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锰矿资源开发企业的纵横关系与结构优化

2010-09-04王殿华李守义

中国锰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锰矿串联并联

王殿华,李守义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广西 桂林 541004)

锰矿资源开发企业的纵横关系与结构优化

王殿华,李守义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广西 桂林 541004)

处于同一技术水平或生产同类产品的锰矿企业间形成横向并联关系,应用不同技术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构成纵向串联关系;串并联企业共同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它们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从电路原理、生态位法则获得启发,提出优化锰矿资源开发企业结构的一些设想。

锰矿资源;纵横关系;锰业结构

资源利用的仿生学原理告诉我们,某种资源在生态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某一环节的利用率,更取决于利用的环节数量。即生物链的链条越多越长,资源利用的次数越多,则被利用资源的价值越高。同样,如果某种资源只供给一条或少数几条这样的生物链条,其价值也是有限的。只有当资源能够在横向上供应多种生物生长、在纵向上能够尽可能延伸足够的长度,其资源利用价值才能达到最大化。不仅如此,在系统工程学中,著名的结构优化理论断言,一个复杂系统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结构,而不是其成员的数量。同一物种和不同物种之间达到什么样的平衡关系也是重要的。对于众多锰矿资源开发企业来说,以什么样的结构排列组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且维系长久呢?

1 锰资源企业的纵横关系

1) 横向并联关系

在并联电路中,负载电压各处相等,但电流等于个分电路之和。假定我们把对锰资源利用能力相当,使用相同或相近的技术设备,生产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的企业看作是一种平行关系,则他们构成类似电路里的并联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由于企业技术能力相当且竞争同类资源,因此面临着相同或相近的竞争压力。又由于他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经营条件,因此投资回报率也是相当的。各企业共同构成对资源总量的消耗,但在资源占有中的地位和份额是不平均的。大企业占有品质好、数量多的资源,小企业只能占有储量较小的矿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规模而不是技术水平是决定资源消耗量的关键因素。在锰矿初级产品生产中这类企业数量很大,但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梯次效益不明显,而同业间的竞争却很激烈,产生了某种价格拉平效应。如电解金属锰一厂、二厂、三厂等(如图1)。即使再增加一个同类企业,经济效益却不见得提高很多。

图1 同类企业形成并联关系

并联关系有利于扩大资源性企业生产规模和资源的利用总量,可实现产业的横向扩张和规模效益,企业规模越大,占有资源越多,承受的资源竞争压力相对越小。一定数量的并联型企业是必要的,可以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避免垄断导致的竞争不足。但同类企业过多,对产业的升级改造不利。并联企业越多,消耗的锰矿资源总量越多,管理成本也越高,但单位经济效益提高不明显。这就相当于盖房子,平房越多,占地也越多,土地利用效率越低。并联企业的好处是技术投资成本比较低。

2) 纵向串联关系

在串联电路中,负载电流各处相同,但总电压等于各处之和。在锰资源开发企业中,上下游企业锰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深加工能力逐级提高,它们构成了一种类似串联电路的关系(图2)。纵向延伸

图2 串联型锰矿企业资源梯次利用关系

的串联型企业构成长短不一的产业链,在锰资源单位需求和消耗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效率主要取决于产业链上各企业的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规模关系不大,技术水平越强,产品越独特,则产品附加值和价格越高。对于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来说,相同的资源可以差异很大的价值。例如:在电解金属锰——四氧化三锰——锰锌铁氧体——电器元件——电器产业链中,随着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所产生的产品附加值也更高,而企业对资源的竞争压力反而越小,对技术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从锰矿勘查勘探业到采掘业、洗选业、冶炼加工业、高端产品加工企业等,随着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逐级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效益也会提高。

串联关系通过改进资源利用技术逃避了同类企业对资源绝对量的竞争,而将竞争压力转移到了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上,这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梯次利用水平。一定量的串联型企业是必要的,但串联型企业的数量也不能无限增长,随着梯次增加,对某一资源的关联度会逐渐降低,最后完全变成另一类企业。串联型企业的好处是资源消耗低。

