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黄冲剂治疗新生儿及婴儿黄疸 56例

2010-09-08张明利西安市儿童医院药剂科西安710003

陕西中医 2010年7期
关键词:冲剂湿热型热毒

张明利 西安市儿童医院药剂科 (西安 710003)

笔者自 2003年 3月至 2008年 8月,采用本院自制中药退黄冲剂内服与光疗,治疗新生儿及婴儿黄疸56例,经临床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 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患者,男 29例,女 27例。 年龄在 1~30d40例,2~3个月 8例 ,4~6个月 6例 ,7个月~1岁 2例;3个月以下者居多,共 48例,占 85.71%。黄疸湿热型26例,热毒型 18例,瘀滞型 4例,脾湿型 8例。 对照组:20例患者,男 11例,女 9例。年龄在 1~30d 14例,2~3个月 3例 ,4~6个月 2例 ,7个月~1岁 1例;黄疸湿热型 9例 ,热毒型 6例,瘀滞型 2例,脾湿型 3例。临床表现为:在新生儿出生后 24h内黄疸就非常明显;黄疸遍及全身,为桔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黄疸出现后 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出现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退黄冲剂的处方组成,茵陈9g,黄芩、栀子各 4g,滑石、生甘草各 3g,糖粉 10g,糊精 5g,共制成颗粒 18g,成品规格为 6g×6袋为一盒,内服。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利水、解毒之功效,可用于婴儿及新生儿黄疸,尤其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间接胆红素增多的黄疸等症。用法与用量:早产新生儿每日 2次,每次 1/3袋;1个月内新生儿,每日 2次,每次1/2袋;2~3个月儿童,每日 3次,每次 1/2袋;4~6个月儿童,每日 2次,每次 1袋;7个月~1岁儿童,每日 3次,每次 1袋;温开水冲服。 7d为 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苯巴比妥,每日每公斤体重 5mg分 3次,每隔 8h服一次。肌肉注射每日每公斤体重 5mg分2次,在应用时,可先采取肌肉注射,后改为口服给药方法,在应用苯巴比妥治疗过程中,应反复检查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如低于 8%~10%mg以下时,应考虑停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中,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有发热、感染等症状的可配抗生素等治疗。

疗效标准 按 7d1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肝功正常,B超恢复正常,为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为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无效。

治疗结果 治疗组 56例,痊愈 48例,好转 7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8.21%。对照组 20例痊愈 12例,好转 5例,无效 3例,总有效率 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 1、表 2。

表1 两组治疗结果

从表 1中可看出,退黄冲剂见效快,一般服药后,第 1d症状开始改善,治疗 5d后,症状得到控制;而对照组服药后,2d才开始好转;随访观察,对两组痊愈病人进行随访发现,治疗组痊愈 48例无复发,而对照组痊愈 12例中 3例复发。

表2 治疗组各型治疗结果

从表 2中似乎可以看出,湿热型、热毒型的疗效较好,瘀滞型、脾湿型较低。可能是由于病例少的原因,尚需进一步观察。

讨 论 黄疸是小儿易发疾病之一,新生儿尤为多见,本病中医称“胎黄”、“胎疸”等;其病因病理是新生儿黄疸为病或由于孕母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传入胎儿,或寒湿阻滞,遗于胎儿或湿热蕴郁,瘀阻内积,郁结于里,均导致胎儿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熏蒸肝胆,胆失条达,以致胆液外泄,而发此病。退黄冲剂是我院依据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由具有多年治疗新生儿疾病的专家医师和具有多年中药制备经验的中药药剂人员共同协定,研制的自制制剂,方中茵陈、苦、微寒,功能利湿退黄;栀子、苦、寒,功能泻火除烦,利湿退黄;二药相合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黄芩,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温、暑湿、黄疸等,加强了退黄解毒作用;滑石、甘、淡、寒,功能清署利尿;生甘草,甘、平,功效益气清热和中;滑石,生甘草合用即清解暑热,又和中生津,治暑热烦渴具佳;生甘草可调和诸药苦寒之性;本方组方合理,是治疗小儿黄疸之良剂。

在药品制备中发挥我院的优势,采用先进的制药设备,尤其在制备中,对药液与杂质的分离,不采用醇沉处理,而采用板框压滤机技术,使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保存完整,制得的中药冲剂质量稳定,容易控制,确保了药品的质量,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剂型合理,配方科学,服用方便,适合儿童服用,疗效确切,且未发现毒副作用。

[1]耿庆义.中国当代医学文库[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

[2]王锦华,杨凤涛,蒋 波.退黄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90例 [J].陕西中医,2007,28(07):781-782.

猜你喜欢

冲剂湿热型热毒
丹紫康膝冲剂联合分阶段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复方金银花冲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超微脱脂米糠粉制备速溶冲剂的研究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