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

2010-09-11李福贵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公众环境信息

李福贵,熊 兵

(1.九江市环境保护局,江西九江332000;2.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九江 332000)

浅析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

李福贵1,熊 兵2

(1.九江市环境保护局,江西九江332000;2.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九江 332000)

环境信息公开能提高环境保护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改变他们的环境行为和行动,解决“市场失灵”、“政治失灵”的问题,教育环境保护各利益相关者,推进决策过程中的民主进程。要提高环境信息的作用,应公开公众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公开的环境信息必须可靠,有关的环境信息必须对公众有用且方便获得,政府机构应关注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反馈。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信息公开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各参与者的环境意识,以改变他们的环境行为和行动[1]。

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它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2]。而环境行为定义为:一个组织对其环境因素的管理结果。组织为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为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

在环境保护中,各参与者需要相关的环境信息完成其任务。而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各参与者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生态平衡,并且会自觉维护环境的良性发展,强烈反对任何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例如企业在面对强大的环境压力下,如何通过清洁生产(过程改进、减低污染、节约能源、资源再生)、绿色产品研发、推行ISO14000、环境审核、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等,以生产对环境友好、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从而保持市场的竞争力[4]。

1 环境信息公开作用的理论分析

图1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关键要素

1.1 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1.1.1 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从经济学的观点讲,环境污染是由于“市场失灵”或“负的外部性”造成的,企业从竞争和减少成本的角度出发,不愿意承担治理的责任。同样,他们也没有积极性向政府或社会公开由于企业的行为而造成的污染等方面的信息。而相关环境信息的公开,可使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执法行动或环境限制。例如有报道[5]指出,很多化学公司持有关于氯乙烯的信息,但从未向公众公开。另外,由于畜禽加工食品含有微量二口恶口英,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畜禽加工协会组织起来反对美国环保部门有关的环境信息公开[6]。因此,首先环境信息公开可抵消“市场失灵”现象,告知公众确认环境问题,也可让公众了解他们以前所不知的环境问题。如果信息公开让立法部门或行政部门能清晰地了解问题,可能会使他们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或采取执法行动;其次,使企业采取自愿的行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次,可以让公众利用环境信息采取主动的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如诉讼等。

1.1.2 解决“政治失灵”的问题

所谓环境保护中的“政治失灵”是由于:(1)公众与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各自的利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有些矛盾难以调和。公众由于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可能会花费较大的“交易成本”。而企业由于在专业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其“交易成本”较小;(2)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公众往往比较松散,难以就关心的环境问题采取一致的行动。而企业在面临环境压力时,易联合起来,反对环境信息的公开;(3)“管制俘获”现象的存在,导致政府机构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损害公众的利益。环境信息公开能解决所谓的“政治失灵”的问题。首先,环境信息公开能让公众容易地获得他们关心的环境问题,从而减少“交易成本”;第二,环境信息公开降低了“准入成本”,从而减少了“搭便车”的现象;第三,由于环境信息公开使公众能够监督政府的行为,从而减少了“管制俘获”现象。

1.2 教育各利益相关者与增加决策过程中的民主进程作用

1.2.1 教育各利益相关者

环境信息公开能让各利益相关者了解环境问题:(1)促进决策者对相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同时掌握公众关注环境的主要领域;(2)企业了解自己的行为在公众及社会中形象,了解资本市场及产品市场对企业的反映;(3)非政府组织从有关的环境领域找到切入点,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形象;(4)媒体能了解相应的环境状况,找到自己报道的重点;(5)投资者能了解投资领域的风险;(6)公众能营造对环境知识的了解;获悉本地的环境质量、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对自身的危害;了解应急方案及在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时如何采取行动;在自身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应对;(7)帮助学术教育机构找到相应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1.2.2 增加决策过程中的民主进程

信息公开是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民主的重要内容。公众只有全面了解政府包括环境事务管理在内的行政信息,才能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刻认识,才能积极而广泛地深入参与。同时,公众也只有通过知情才能对公共事物进行更好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2 环境信息公开作用的实例

2.1 在决策者层面

第一,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如美国印第安那洲要求名列“有害物质排放清单”的企业到2002年12月31日将有害物排放减少到1995年排放水平的50%~60%;第二,确认项目实施的先后次序,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制订法规的基础。公开的环境信息常常用于立法的背景材料;第四,风险评估。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与公众健康的联系,公共当局可利用“有害物质排放清单”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2.2 在企业层面

第一,作为公共关系的工具。目前有很多大公司发布环境报告,以显示他们环境友好的形象;第二,加强污染控制,改善环境行为。如印尼于1995年6月实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与分级,经过18个月的实践,企业的污染行为大为改善(见表1);第三,进行ISO14001认证,清洁生产等;第四,生产环境标志产品。

