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可持续投资市场正在萌芽

2010-09-10卓昕朱莉

中国报道 2010年4期
关键词:责任绿色企业

卓昕 朱莉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企业的责任就是专心挣钱。如今,可持续发展投资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赋予了市场意义。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企业的责任只有一个,就是专心挣钱。在传统投资领域,投资机构极少将“非财务”因素,例如公司治理、环境气候等因素融入其投资决策,而现代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则认为,全面管控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风险与机遇的企业最能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可持续发展投资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赋予了市场意义。

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从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到金融行业监管,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之上。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年均GDP增速达到9%,并且有超过4亿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已决心确保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就此提出“和谐社会”的构想。虽然,国内不少投资者对于可持续投资策略能否带来长期经济效益抱有怀疑,但可持续投资的中国化道路正在逐步展开。

可持续投资在中国起步

可持续投资,顾名思义,即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展金融投资业务。根据国际通行的定义,任何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因素的投资行为都可以称为可持续投资。该类投资作为一种积极的经济驱动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全面评估被投资企业的资质和发展潜力,降低金融系统内因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的各类投资风险,而且还可以对企业经营行为发挥强有力的杠杆作用,督促其改善环境、社会、治理业绩以赢得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2009年3月22日,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展上,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受到企业青睐

近年来,国家环保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地方政府,及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等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指导文件,对可持续投资给予广泛的政策支持。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

2008年1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150家大型国有企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社会、治理信息。另外,继2007年11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意见》以鼓励银行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后,2009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适用范围扩大至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逐年递增,特别是大型的公司,主动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08价值发现之旅》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数量从2005年的9个增加至2008年的121个。2009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数量尽管尚未有最终统计结果,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目前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0月15日,国内企业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已达446份,范围涉及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

目前,绿色金融政策已经融入到金融行业的各项投资决策环节,资产管理规模总计820亿美元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养老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NSSF)也将“责任投资”列入其四项核心投资原则之中。种种迹象都直观地表明,可持续投资的中国化道路已经悄然起步。

绿色金融助推可持续投资实践

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与推广可谓是近年来中国可持续投资实践的典型代表。2007年至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拳出击”,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政策,以期利用市场机制和金融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其中,《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防范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均明确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开展更加严格的环境筛查,限制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贷款。

“环境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进入银行决策核心,是全球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信贷和投资中,这不仅体现了银行的社会和环境责任,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更增加了其国际竞争力。”“2008年度绿色银行创新奖”颁奖词中的这一席话,可以看作是国内各大型银行对绿色信贷意义的认识。

中国工商银行努力打造“绿色信贷”银行,最早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起用信贷支持节能环保的长效机制;招商银行提出环保为先的原则,首次制定了《绿色金融信贷政策》并适用于海外投资;中国建设银行启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鉴证业务;而兴业银行于2008年10月31日承诺采纳赤道原则,该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审慎核查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提高甄别贷款风险的能力,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赤道银行”。

可持续投资赢利性毋庸置疑

可持续投资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可能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有序、可靠的发展预期尽管让很多人振奋不已,但在中国,绝大多数本土投资机构对ESG因素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尚未从“可持续投资是什么”、“为什么”转变至“如何做”的阶段。而可持续投资的商业赢利模式也一直备受质疑。

受国际金融公司(IFC)委托,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编写的 《2009中国可持续投资报告》,曾经通过与不同领域的市场参与者、政府的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和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访谈,甄别出了可持续投资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首先,对术语理解的含混,使得可持续投资的含义和重要性在中国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再加上短视主义的投资理念的影响,发布ESG信息对很多公司来说还十分陌生。这导致投资者无法看到公司的长远前景,部分投资者甚至认为,有ESG因素的投资无利可图,对于ESG因素与经济效益增长的正相关性也是疑虑重重。再者,中国可持续投资市场研究机构缺位,又缺乏有经验的可持续投资的专业人员,这导致投资机构难以开展可持续的投资业务,投资者也难以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和投资建议。

于是,当2008年5月,中国第一家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可持续投资基金——兴业社会责任基金推出时,市场并不看好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前景。理柏公司的一位研究经理曾经表示:“这只基金在中国能否取得成功尚不清楚,因为大部分的国内投资者更关注财务回报,而不是社会责任。”而另一位分析师则预言,这只基金“可能因市场下跌打击了整个基金市场而出现销售不畅”。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经济状况渐露疲态的2008年上半年,这只可持续投资基金却表现出了骄人业绩,连素有社会责任投资“教母”之称的艾米 ·多米尼也感到惊叹。2009年,兴业基金全年108.57%的净值增长率分别在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三,在所有开放式基金中位居第五。这证明了可持续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可赢利性,也让更多的国内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和动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可持续投资其实并不新奇,它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都已经分别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政府为鼓励可持续投资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制度和政策,其中的很多规定,特别是涉及ESG披露和绿色公司上市的有关规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与国际最佳实务相比毫不逊色。不过,中国仍然可以向其他国家借鉴与学习,尤其是在特定的可持续投资政策领域,比如养老基金投资和税收激励政策等,进一步解决法律执行与政策实施不到位的问题,助推可持续投资在中国创造更多积极的回报和收益。

猜你喜欢

责任绿色企业
绿色低碳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