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能源格局的深刻变化

2010-09-03杨元华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11期
关键词:格局天然气石油

杨元华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北京100803)

如果说20世纪是石油世纪,那么21世纪是什么世纪呢?也许是天然气世纪,或者是新兴能源世纪。这不仅是简单的能源转换问题,而是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而能源格局的变化是判断能源发展前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所占比重为36%,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品种,而其战略意义和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资源。当今世界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家里用的几乎都与石油有关,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人们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已直接或间接地与石油结下不解之缘。石油在当今时代大可影响战争进程,左右世界局势,小能影响个人生活,作用非同寻常,深为世人所关注。所以人们说,20世纪是当之无愧的石油世纪。可是另外一方面,石油是非再生资源,不能永续使用,而且无节制地开发与使用,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

时代在变革,经济在转型,发展方式在转变,观念在变化,世界正在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多极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能源政治格局、能源经济格局、能源供需格局和能源地缘结构格局也随之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能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全球性问题。能源格局的变化无疑将决定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趋势,对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能源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油供应格局、消费格局、能源地缘经济格局以及石油市场运行态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调整和值得注意的动向。把握好能源基本发展趋势和格局变化,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油气合作中的话语权、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和国际安全战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1 国际能源市场重心东移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2009年下降了1.1%,是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石油日消费量为4 532.7万桶,同比下降4.8%,超过GDP降幅,是连续第四年下降。这说明,OECD国家石油需求已经达到高峰,开始出现持续的结构性下降。而非OECD国家能源消费却增长2.7%,超过其GDP的增长速度。

BP《2010年能源统计报告》显示,由于欧美国家持续低迷的经济表现,以及开始实行谨慎的财政政策,OECD国家的能源需求在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这预示着国际能源市场重心东移。

目前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买家,但是美国进口原油总量在2005年达到每天1 000万桶的顶峰,可是仅过去2年,进口总量下降了9%,其中沙特对美国石油出口20年来首次降到每日100万桶以下。中东产油国向亚洲地区出口的石油在不断增加。我国去年12月从沙特进口原油从2005年占总进口量的14%增加到20%。分析人士认为,中东等产油国的市场转向将是不可避免的,显示石油地缘政治的中心从西向东转移,势必改写中东的石油地缘政治。

世界能源消费2008年比1965年增加了近2倍,增幅达195.6%,过去发达国家的人均耗能为发展中国家的5倍,而目前世界6大能耗大国中,有3个是新兴国家。据预测,世界能源需求将在今后25年增加49%,而发展中国家将在增长的能源消费中占87%。

2 能源资源控制格局朝着有利于资源国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资源国的油气开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控制油气资源,操纵石油价格,左右世界石油天然气的市场变化。数据表明,上个世纪,全世界探明油气储量的85%(不包括中国)掌控在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手中,除前苏联政府管理的14%以外,资源国直接控制的油气资源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

在国有化浪潮的推动下,上世纪后半期到本世纪初,国家石油公司(NOC)迅速崛起,其主要标志是控制资源,从而实现资源收益最大化。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球石油储量最大的40个国家在对外合作项目中的政府所得,从2002年的平均55%上升到2007年的平均85%。NOC在国际竞争中已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规则的接受者变成了政策的制订者,从而使国际油气市场格局和国际合作的内涵发生了变化。NOC拥有石油储量9 399亿桶,是IOC446亿桶的21倍;NOC年油产量144亿桶,是IOC45亿桶的3倍;天然气储量,NOC拥有90.065万亿m3,是IOC5.255万亿m3的17倍;天然气年产量,NOC也占优势,年产达到1.078万亿m3,是IOC0.444 5万亿m3的2倍多。

3 竞争合作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在发生变化

许多研究表明,经历了此前金融危机的洗牌,全球能源竞争合作格局,已悄然改变:随着国家石油公司渐渐成为国际规则的主导方,跨国石油公司的权力空间正在缩减。目前全球100多家NOC中,资源型NOC拥有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世界石油工业中NOC与IOC的竞争合作格局正从上世纪的以资本、技术为主导向以资源为主导的形态转变。随着有限资源向少数资源型NOC的集中以及资源型NOC凭借资源优势全面增强发展能力和话语权,未来资源型NOC在全球竞争合作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继续增强。

4 传统的石油生产供应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OPEC从上世纪1960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主角。而当今国际油市已由昔日的少数寡头市场变为相对大范围的垄断竞争市场,生产、供应和加工日趋多元化,分散化。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1973年OPEC占世界石油产量55.5%,目前只占1/3左右。而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加上OPEC内部利益不协调,降低了OPEC整体控制油价的能力。

5 左右和操纵石油市场的主力在向投资基金转移

回顾过去5年,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涌动,各国对金融石油市场的追捧兴趣不断提升。阿联酋、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在加紧建设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期望借助期货市场更多地分享价格话语权。银行、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各类投资基金等大肆介入石油期货市场,使石油工业主导的定价权在逐步让渡给了投资基金。石油期货、期权已由单纯的套期保值工具发展成为新型的的金融投资载体。金融石油市场造成了实物石油贸易与契约石油贸易脱节,这既是石油市场的特点、也可能是弊生之源。

