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适应性问题调查
——长江大学本科生适应性问题调查报告之一

2010-09-06

关键词:独生子女适应性维度

万 敏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地方高校农村大学生适应性问题调查
——长江大学本科生适应性问题调查报告之一

万 敏

(长江大学政法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选取长江大学2008级农村大学生为考察对象,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下,主要从农村大学生的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环境适应和经济适应各个方面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和解释,结果显示:男女生的适应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的整体适应性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在不同专业间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对农村大学生提出建议: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愉快地学习、生活;培养积极行动的意识,健康地成长。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一、引言

关于适应(Adaptation)的含义,国内学者大都以皮亚杰的“平衡说”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适应“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是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取得与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状态即适应状态:个体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即适应过程”。[1]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本质上讲属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们除了完成一般青年人的社会化的任务外,还要完成大学生这一特殊角色社会化的一系列任务,从而使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从当前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大生全面发展,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长江大学2008级600名农村大学生,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合格问卷587份,问卷总有效率达97.8%。其中,男女生分别为285人和302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分别为272人和315人,文科类、理科类和体艺类分别为177人、312人和98人。

(二)调查问卷及分析工具

在参照“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的基础上,采用课题组研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该量表分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环境适应和经济适应几个维度,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1.0for Windows XP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适应性诸因子的差异

1.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考察农村大学生适应性诸因子的性别差异。从表1可见,农村大学生男生适应性水平与女生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环境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因子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在人际适应性因子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

表1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2.独生子女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考察农村大学生适应性诸因子的独生子女差异。由表2可知,农村大学生独生子女的适应性水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主要表现在环境适应性维度、情绪适应性维度和人际适应性维度维度上,而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维度上明显高于独生子女,经济适应性维度上与独生子女无大的差异。

表2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的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3.专业类型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农村大学生适应性诸因子的专业类型差异,并用LSD对三种类型之间的差异进行多重比较。表3数据表明,农村大学生在整体适应性及其主要维度上,三个专业类型之间均存在差异,多重比较表明,文科类与理科类、体艺类有明显差异,理科类与体艺类也有显著差异。各个因子的变化基本一致。

表3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的专业类别差异分析(F值)

(二)频度及现状描述

图1 原因的选择频度

通过对图1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适应原因中选择满意程度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如下:学习方面45%,人际交往方面35%,情感方面50%,环境适应方面25%,经济压力方面25%。可见,由于不同的原因会导致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的差异,在人际、环境和经济方面感到不满意的人数较多。

通过对图2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对不适应的调整方式中选择满意程度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如下:体育运动50%,睡觉45%,玩网游55%,与人倾诉60%,大喊大叫35%。由此得出,农村大学生在选择调整不适应的方式上,选择与人倾诉的最多,另外,睡觉、体育运动、玩网游也是他们选择较多的方式。

图2 调整方式的选择频度

图3 调整效果的选择频度

通过对图3的分析和总结得出,通过调整选择满意程度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如下:精力充沛80%,还是郁闷70%,还是很累50%。由此得出,大多数同学在排解后会感到精力充沛,但仍有很多同学排解后的效果不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长江大学2008级农村大学生整体适应性是良好的,但仍然不容乐观,有不少学生存在不适应问题,他们在大学生活动的多个方面都存在适应问题,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采取消极评价和应对态度,不能很好控制情绪,不能充分发现和利用有利资源,自控能力太差,许多计划都落实不好,执行力很差,还有就是没有知心朋友,很难与他人深交,导致整体生活满意度较低。

农村大学生的不适应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因子,依次是人际关系适应(尤其情感方面)、学习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尤其经济方面),抑郁,偏执,焦虑,敌对,找不到目标,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些问题的解决能为他们走入社会创造好的条件。

目前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表明,农村来源大学生在整体水平上不如城市来源大学生,原因也许是大学生适应性的发展受过去成长环境的影响。因为农村学生无论是学校教育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教养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如城市学生。但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地方高校这一差别并不明显:所谓城市学生一般来自中小城市,较农村学生在见识,尤其是经济条件上,也没有太大的优越性,这种适应性整体的城乡差异不显著完全可以理解。

(二)建议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需要的一项基本能力,与人交往、沟通以及解决自己和同学发生的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维度。学生将来还要走向社会,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或简单或复杂的人和事。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人际关系是重要的外部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自己在相互感知和理解过程中、在情感体验和情感联系上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而且还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帮助,得到教益,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得到发展。所以,学会共处的艺术,不仅是大学四年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整个人生所必不可少的。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使自己在学校生活适应中拥有了支持的力量。

2.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愉快地学习生活

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习方法的引导对农村大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当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逐渐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还要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以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社会需要、社会期望进行正确认识,把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3.培养积极行动的意识,健康地成长

大学生由于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上的差异,常会有不熟悉或不满意的心境产生,但这时只要能积极行动,为自己或为他人做些与新环境有关的事情,就会逐渐了解、熟悉环境,别人也会从你的行动中了解并接纳你。同时,对家庭经济方面有压力的农村大学生来说,应保证睡眠时间,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上的兼职,以赚取一定的薪酬,缓解经济压力,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情时,往往就忽略了自己的烦恼和不快。所以,农村大学生应该积极行动,行动会体现自己的价值,也会带给自己心理的健康和快乐。

该研究还将对与适应性相关的部分变量进行深入研究,对造成农村大学生诸多不适的原因、改进的方式及其效果进行更准确深入的总结。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强 琛 E2mail:qiangchen42@163.com

book=214,ebook=214

C91

A

1673-1395(2010)01-0085-04

200921020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z028)

万敏(1969—),女,湖北荆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适应性维度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光的维度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