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办刊特色

2010-09-06王晚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学报栏目教授

王晚霞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00)

简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办刊特色

王晚霞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00)

编者按:《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及“柳宗元研究”栏目诞生于1980年,作为进入而立之年的高校学报与地方栏目,经过30年时光风雨的洗礼,始终得到国内学者和同行的肯定与好评。今年正值创刊30周年,借此机会,学报编辑部谨向一贯支持本刊的各界领导、国内同行、栏目合办单位、历届编委、审稿专家、历任主编及编校编务人员、广大作者和读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湖南科技学学报》创刊30年以来,先后经过五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学报。该刊政治导向正确鲜明,编校质量逐年提升,办刊特色突出鲜明,有8个长期特色专栏,其中“柳宗元研究”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百种特色期刊栏目。编辑部成员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整体水平在全校位居前列,该刊办刊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影响力日益扩大,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振兴区域经济作出了一定贡献。

高校;学报;编辑;科研;专栏;永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先后经历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变迁。原名《零陵师专学报》,最初为半年刊, 后改为季刊,内部发行。1998年秋定名为《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公开发行。2002年更名为《零陵学院学报》,季刊,2003年改为双月刊。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改为月刊。每年4期、8期、12期为自然科学版,其他期为社会科学版。1980-1998年主编唐朝阔,1998-2001年主编陈松柏,2001-2004年主编杨金砖,2005年至今主编张京华。目前编辑部有编辑5人,编务1人。其中教授职称2人,讲师职称3人,助教职称1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5人。

本刊坚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一切编辑业务以学术质量为标准,以提升学术品质为目标,学术性强,特色栏目及基础学科已形成规模。开放办刊,外稿约占三分之二。支持期刊事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教育部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新闻出版总署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等法规定文件。

2006年5月,在苏州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湖南科技学院学报》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百强学报,“柳宗元研究”专栏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百种特色栏目。这是对我们以前工作的肯定,更激励着我们向着更高目标迈进。2006年以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

一 政治立场正确坚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突出“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以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振兴区域经济作出了一定贡献。5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没有出现任何政治方面的差错,也从未受过来自任何方面的有关政治问题的批评。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理论阅评》简报,主要是针对湖南省内的出版物出现的各种有关导向方面的问题通报媒介,自创刊至今,本刊从未受到过任何批评。

二 编校质量稳步提升

学报论文质量是决定学报整体水平最重要指标。自上届评优成功以来,本刊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办刊水平,提高论文质量。

(一)主动出击,约取名人、名校优质稿件。福建师范大学周易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善文先生,湖南商学院中文系前主任、院学术委员、学术带头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兼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佐贺大学教授,曾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书良先生,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唐凯麟先生,人民出版社编审、哲学编辑室主任,兼《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常务副主编、中国文化书院导师金春峰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葛荣晋先生,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乐爱国先生,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哲学博士,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日本国立大阪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东北中国学会会员,日本伦理研究所会员许建良先生,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执行主席兼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湖南省哲学学会会长、现任该会名誉会长陆魁宏先生等,均在本刊发表过优质论文。以2008年为例,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在本学报刊发文章288篇,占学报全年发稿量的27.8%。

(二)鼓励本校教师投递优质稿件。本校教师前几年往往倾向于把个人一流稿件投向更高级别刊物,而只把普通稿件投向本校学报,自2006年评优成功以来,这种情况得到较好改善。本校教授在本刊发表论文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本校教师的详细发稿情况如下图:

表1.本校教师2006年以来在本刊发表论文统计

四年以来,本校教师在本刊所发文章所占全年发文章的比例如下:

