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实证分析

2010-09-14郭明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残疾人辽宁省体育

郭明明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辽宁沈阳 110102)

辽宁省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实证分析

郭明明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辽宁沈阳 110102)

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辽宁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在群众体育参与方面,尽管残疾人对于体育的参与热情较高,但受限于个人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开展较差;在学校体育方面,师资力量单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教学内容过于偏重康复理疗;在竞技体育方面,成绩辉煌,尤其在近三届残奥会上成绩直线提升。通过对辽宁省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期为残疾人体育管理部门制定战略、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在 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辽宁省;残疾人;体育发展

Abstract:Using the intervie Ws and documentation,the author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sabled sports development in L iaoning Province.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in the Mass sports participatioNaspect,alth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disabled sports enthusiasm is high butWas limited byindividual econom ic conditions,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o on.In school sports aspect,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and lim ited sources of funds,the Main emphasis of teaching is based 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In competitive sports aspect,having brilli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especially in the past three Paralympic Games.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disabled sports in L iaoning Province,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the disabled sports authorities for developing strategies,guidelines,policies,Making contribution to our disabled sports’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 the21st century.

Key words:L iaoning Province;disabled;sports development

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残疾人。人类的经济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只能预防、减少或治疗残疾人,但不可能避免这一弱势群体的出现。人们所能做的只有针对现实情况去了解、关爱并帮助他们摆脱残障的阴影使其投入到社会中来。残疾人体育也正是从对残疾人进行辅助治疗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和重视。各国政府将残疾人体育作为集中展示各国文明建设成果和人权保障的窗口,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以扩大国家的影响。残疾人体育呈现出与健全人体育相融合的趋势,这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

辽宁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领头军,具有自然地域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更突出的是其体育资源优势。辽宁残疾人体育伴随着辽宁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辽宁区域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如何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更好地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辽宁省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残疾人体育管理部门制定战略、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旨在为我国残疾人体育 21世纪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辽宁区域发展的背景下,以辽宁省残疾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先后在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资料室以及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整理。

1.2.2 访谈法 以实地调查和电话采访的方式,对辽宁省残联以及省内 12个县市的 20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调研。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残疾人概况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 8 29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6.34%。辽宁省有 224.2万残疾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 5.31%,其中城镇占 35.84%,农村占 64.16%;男性残疾人占 52.77%,女性残疾人占 47.23%(表1)。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辽宁省残疾人口中肢体残疾人所占比重最大,占到总人口的 37.2%,位于各残疾类型之首。

表1 辽宁省残疾人类型结构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70岁以上的老龄残疾人所占比例最大。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占多数。残疾人受教育的机会少、程度低,这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而残疾人又往往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障碍。

表2 辽宁省残疾人年龄、学历结构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辽宁省残疾人群体中,15岁以上残疾人在业人口占 26.38%,其中男性 68.2%,女性 31.8%。不在业人口占 73.62%。不在业残疾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 59.4%;领取离退休金的占 26.7%,领取基本生活费的占 12.3%;其他生活来源包括财产性收入、保险收入等占 1.56%。我省残疾人就业率和靠个人劳动收入谋生的比例较低,大部分靠亲属供养,而就业的残疾人大都集中在各类福利企业、公疗机构和盲人按摩医疗等单位,就业形式较为单一,且工作的稳定性差。残疾人的经济来源与他们的劳动能力、就业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促进残疾人就业,对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其社会地位、实现其人生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在残疾人的主要需求 (人次)上城市与农村的需求位列前五位的并无差别,分别是医疗服务与救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生活服务。而这五类需求已占到总需求90%以上,在需求百分比上城市略低于农村,分别是 93.96%和 94.51%。这里可以看出,残疾人在对健康的需求上并无城乡差别,而对以上五类需求的满足则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机体机能的改善及生活的便捷,进而给残疾人回归社会奠定了基础。无论是社区、文化活动站,还是特教学校都是残疾人活动的场所之一,社区中的无障碍设施、各种活动场所的数量和距离都会直接影响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参与。由于残疾人本身的缺陷,对参与社会生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而无论是其心理障碍还是社会支持性障碍都会影响残疾人走出家门、走进社会,所以“就近就便”是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原则之一。

2.2 辽宁省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在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方面,辽宁省体育局和省残疾人联合会一直致力于把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作为基础并把它纳入到全省的全民健身运动之中,在福利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到肢残、聋哑、盲人、弱智及综合残疾等 5类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口。

2.2.1 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现状 调查显示,我省的残疾人有较强的体育参与意识。在走访的残疾人中,大多数残疾人都是倾向于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男性残疾人,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女性。也有部分残疾人有较强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但只是偶尔参加体育活动。还有少部分人没有体育锻炼意识,缺少体育活动。这与他们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收入的残疾人在对体育的功能理解上较中、低收入者更加全面、深刻。在被调查的残疾人中,大部分残疾人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或无经济收入靠他人供养,根本无力从事体育健身消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导致了我省残疾人体育参与中有体育消费意识而无体育消费能力的现象。