表1 印尼企业环境分级评价与分级18个月后的影响

2.3 在投资者层面

可以使投资者了解投资领域的环境风险,以做出相应的决策。一系列研究证明,环境信息公开对公司股票在股票市场的市值有相当大的影响[7](见表2)。

表2 环境新闻与加拿大、美国的股票价值

2.4 在学术、教育机构层面

对于研究机构,公开的环境信息用于各种环境科学研究;相对于教育机构,可用作教育、培训的材料或补充材料。

2.5 在普通公众层面

第一,公众掌握环境信息可有效参与环境决策过程;第二,公众利用环境信息,迫使污染严重的企业治理污染;第三,在自身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引用信息进行申诉和诉讼,从而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第四,能改变自己的观念,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环境友好的行为和行动,如购买绿色产品等。

2.6 非政府组织层面

非政府组织可利用环境信息进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参与各种环境决策和活动。

2.7 媒体层面

通过环保中心工作、环境热点问题、环境执法案件的报道,促使政府和企业改变自己的环境行为,解决相关环境问题。

3 增加环境信息影响

3.1 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以公开公众所面临的环境风险

公众的环境信息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最关注的是自己生活环境的质量现状,特别是住所附近企业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情况。然而在目前的实践中,这部分的数据难以向公众公开。一方面是由于法规、标准的缺陷,政府机构尚未掌握该部分物质信息;另一方面,迫于企业的压力或出于商业机密保护的原因,政府机构不愿公开这部分信息。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使政府机构能获取信息。同时,在考虑环境信息公开及保护企业商业机密平衡的前提下,向公众公开该部分物质的信息。

3.2 公开的环境信息必须是可靠的

第一,由于害怕影响企业的形象或信息被滥用或误用,一些企业不太愿意公开有关污染排放的数据;第二,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一些企业存在着隐瞒环境污染信息、虚报环境信息的倾向;第三,有些领导为谋取政绩,授意伪造、篡改环境信息,使公开的环境信息难以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第四,由于管理、设备、技术等方面原因,环境信息开发水平低、共享性差、信息传输困难,所搜集到的环境信息质量不高,信息指标体系不够完整、配套,信息更新的周期较长。虚假信息虽能得逞一时,但从长远看会极大地损害政府和企业的信誉。

3.3 有关的环境信息必须让公众有用和能方便获得

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公开环境信息,特别是使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公开,如针对农村文化素质较差、环境意识低的群体,他们对环境信息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于广大农民了解环境信息的模式,使他们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危害及防范措施。另外,鉴于公众的知识水平,在必要时应按公众的要求提供技术帮助。

3.4 政府机构应关注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反馈

公众在获取相应的环境信息后,往往利用信息采取一定的行动,如发表看法等。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公众能更加方便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政府机构应关注公众的需求,对他们的想法要及时加以反馈,从而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4 结语

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在国内外正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它对于提高环境决策质量、控制污染水平、改善环境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行为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对如何提高环境信息的作用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EE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t the Turn of theCentury[DB/OL].1999-06-20[2010-01-20].http://www.eea.europa.eu/publications/92-9157-202-0.

[2]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13-16.

[3]中国标准出版社总编室.GB/T2403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管理环境表现评价指南[S].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1年修订-12.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Ramus,C.A.etal.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r Employees:Encouraging Creative Ideas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1,43(3):85-105.

[5]John,D.E.and Julie,B.K.Poisonous Procedural“Reform”:In Defense of Environmental Right to Know[DB/OL].2002-11-04[2010-01-06].http://www.law.georgetown.edu/gelpi/research_archive/right_to_know/Poisonous-ProceduralReform.pdf.

[6]Eric,P.Dioxin Report EPA on Hold:Industries Oppose Finding of Cancer Link,Urge Delay.The Washington Post,April 12,2001.

[7]USEPA.How are the Toxics Release Inventory Data Used?[DB/OL].2003-03[2010-02-22].http://www.epa.gov/tri/tridata.

Brief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ublicity

Li Fugui1,Xiong Bing2
(1.Jiujia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 ureau,Jiujiang Jiangxi332000;2.Jiujiang Environmental and Scientif ic Research Institute,Jiujiang Jiangxi332000)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ublicity can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different participa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hange their behavior and action,solve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ineffectiveness and market ineffectiveness,educate stakeholder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sh forward democratic procss in decision making.Improving the function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ublicity requires to make environmental risks confronted by the public known to them,the information made public must be reliable,relevant information must be useful and easy to get,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information feedback from the public.

publicparticipation;environmentalmanagement;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ublicity

X11

A

1008-813(2010)03-0036-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0.03.010

2010-03-09

李福贵(1962—),男,江西九江人,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公众环境信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