6 国际石油公司在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发生转变

首先,国际石油公司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开始下降,从以前的油气田经营者(产品分成合同)日益变成油气田的服务承包商、技术支持者以及融资提供者(一体化服务合同/总包合同);其次,拥有的油气田权益越来越少,以获取和占有资源为主要目标的合作难度越来越大;第三,经营模式将更加趋向于服务的提供者,与技术服务公司的角色逐渐靠近。

7 由于资源国成为国际合作规则制定者,服务合同可能成为合作新模式

资源国通过国家石油公司控制资源和经营权。油气资源越丰富,国家石油公司对本国资源的控制程度越高。例如,在中东,国家石油公司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程度达到94%,天然气也达到73%,在南美地区,国家石油公司对本国油气储量的控制程度达到82%,在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对本国油气储量的控制程度达到73%;在非洲,国家石油公司对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程度为41%,天然气为30%。

8 能源地缘格局的变化

综观石油发展的历史进程,150年前,从美国发现石油以来,世界石油资源已经从少数地区向全球其他地区聚集,目前主要集中在东北半球北非、中东、里海、俄罗斯中北部和西半部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这两个弧形地带。

9 天然气将在未来全球能源市场供需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长远来看,替代能源或新兴能源将取代化石能源,但是那个时代到来之前,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应对气候变化和进行环境保护,使用天然气是最好的选择。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发出相同的电量所排放的CO2只有煤炭的50%,比石油也少30%,与风能、太阳能的不稳定性相比,天然气是提供稳定、必需电量的理想选择。预计,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以后,全球能源行业供应和消费将更多地由天然气主导。天然气时代可能会提前到来,成为从石油时代向新兴能源时代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天然气储量非常巨大,据美国《油气杂志》(Oil&Gas Journal)今年公布的数据,2009年世界天然气储量为187.156 8万亿m3,产量为2.866 5万亿m3,可供使用60多年。如果,加上页岩气和煤层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总量已扩展到1 076.046多万亿m3,足够人类使用300多年。

但是目前大量开发页岩气也存在着争议,有人担心对地质层破坏,从而威胁生态环境,当然还有技术问题。但是,也有人认为,科学开采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仍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十分广泛,开发利用的技术日趋成熟,是常规天然气和传统能源最现实的接替资源。随着页岩气革命进程的加快,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页岩气可能会主宰下一阶段全球能源格局。美国在页岩气和煤层气领域的技术最近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发现了大量页岩气资源,使过去认为不可能开采的资源得以开采。新增页岩气的储量使美国在过去10年中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提高了几乎50%。有资料显示,美国的页岩气储量大,约100万亿m3。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已超过俄罗斯雄踞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20.1%,预计到2015年,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将从2009年的800多亿m3增加到2 800亿m3。

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也非常丰富。中石油前副总裁、中石油企业协会会长胡文瑞2010年6月18日发表《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低碳社会》的报告,他认为:“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总量约是常规天然气总量的5.01倍”。中国的常规天然气的通行说法是38万亿m3,5倍就是190 万亿m3。他说“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的技术日趋成熟,是常规天然气最现实的接替资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普遍认为,21世纪是传统能源紧缺的世纪。预计,到2030年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将增加44%。目前“石油峰值论”颇为流行。而有专家认为,今后20年也可能出现“煤炭峰值期”。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近70亿增加到90亿。在人口增长和创造财富的双重驱动之下,全球对于基础能源的渴求不断提高,使得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达到了欲壑难填的程度。到那时,清洁、丰富、廉价能源从何而来?可再生能源还难以替代传统能源。权威机构数据预测,到2030年,传统能源将从目前消费的近90%降到70%~80%,2050年可能降到60%上下。

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石油占36%、煤炭占28%、天然气占24%、核能占6%。发展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非常大。人们预计天然气可能从目前的第三大能源转为第一大能源。美国私人天然气勘探生产企业GHK公司创办者和拥有人罗伯特·海夫纳说,全球能源正从煤炭和石油为主,转向为更清洁、更环保、分子中含碳更低的天然气时代。

尽管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但是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和发展趋势难以改变,还将进一步加速。大力发展天然气(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将是一个战略选择。有人估计,中国天然气利用规模,到“十二五”末期可达到2 600亿m3,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增加4.4个百分点,因此要充分认识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战略地位。目前中国天然气仅占一次能源消费的3.9%,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4%。虽然中国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与煤炭相比,天然气在节能减排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应得到充分发挥。1m3天然气,可替代2~2.4 kg标煤,可节约能量11%~73%,减排CO247%~84%、氮氧化物44%~95%、SO2和烟尘近100%。因此,天然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国应当充分认识天然气的战略地位,在资金、技术、体制方面适时调整天然气利用政策,大力加快发展天然气的进程,促进天然气生产(储备)基地建设,强化天然气战略通道建设,提高天然气市场战略储备能力,建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促进产、输、销协调发展。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要抓住战略机遇期,争夺发展天然气资源的技术制高点,以实现我国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格局天然气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