文化程度的高低与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残疾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存在正比的关系。这一状况无论是以往的研究还是本次调查都有所体现。这说明受过较高教育的残疾人在体育观念上有着正确的认识,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上也较明确,能形成正确的残疾人体育价值观。而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对体育活动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评断,缺少对体育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和理论的掌握,从而影响他们参与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所以参加的人数明显少于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残疾人群体。在走访的过程中也发现,残疾人受家庭中有锻炼习惯的亲属影响较大,体育参与率也较高。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有不同的特点。调查发现聋哑人参加体育活动比其他类型残疾人略显优势,他们的肢体活动不受限制,体育项目的选择范围较大,基本上健全人的体育健身方式他们都能选择。大多数肢体残疾人不同程度保持有身体活动的能力,可利用部分健全人的体育设施。然而需要专门设施和专人帮助的盲人、弱智等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少。目前在为残疾人开展符合运动规律的运动项目上的研究和开发不够,政府应加大投入,为残疾人体育活动项目的多样化做贡献。

残疾人在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首选是居住地附近的比较方便的社区场地或公园;其次是在家里和免费的体育场馆。选择周边学校和收费体育场馆的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以个人或自由组合形式为主,以参加社区、单位、体育辅导站组织的活动形式为辅,这说明目前残疾人参加体育的形式是出于一种自发的、松散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团对残疾人体育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这也是制约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目的上,主要是强身健体和祛病康复,其次为消遣娱乐和缓解压力,只有少数人是为了社会交往。可见,恢复身体健康仍是残疾人的首要需求。

另外,残疾人体育活动在农村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农村的主要劳动还是以体力为主,有劳动能力或自理能力的残疾人都投入到农业劳动生产中,对体育锻炼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认为每天的劳作就是体育锻炼,很少参与体育活动。在农村体育开展较好的区县,这种情况略有改善,但也只是在体育意识上有所认识,真正参与其中的少之又少,这与农民的整体体育健身意识薄弱有关。城乡差别在残疾人体育的普及开展上也有所体现。

2.2.2 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缺失的原因

一是无任何经济收入的残疾人占有相当一部分。即使是就业的残疾人,大多数经济收入相对来说也是很低的,且大部分工作稳定性差,随时面临下岗和失业,这使得他们无暇顾及体育健身。

二是缺乏体育场地与适宜器材。由于生理上的功能缺陷,残疾人体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无障碍设施。特别是场地器材方面,有着特殊的规格与要求。现有的体育器材常人化,无法适应残疾人的身体特点,这对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是缺乏媒体宣传。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对于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由于残疾人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低,对体育健身价值的理解不深,各种媒介宣传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体育的发展。

四是缺乏管理组织与残疾人体育骨干。缺乏系统的管理和组织及专业人员的指导,残疾人在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认识上存在着盲目性。残疾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处于自发的无组织状态,致使健身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影响残疾人的参与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2.3 辽宁省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截止到 2009年,辽宁省共有 15 109名学龄残疾儿童,在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有 14 127名,其中:在校就读的盲生 1 378人、聋生 4 998人、弱智生 7 751人,入学率达到了 93.5%以上。尽管学龄儿童的受教育状况逐年得到改善,但是残疾人的总体受教育程度却不乐观。据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辽宁省残疾人口中残疾人 (6岁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具有大学程度 (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 1.45%,高中程度 (含中专)的残疾人为 6.29%,初中程度的残疾人为 25.81%,小学程度的残疾人为 38.17%,未上学和不识字占 28.27%。可见辽宁省的残疾人口文化水平较低,文盲率较高。学校教育的缺失会直接影响残疾人口的素质,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在短期内能解决的,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提供受教育机会,提升知识文化水平不仅是教育部门、残疾人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学校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导致残疾人体育教育缺失。有研究显示,人们的体育知识大部分来自于学校,学校体育不仅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更是终身体育的起点。而对于残疾人来说,对体育知识的获得途径相对狭小,对学校体育的依赖性就会更大,尤其是农村的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由于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缺乏体育锻炼的方法、知识,对残疾人体育运动认识不够正确,不能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价值观。

本研究对辽宁省内的 12个市县的 20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调查。在所调查的 20所学校中,体育课的开课率为100%。体育课的课时设置上,每个学校都能确保每个班级每周至少两节体育课,有少数的学校每周增加到 3~4节体育课,均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盲校增设定向课外,大部分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有相似之处,也开设游戏、跳绳、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学内容,偏重娱乐性内容,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性内容。在教学中这种一般性的体育教学内容较多,而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体育教学内容却运用较少,导致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差,对残疾学生的身体康复及其适应性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另外,体育课的教具、器械、场馆都严重不足,针对不同残疾类型的特殊体育教具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原因之一。