图1.2006以来年本校教师在本刊发表论文情况

本校教师几年来在本刊发表文章数量也呈上升态势,本刊为本校教师科研水平提高提供了良好平台。

(三)多发高级别课题稿件。是否属于课题论文,和属于哪一级别的课题论文,这是评判稿件质量的标准之一。为提高论文质量,本刊对省级以上,尤其是国家级课题论文采取主动约稿、给予高标准稿酬、优先编发等编辑手段,鼓励此类稿件投稿。本校国家级课题申报者潘剑锋教授曾在本刊发表其课题论文2篇。2006年,本刊发表国家级课题论文6篇,省级课题论文29篇;2007年本刊发表国家级课题论文13篇,省级课题论文36篇;2008年本刊发表国家级课题论文18篇,省级课题论文120篇,省级以上课题占全年发稿量的13.34%。2009年,本刊发表省级及以上课题共计161篇,占全年发稿量的16.45%,论文质量稳步提高。

(四)提高博士、教授的发文数量。论文作者的学历和职称的高低,也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4年以来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作者在本刊的发文数量和所占全年发稿数量比例,其中可见高学历高职称者的发文数量呈上升步态。如下图:

图2.教授职称和博士学历作者在本刊的发文情况

(五)购买校对软件,提高论文校对质量。本刊自从2004年起,就购买黑马校对软件,每篇文章都必须要经过黑马的检测,每一次黑马软件更新,我们都会紧跟其上,2009年11月,我们购买了黑马校对V15.0版,对于本刊提高论文校对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我们与中国知网签订了《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协议书》,为所刊论文的原创性,提供了一定条件。

三 办刊特色突出鲜明

本刊的办刊特色比较突出,曾多次在湖南省内做经验介绍。本刊所处湖南省永州市,地方资源丰富。永州市具有八大文化系统:以舜帝为核心的舜文化,以柳宗元为核心的柳文化,以世界上唯一女性专有文字女书为核心的女书文化,以发现最早水稻耕种的古稻作文化,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核心的瑶文化,以周敦颐故乡所在地道县濂溪为核心的理学文化,以浯溪碑林为核心的石刻文化,以怀素为代表的草书文化。作为永州市唯一一个高等院校的理论研究刊物,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繁荣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刊分别针对这些资源文化,结合本地和本校学科设置和现有研究状况,开设了相关栏目。

(一)本刊开办的特色栏目主要有海外专稿、虞舜文化与四代文明研究、柳宗元研究、经学·国学研究、儿童文学研究、濂溪学·理学·儒学研究、本土·女性研究、女书研究等共8个长期专栏。其他常设栏目有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及自然科学等。其中海外专稿专栏开设时间起始于2009年,经学·国学研究栏目开设时间起始于2008年,濂溪学·理学·儒学研究栏目开设时间起始于2007年。特色专栏的开设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2006年以来开设特色专栏数量统计

4年半的时间本刊一共刊登特色专栏79期,平均每年刊登专栏17.56个,共计刊登文章224篇,这些特色较为鲜明、经过各个领域内专家把关的较高质量的稿件数量的增加,为本刊学术水平提升,提供了有力论据。

表3.2006年以来开设特色专栏总体情况统计

可见本刊在特色专栏的建设方面很有成效,开设专栏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每年所刊登的文章数量也是显著增加。平均刊登专栏文章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5年来,与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合办的儿童文学研究栏目、本土·女性研究栏目、经学·国学研究栏目,刊登的期数分别位列前三。而在发表文章的数量上分别位列前三的是儿童文学研究、本土·女性研究、柳宗元研究栏目。如下图所示:

表4.2006年以来各个特色专栏总体情况统计

(二)“柳宗元研究”栏目创办历史悠久,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百种特色期刊栏目。五年以来,共计开设13期,共刊登柳宗元研究文章35篇,是地方高校科研与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结合的良好结果。

