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网络分享化石带来的喜悦

2010-08-31王华

生物进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巴图爱好者产地

王华

利用网络分享化石带来的喜悦

王华

我的家乡朝阳市地处辽宁省西部,这里有丰富的化石资源,是热河生物群的核心地区,物种丰富。在数万个种类的脊椎类化石、昆虫类化石和植物化石中,研究者发现了很多“世界之最”,这里是“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和“第一朵鲜花盛开的地方”。

我经常在与一些化石爱好者网友聊天的时候,会非常骄傲地告诉他们:“我家离化石产地很近,想去采化石很方便,我可以带你们去。”可是他们认为太不现实,因为他们所在地离朝阳市太远了,有的甚至相距几千公里,而且他们一般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来产地采化石对他们而言更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我在网络这边已经能感觉到他们的遗憾,心想怎么样才能帮助这些网友完成这个梦想呢?想来想去灵感来了,现在流行网络直播,我可以搞一个网络上的直播。我可以带着相机和笔记本电脑去产地,用相机把产地详细的拍下来,然后将照片传到网络上,这样网友就可以在线在照片上寻找化石了。以这样一种在线互动的方式,可以帮助那些距离产地很远、工作很忙的网友完成寻找化石的梦想。我把这个想法与网友交流了一下,他们都认为非常好。我马上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正当我准备的时候,又有个难题出现了:化石大多保存在岩层之中,从表面看不出什么,也猜不出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化石,只有劈开后才能确定内部有没有化石,这样就很难实现互动。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化石裸露在外的产地开展直播。思来想去,我想到了巴图营子木化石产地,因为在这个产地木化石大都裸露在外,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图文直播。我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就与一位化石爱好者一起上路了。

巴图营子木化石产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的东南部,一亿多年前这里曾是由松柏、苏铁、银杏、真蕨和种子蕨等树木组成的茂密森林,因为种种原因被特异埋藏保存了下来,后又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硅化木。沧海桑田,这些来自远古的硅化森林逐渐露出地表。我和化石爱好者小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巴图营子乡,然后改步行前往化石露头较密集的黑沟村,刚到村口就发现了很多块木化石散落在地面上,但我们不能久留,因为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任务——“网络直播”。

天气很炎热,我找到了一片树阴处搭建起简易的直播室,在化石网论坛建立了直播贴子,直播开始了。首先把周围环境拍摄下来传到网上,让网友们感受一下化石采集现场的气氛。随后我把有木化石露头的地面照了下来,传到网上与网友互动,利用聊天工具与大家交流,他们努力观察着照片去发现木化石。没过多久,就有两名网友告诉我看到了两张图片上疑似有木化石,我赶紧参照图片找到了那个位置,果然发现了两块木化石。随后又有几名化石爱好者网友提出了他们的意见,我都尽最大努力去验证他们的猜测。

给小刘现场讲解

发现的木化石

木化石露头图

给小刘讲解

现场周围环境

我拖着设备向产地前进

小刘发现的植物化石

小刘发现的昆虫翅膀化石

我正在直播

时间有限,我努力地拍照、上传,不停地根据网友指点去发现,还忙里偷闲给爱好者小刘讲解木化石的成因。它们是古代树木因火山喷发或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被埋入地下,处于缺水的干旱环境或与空气隔绝,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被含硅钙的物质所交换替代,交代的过程保留了木材的纤维结构和树干的外形而形成的。树木保存为化石的条件极为苛刻,树干要想成为硅化木,先决条件是其遗体必须得到迅速掩埋。这种迅速掩埋与隔绝空气的情况毕竟是极少见的,因此,树木成为化石的几率非常小。树木被泥沙埋藏后,含丰富硅质成分的地下水溶液就开始对这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虎视眈眈了,地下水一边溶解树木的木质成分,一边将自己携带的硅质成分沉淀于所溶解的孔洞中,发生物质交代现象。如果溶解和交代速度相等,且以分子相交换,则可保存树木的微细结构,如年轮及细胞轮廓等;如交代替速度小于溶解速度,则主要保存了树木的形态,年轮一般不清楚。最后,树木的原来成分已荡然无存,全部由含硅钙成分的石质所取代。之后经过压实、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原来的树木就完全变成了坚硬的石头——木化石。小刘慢慢地懂了一些相关的知识,我要他自己去发现化石,而我留在原地继续直播。不一会儿,他便跑回来说发现了昆虫和植物的化石。我开始误认为他是看错了,可等化石摆在我面前时,我呆住了,真是一个意外的礼物。原来他在干枯的河沟里发现了很多岩石,他好奇地用随手带来的地质锤试着敲了一下,没想到居然裂开了,随后在里面发现了植物和昆虫化石,根据种类分析可以推断这些标本应该是中生代时期的化石,可能是被雨水冲了下来,然后被小刘发现。我非常惊喜,推测顺着河沟往上游走很有可能会发现中生代化石的产地。因为时间的原因不能再继续探索和追踪了,只好把这个任务留到下次了。

到家后,我把这次收获到的化石整理了一下,转寄给外地的爱好者网友,让他们一起分享发现化石的喜悦。这次活动我非常开心,不仅使我收获了很多化石标本,还拉近了我与广大外地化石爱好者的距离,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对木化石更深的认识,普及了木化石知识。

book=59,ebook=2

猜你喜欢

巴图爱好者产地
论如何传承史诗《江格尔》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直播答题爱好者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
那一夜
相声爱好者
蒙古人名中的“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