3) 纵横交错的网状混联关系

简单的并联和串联型企业在现实中是不多见的。大多数企业既会作规模上的横向扩张,又会进行产品纵向上的深度开发与资源的梯次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立体时空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资源的数量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质量。一个大型企业总会存在多条产业链,他们在空间和时间上构成复杂的串并联关系,形成类似网络结构的混联关系。例如:一个大型锰矿资源型集团企业既有多个技术水平相当的同类企业(如多个电解金属锰厂),又有技术水平和产品类型差距很大不同类企业(如硫酸锰厂、电解锰厂、锌锰电池厂等)。他们之间形成纵横交错、资源共享的关系(图3)。

图3 锰资源开发企业串并联关系

2 生态位法则与锰矿资源开发企业间的竞争策略

自然界检验一个物种成功的尺度,不但要看种群的规模,更要看这个物种是否能延续下去,而检验一个企业的成功尺度一是看规模效益,二要看这个企业能否长久生存下来。做企业如同马拉松赛跑,能持久生存才是好的企业。世界上的好企业都是百年不衰的企业,而这些百年不衰的公司往往都是选准了自己的生态位,在横向上鲜有竞争对手。自然界物种之间遵循生态位法则,生态位法则也称“格乌司原理”、“价值链法则”。原指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或相同的食物资源。当食物来源充足且竞争者数量适当时,可以维持某种平衡。而一旦食物来源减少,或竞争者数量增加,就会造成失衡,适应能力差的就会被逐出这个生态位而另辟蹊径。应用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同质产品或相似的服务,在同一市场区间竞争难以同时生存,必须走差异化战略并实行适度的整合和垄断。将生态位法则引申到锰矿资源开发企业的战略上,我们可以得出横向整合、纵向创新、纵横交错拓展,打造结构合理的立体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发展策略。

1) 横向竞争与横向策略

生物的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对资源争夺的激烈程度是不一样的。种内竞争争夺同一类资源和空间,而种间竞争是对不同资源不同空间的竞争,争夺的是适应能力和专业化技能。对横向并联的企业来说,如果数量过多,对同一类资源的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谁拥有更多资源,谁将成为有话语权的赢家,这类企业最终将进行重新整合而成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的集团公司,控制全部资源。

对锰资源开发企业来说,同类型企业不能太少,太少会造成竞争不足,形成资源和价格垄断,企业丧失技术进步的动力。但也不能太多,太多会造成过度竞争,形成内耗和资源浪费。因此横向发展战略应是:加强整合,将同类企业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之上。

2) 纵向竞争与纵向策略

资源稀缺与激烈竞争的好处就是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不得不纵向上寻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开发出独特的技术、设备和产品,在资源供应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进技术避开过度的竞争,这就涉及技术创新问题。在纵向上,锰矿资源开发是分多次进行的,可分为一次开发、二次开发、三次开发、四次开发等。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锰业形成了多条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都尽可能延伸得更长。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带来超额的利润,吸引新的企业跟随性投资涌入,使原本较小的竞争压力再次提升,原来的企业不得不继续更新改造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寻求新的生存优势,这就促进了锰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纵向串联的企业关系中,竞争转为对品种、技术和资源利用能力的竞争而不是资源绝对量的消耗,谁拥有创新能力和独一无二的生存技能以及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将决定企业生存空间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纵向创新具有摆脱竞争压力、开发新的资源、独享新的生存空间等优势,但需要付出较大的研发创新成本。

3) 生态工业园区策略

现代工业体系如同原始森林,各种生物通过竞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态位,利用着相同或不同的资源。所不同的是,自然系统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而工业体系却可以通过人的智慧使资源价值无限增加。资源的竞争也使得企业随着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而进化发展,形成不同的产业链、产业群、锰业城市和锰工业园区。众多生产企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关系。要维系锰业体系的平衡、长久和健康运行,就必须不断调整各类企业间的比例和疏密关系。对一个行业来说,最合理的生产方式是众多企业形成相互合作、互相竞争、相生相克的原始森林式发展模式。这样既不会形成一方独大的垄断,也不会形成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依赖锰矿资源生存与发展的企业,由于与锰矿资源关联程度和对锰矿资源依赖程度不同,对锰资源需求和开发利用能力不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企业。但无论关系如何,由于是依靠同一资源生存与发展,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适度的竞争、适度的垄断、适度的独立性与适度的联合同样重要。