(三)合办栏目方式较为成功。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办刊经费紧张在所难免,但是,为提高刊物水平,我们分别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合办了“虞舜文化与四代文明研究”栏目,与中国柳宗元研究学会合办了“柳宗元研究”栏目、与福建师范大学周易研究所合办了“经学·国学研究”栏目、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合办了“儿童文学研究”栏目,与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合办了“濂溪学·理学·儒学”研究栏目,与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合办了“本土·女性研究”栏目。以这些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为触点,将本刊稿件水准和影响力扩大到相关方面和领域。这些合办单位都是国内有名的专业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导王泉根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福建师范大学周易研究所张善文先生,是国学大师黄寿祺的硕士生,是章太炎的三传弟子,在国内的《周易》研究方面成果丰硕。这些研究所的成员一般都由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组成,他们可以对栏目的设置提出建议,同时可以自己投稿、帮助审稿、约稿、推荐高质量稿件。凡是来自合办栏目单位的稿件,本刊都优先刊登,并给予相应稿酬,鼓励和培养这些作者稿源。现代学科的分化使得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各个领域游刃有余,而地方性新升本科院校的学科设置、教师研究的领域、水平及学报编辑部成员的知识水平等实际发展状况,使这类学校的学报在开设栏目的时候受到限制,所以,与专业水平高的机构合办栏目,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编辑部,甚至是本学校专家水平的不足,也可以扩展学报发展的领域,避免知识性的疏漏,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本刊这一经验曾为湖南省内多家学报效仿。

(四)专栏数量较多。在湖南省内国内的高校学报中,拥有如本刊既专且特的专栏数量者,目前尚较少见。本刊所处的地方文化优势,以及多年来地方对文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在整个湖南省内罕有可比。

我们在刊发特色专栏的同时,还创设了一些临时性栏目,五年以来,这些栏目主要有:建国六十周年纪念栏目,发文2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栏目,发文2篇;元结研究栏目,发文1篇;朝阳岩研究栏目,发文3篇。这些栏目对特色栏目适时的给予补充,效果良好。

(五)刊发海外学者优质稿件,促进两岸学术交流。自2008年起,本刊设法向海外学者约稿,并支付超过国家标准的高额稿酬,分别刊登了来自台湾的学者纯学术稿件5篇,作者多为博士以上学历。如下图:

表5.2008年以来刊登台湾学者稿件

(六)勇于刊发超长文章。目前国内学报的投稿规定,往往统一限制论文篇幅,以至影响研究质量。本刊报批的页码,2006年为198页,2007年为200页,2008和2009年均为248页,2010年为224页,其目的就是造成页码优势,刊发大篇幅论文。我们曾刊登过葛志毅教授4万字的长篇论文,唐代兴教授3万多字的长文(并且连载10期),李红叶教授2万多字的长文,1万字以上的论文非常多见。

四 编辑成员整体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一)编辑自身科研能力显著提高。本刊编辑部的所有编辑,分别在本校各自领域内出类拔萃。近五年来,主编张京华教授出版专著6部,有《新译近思录》,台湾三民书局2005年出版,《庄子的生命智慧》,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庄子注解》,岳麓书社2008年出版,《庄子图文本》,岳麓书社2008年出版,《中国何来轴心时代》,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刊发论文80多篇,其中在著名刊物《中国图书评论》、《汉学研究通讯》、《学术月刊》、《国学学刊》、《学术界》发表9篇。2010年,已在《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国内著名报纸上刊登文章3篇。申报省级课题3项。近5年来,年平均出书1部,年平均发表论文16篇。因其在学术领域内的突出贡献,曾受韩国延世大学邀请,参加在其境内举行的“愚潭丁时翰之性理学国际学术会议”,作题为《丁愚潭先生四诗之儒贤意蕴》的学术报告,此文已在韩国国家级刊物,韩国哲学史研究会主办的《韩国哲学论集》2009年9月总第27期发表。曾应台湾中华禅净协会邀请,参加第十一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学术交流”。曾受邀在《北京日报》做专家访谈,曾由《中华读书报》刊发整版文章。

本刊副主编刘志壮教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5年以来,申请专利11项,专利授权8项,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40多篇,近5年来发表论文2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2篇。在教学方面,曾获得湖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湖南科技学院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在2008年湖南科技学院科研成果评比中,本刊张京华教授、刘志壮教授、王晚霞讲师,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获科研奖励人数达50%。

编辑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鉴别、判断和编辑高质量的论文,本刊主编和副主编极强的科研能力,对于办出高级别的学报,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

本刊编委会每年都对本刊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对本刊发展作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

