确的评判。如果将电子政务工程中某些类型的部分总集成给国内大型的、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将本来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去承担的风险,转移到有实力和丰富经验的企业从而减少过失和降低风险。

(2)真正做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政府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即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作好宏观规划,主导和提出应用需求。

(3)可以减少投入成本及长期维护代价。

3.3 构建“一站式服务”政务网站

在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一站式服务整体框架,可将现有的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整合联系起来,以统一的门户协同为公众提供服务,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的集中式协调调度和分布式管理运作。公众可以方便的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获得各种电子政务服务。

3.4 在线服务及网络民主

在线服务是指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邮件(E-MAIL)、网上审批、网上申报、在线信息发布、在线信息咨询与反馈、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具体应用。但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网设置的一些在线服务实质上不是在线处理的,而是在后台处理,而真正的利用互联网了解社情民意,利用互联网为老百姓服务这一点,目前的电子政务还做得不够。而这一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做得很好,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把在线服务做得更好。

电子政务可以帮助更好地实现民主,网络让我们更轻松的了解基层民意,但网络民主对民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电子政务网络在网络民主的履行过程中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比如人大网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除了表决系统,全国人大目前还建设有代表信息管理系统、代表议案处理系统、代表建议处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等;还可以用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先进手段为人大的各种会议提供服务;另外,还有地方性法规备案系统、信访工作管理系统、对外交往工作管理系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等,这些都属于人大电子政务工作的范畴。这些电子政务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全国人大各项工作的质量,使各项民主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5 构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电子安全防护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组织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如图1所示。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共同建立。

图1 电子政务安全防护体系

按照安全等级和职能,电子政务网络划分为3个不同级别的区域,即内层的内部网、中层的业务网和外层的外部网。不同的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安全技术体系进行信息保护。

(1)内层的内部网。即政府部门内部的关键业务管理系统和核心数据应用系统。需采用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完整、防止否认、审计管理、可用性和可靠性等安全措施。

(2)中层业务网。即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各类非公开应用系统,所涉及的信息应在政务外网上传输,如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的审核传递系统、多媒体数据实时调度与监控、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及信息交换等。本层级需采用CA认证、加密传输、防火墙技术、VPN、漏洞检测与在线黑客监测预警、实时审计、网络防病毒、自动备份恢复等安全技术。

(3)外层外部网。即与互联网相联的网络,面向社会提供的一般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包括各类公开信息和非敏感的社会服务,采用常用外网安全技术。

下面介绍在电子政务中主要使用的几种安全技术:

(1)使用数字签名

电子政务的实施,实现了公文由起草到签发完全在网络上流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签名能够保证电子公文的有效性。当出现错文件、假文件时可以使用数字签名系统来验证源文件是否被修改。

(2)采用物理隔离技术

在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之间采用物理隔离技术实现的安全网关设备,主要是通过网络隔离网闸实现。

采用物理隔离技术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隔离:

① 阻断内外网的物理传导,确保不能通过网络连接从外网侵入内网,同时防止内网信息通过网络连接泄露到外网。

② 隔离内外网的物理存储,对于断电后会遗失信息的部件,如内存、处理器等暂存部件,要在网络转换时作清除处理;对于断电后非遗失性部件,如磁带机、硬盘等存储设备,内外网的信息要分开存储;严格限制使用软盘、光盘等可移动介质。

③ 隔断内外网的物理辐射,确保内网信息不会通过电磁辐射或耦合方式泄露到外网。

(3)建立电子政务实时监控系统

建立电子政务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对内部人员的非法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屏蔽和阻断恶意操作和误操作,从而保证政务信息的保密性、有效性以及身份的真实性、系统的可靠性。

(4)做好数据备份

网络灾难如雷击、火灾、黑客、设备损坏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致命的打击。网络灾难的隐患时刻存在,数据备份是一切灾难发生后恢复系统的最后保障,因此,做好数据备份非常重要。

3.6 推进农村电子政务

信息化不平衡是造成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重要原因,因此农村信息化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意义:

(1)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可以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场、就业等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拓宽市场渠道;

(2)信息化建设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农村公共服务的传统运作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农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动植物疫情预报、资源环境监控等信息系统;

(3)信息化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必要手段。信息化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保障农村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针对目前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下大量的返乡农民工如何致富这个关键问题,借当前电脑成为“家电下乡”特殊政策中将电脑列入了范畴,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好势头。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首先返乡农民工中有大部分熟悉电脑的使用,政务应鼓励返乡农民工购买电脑从而可以方便通过网络寻求最新致富信息,加快城镇化步伐;

(2)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将他们培养成能适应农村市场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村信息化人才,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起到带头作业,从而引导其他农户掌握信息技术并充分利用各种致富信息;

(3)建议在每一个村部建立信息室,定期组织农民学习信息技术,同时在其他时间鼓励没有电脑农户到信息室免费上网了解最新信息;

(4)另外政府还应建立相应的扶持激励机制,给以一定的技术支持和销售支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电子政务正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网络安全问题及农村信息化滞后等问题。针对电子政务网络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解决可以帮助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及发展,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1]http://home.cuit.edu.cn/Js/KNK/GA2/Course/eg/lecture/eg03.pdf.

[2]http://news.ccidnet.com/art/1032/20060330/492875_1.html.

[3]侯济恭.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隔离设计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

[4]孙洪林,常晓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探讨.2005.IT主流资讯交互平台(ttp://www.it168.com/).

[5]国外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互联网周刊.2007.

[6]蒋汝忠.美国电子政务建设应对挑战的战略分析[J].信息化建设.

[7]唐协平,张鹏翥.电子政务需求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

[8]朱卫东,张勇等.电子政务应用集成技术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9]张宗平,罗琴涛.构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平台[J].计算机安全.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信息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