3 打造比例协调和体态匀称的锰业结构

中国企业,从资源丰富到资源短缺的过程中,大都有过从竞争不足到竞争过度的经历,由于资源短缺,生存空间压缩,企业竞争压力过大,大打价格战和规模战,结果是企业效益提不高,产品技术升级换代缓慢。如何调整纵横的比例关系,打造结构合理、体态匀称、灵活健康的锰业集群,是问题的关键。

在所有的锰矿资源开发企业中,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合作关系,统称为竞合关系。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各行业之间存在着广泛、复杂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关联关系比较密切的产业就形成了产业集群。根据资源性企产集群中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产业集群的形成分为横向形成和纵向形成。横向形成产业集群之初,企业之间更多的是表现为竞争关系,也就是产品属于同一种类。某个区域产生横向产业集群,第1批企业示范效应作用特别大,从而有更多的企业模仿出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产业集群的最初形成就是如此。但由于竞争的原因,产品之间在品种、规格、款式、造型、色彩、所用原材料、等级、品牌等方面,甚至在内在质量上都将趋向于拉大差异,逐渐向纵向型企业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基础设施共用、专业化供应商的存在、专业化劳动力供应等优势,形成一种良性强化,甚至形成了一种以地域命名的产品品牌(如大猛牌天然放电锰粉等),进而产生了产业集群。

纵向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种产业链的延伸。纵向形成的产业集群间更多是一种合作关系,是各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很多情况是某个区域有大型企业存在,一些中小企业作为其配套,形成了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产业集群(如中信大锰矿业有限公司)。纵向形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长短有关,而产业链的延伸则和产业特性有一定关系,那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的产业容易延长产业链。

不论横向产业集群、纵向产业集群,还是由他们相互链接而形成的网络型多向产业集群,他们必须是比例协调、体态均匀、灵活健康的,如同健康的人体一样,任何一部分的过度发展或过快增长都会导致整体的失衡进而危及整个体系的运行和效益的提高。

4 结 论

并联型企业因横向竞争激烈而不断创新技术以规避竞争,串联型企业因技术优势和高回报率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竞争,由此形成纵横交错的复杂关联关系。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各种类型企业均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最佳的结构就是形成可以自如调节比例关系的立体网络,灵活适应市场对资源产品需求的变化,而政府的作用是服务和调控。应坚持“横向控制、纵向延伸、主体发展、结构优化”的方针,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的上下游完整、横纵向比例合理、核心企业稳定、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产业柔性集聚特性的有机体系,实现纵向由链式产业群、横向由优势产业群组合而成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网络,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1] 庾莉萍.破解我国锰资源贫乏困局[J].中国有色金属,2008, (23):36-37.

[2] 高海亮.国内外锰矿生产及消费现状[J].中国金属通报, 2006,(7):33-36.

[3] 李维健,刘忠林,潘家瑞.广西锰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J].中国锰业,2007,25(4):1-5.

[4] 彭长生,孟令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结构与风险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2):58-61.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Ore Resources Enterprise

WAN G Dian-Hua,L I Shou-yi
(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The same level of skill or the sameproduct companies in Mn-ore has form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horizontal parallel,using different technology to produce the downstream products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It constitutes a vertical series;series-parallel network of criss-cross composed of enterprises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From the circuit theory,niche law was inspired by someideas of optimizing ore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structure.

Manganese ore resources;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hips;Manganese industries

TD-9;TD981

A

1002-4336(2010)02-0019-04

2009-10-22

王殿华(1962-),男,辽宁新民人,社科研究员,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经济、文化传播;李守义(1947-),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源与勘察经济,手机: 13597328559,电话:0773-5896606(办),0773-5892796(学校传真转).

猜你喜欢

锰矿串联并联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国外某铁锰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天然锰矿低温NH3-SCR烟气脱硝催化活性研究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并联型APF中SVPWM的零矢量分配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