对特教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显示,男女教师比例差距较大,男教师比例为 75%,女教师为 25%,在年龄上趋于年轻化其中 30岁以下教师占 18.2%,31~40岁占 68.2%,41岁以上 13.6%。专职体育教师比率为 89%,但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中专学历占 8.7%,大专学历 56.5%,本科学历34.8%,具有特师专业学历的仅占 17%,并在此次调查中并未发现研究生学历。究其原因,是我国残疾人体育教育起步较晚,还未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与支持,而在各类高校中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又是凤毛麟角,对特殊体育的教学与科研正在逐步展开中。

在被调查的 20所学校中有 45%的学校鉴于特殊教育学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其即将上岗的体育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大部分的学校还要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如手语的学习与使用等。这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短期的岗前培训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学校学习,对残疾人的教学不仅仅是能与之进行交流,特殊体育教师一定要先了解残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特点,然后再考虑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要经过普通心理学、残疾人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学习。提高特体教师的学历和学识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从各学校的经费来源看,几乎所有学校的日常运作都以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主,仅有极少数的学校自筹资金和吸纳一些社会捐助。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体育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也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得以发展。但在当前有限的条件下,仅靠国家拨款已不能满足特殊体育教学的需求,经费的欠缺已经影响了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

2.4 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辽宁省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协调发展,残奥、聋奥和特奥运动广泛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残疾人体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十五”期间,我省开展的体育项目已达到 10个,特奥运动员达到2.5万人。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共夺得奖牌466枚 ,其中金牌 192枚 ,银牌 157枚,铜牌 117枚。

继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夺得两连冠之后,又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佳绩。在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在 2007年五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我省参加了田径、游泳、自行车、射箭、举重、聋人篮球、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坐地排球、盲人足球、脑瘫足球等 11个大项、265个小项的比赛,共夺得金牌 38枚、银牌 47枚,铜牌27枚,共超 2项世界纪录,6个项目成绩达到了 2006年世锦赛纪录,创 26项全国纪录,团体总分 1013.50分位列全国第四名,金牌列全国第八名,保持了运动成绩全国第一集团军的位置,实现了赛前预定的目标。同时,辽宁代表团还获得了本届残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我省运动员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00年第 11届悉尼残奥会上,我省 5名运动员取得 4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名。在雅典残奥会上,我省 14名残奥健儿取得了 5枚金牌、2枚银牌和 1枚铜牌,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两项残奥会纪录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再一次为辽宁争了光,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在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我省残疾人运动员再次有 29名队员入选国家队,并在各项比赛中勇夺 12枚金牌、3枚银牌和3枚铜牌,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表3~表5)。

表3 辽宁省残疾人运动员在历届残疾人奥运会取得奖牌数

表4 辽宁省残疾人运动员在历届远南运动会取得奖牌数

表5 辽宁省残疾人运动员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取得的奖牌数

我省残疾人运动队先后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授予突出贡献奖;省政府为此特别给予嘉奖,并授予我省残疾人运动队“残奥会特殊贡献单位”称号。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残疾人体育动员社会、感召社会的特殊功能,进一步推动了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辽宁省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参与受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居住环境等影响,缺乏媒体宣传和残疾人体育骨干的榜样作用。

2)辽宁省残疾人学校体育中的教师学历结构较低,大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比较缺乏,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以康复体育为主。

3)辽宁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较好,在较为重要的大型赛事上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但是近几年有下滑趋势。

3.2 建议

1)加大对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的媒体宣传,培养残疾人体育骨干。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改善经济状况,促进残疾人的群众体育参与。

2)扩充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有步骤的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学效果。

3)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对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支持与扶助,使辽宁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1]庄茂花.论黑龙江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1):52-54.

[2]马志云,张 佳,苏丽娜,等.关注民生视域下我国残疾人体育生活的现状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6.

[3]郭敏刚,吴 雪,陈 静.残疾人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89-191.

[4]周 坤,李天珍.残疾人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49-52.

[5]熊丽华,李天珍,杨 强.论残疾人全民健身的社会制约和社会动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09-1311.

[6]罗 勇.我国残疾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0):11.

[7]周美芳,张军献,黄 玲,等.残疾人体育与社会公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8):5.

责任编辑:乔艳春

Analysis on Disabled Sports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GUO Mingming
(Wushu Depar tment,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110102,Liaoning,China)

G812.49

A

1004-0560(2010)04-0119-04

2010-05-12;

2010-06-02

国家体育总局青年项目:辽宁区域残疾人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为 1164SS07121。

郭明明 (1978-),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残疾人辽宁省体育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我们的“体育梦”
我骄傲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