(二)编辑成员的业务水平稳步提高。本刊历来重视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在近5年,曾聘请省内专业领域编审作编辑工作报告16次,其中人民出版社著名编辑金春峰教授,《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教授,前《中州学刊》编辑、现《河南大学学报》副主编徐仪明教授,北京大学知名教授、舜文化研究专家陈咏超博士,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新国学研究》杂志主编王富仁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美学前沿》主编杜寒风博士等,来本刊编辑部指导工作,并作主题讲座。另外,本刊还多次组织年轻编辑外出前往《南华大学学报》、《邵阳学院学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云梦学刊》、《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等编辑部学习取经。同时,积极外派编辑参加省内和国内编辑工作会议11次。近年来各编辑在湖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征文中,获奖多项,并作典型发言。

(三)重视培养作者队伍,尤其是青年作者。本刊重视对作者队伍的培养,对于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学者,本刊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进步,并且指导他们学术水平提高,同时想方设法留住他们,这些年轻的学者们,有很多目前已经成为本刊的忠实作者。

(四)编辑部工作管理。本刊是月刊,工作量甚大,每个编辑常焚膏继晷,都任劳任怨,从未因劳动强度大而松懈,整个编辑部的工作从未出现任何大的差错,学校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得到落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个编辑团队。

(五)与教学结合。编辑部的成员中,目前有3人在系部担任课程教学工作,张京华教授在中文系和新闻传播系担任《论文写作》等课程,刘志壮教授目前在电子工程系担任《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课程,王晚霞讲师在新闻传播系担任《编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学工作不仅把学报业界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而且在教学相长中,推进了学报工作的进展。

五 社会影响日益显著

(一)带动教师和学生科研。本刊主编张京华教授同时担任本校濂溪学研究所所长,每一年他都带领本所成员6人了解濂溪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有三年都带领成员参加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周敦颐学术研讨会,今年在永州市道县举行的“首届国际周敦颐理学文化节暨学术研讨会”,已经邀请本所全体成员参加。同时,在他的带领下,学报编辑部成员还就濂溪志古籍进行了整理工作,为濂溪理学的纵深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

在大学生科研方面,本刊尤其突出。2008年,张京华教授利用本刊所具条件,指导本校中文系2006级学生符思毅、欧阳衡明、刘瑞同学做潇湘文化研究,2年时间以内整理出2部专著:《湘妃诗选注》和《九疑诗选注》,已经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专刊》形式出版,这三位同学在2009年均以优异成绩考上硕士研究生。2009年,张京华教授又指导中文系2007级学生进行朝阳岩和淡岩唐宋摩崖石刻整理工作,目前学生已撰写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已发表3篇。五年以来,张京华教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已正式发表的论文共计23篇。

刘志壮教授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获得国家三等奖1 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2009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芙蓉学子”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获得省第二名,并获得2万元创业基金资助;2008-2009连续两届指导学生申报省教育厅“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2项;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的作品“手牵手二手连锁书店”,获得金奖。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6篇,申报专利5项,已授权4项。

这些活动在全校影响极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促进本校学生科研水平提高,引导学生积极考研,而且为国家培养了科研人才,找到了学报工作与学校发展的良好切合点。

(二)营造学校科研氛围,组织读书会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实现学报为学校发展的思想,在2008年,学报积极组织成立了本校读书会活动,每周一次,由学校濂溪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雪芳博士牵头,分别聘请校内博士和教授讲授读书经验,传播优秀书籍,讲解文化知识,目前为止,共计举办读书会活动56次。在全校影响颇好。

本刊本着立足高等院校,倡导探索精神,鼓励学术争鸣,扶持科研新秀,为本校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所有编辑部成员刻苦努力,团结一致,以甘愿为学术奉献的精神,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以期办出名刊,办出名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校:周 欣)

book=0,ebook=434

G213

A

1673-2219(2010)06-0010-06

2010-03-10

王晚霞(1977-),女,陕西周至人,文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文科编辑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学。

猜你喜欢

学报栏目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