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学院校园西区绿地规划设计

2010-08-22陈华刘俭张洪萍

山西建筑 2010年19期
关键词:西区肇庆轴线

陈华 刘俭 张洪萍

肇庆学院是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距广州90 km,位于广东珠三角城市——肇庆。肇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学校治学严谨,教学管理严格规范,以党建促学风,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校训,具有优良校风和学风。

1 项目背景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在原主校区的西部新增校区面积约10 hm2(约150亩)。该西区用地位于肇庆学院西南部,前临肇庆市星湖风景名胜区,后依北岭山,周围有天然的山脉、湖泊、农田等生态要素,整体生态系统较为完整。该西区用地原为废弃的池塘和荒地。

本规划需对该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精心设计,整合校区空间,完善功能布局,突出学校特色,塑造山水校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设计目标、景观构图分析、总体构思和具体景观分析等进行规划。主要突出肇庆学院的办学特色,增强了文化底蕴,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特点,为师生们提供一个集休闲、学习环境景观优美的校园环境。

2 规划设计原则

1)可操作性的原则。尊重现状、利用现状;聚集相同功能,有效利用资源,在最低改造成本的前提下求得最佳空间景观效果。2)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设计以整合资源和空间为目的,强调从人的需求出发,合理分区,强调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结合,建设为全体师生可见、可进、可游的绿地。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规划充分结合和利用现有地形,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汇的特点,形成空间层次丰富和交织的空间体系,完善景观格局,展现山水校区独特风貌。4)步行优先的原则。规划设计充分结合现有道路系统,完善步行体系,组成贯穿绿地、水面、山体等的步行环路;以学生的课间合理的步行范围组织教学区、运动区等各功能区。力求使校园交通组织做到人车分流,动静分开[1]。5)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原则。各功能分区相对完整,以人工或自然边界为界线,使学校的建设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校区布局有利于分区分期发展,延续学校的历史发展文脉。

3 总体构思

肇庆学院西区新增加的校园规划用地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为了与学校现有的校园规划情况衔接更自然,更和谐,所以本规划构图上采用了东西轴线对称以及中心主广场区平面构图采用“方”与“圆”的几何构思,体现了学校严谨的治学理念[2,3]。在广场及建筑周边增加大量的林荫带,营造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此区保留大量的水体,在炎炎夏日能给师生们带来清爽的感觉,同时又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空间。

4 具体规划

4.1 景观功能分区

规划根据基地地形和校区布局现状,西区地采用东西向广场轴线对称布局,通过完善入口处的对景轴线,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基地的各功能分区。

基地主要景观功能区有:入口集散广场区、水体休闲区、中心主广场区、教学区、行政管理区、特色方格亲水区、地被种植区、环形活动休闲区八个景观功能区。

4.2 道路系统组织

规划以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为原则,布置两条次干道与这两条主干道相连,形成校园内西区新地的交通环路。

1)延长校门口的环校大道至西校区的南北环校大道。2)延长计算机实验大楼前的主干道至西区南北环校大道。3)延长美术楼前的次干路至西侧环校大道。4)延长实验楼左侧的次干道到美术楼的次干道。

4.3 广场规划设计

规划中主要布置三个广场,它们分别为:入口处的人口集散广场、中心区的中央休闲广场及特色方格水体广场。广场区域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本方案从总体出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和池塘。丰富整个西区广场的空间层次和湖泊景观,同时也保持与整体的统一和连贯。将整个广场景观构图按序幕、高潮、尾声三个序列依次展开。

4.3.1 序幕

序幕部分由“文化画卷”展开,正面主要以石刻的形式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再由象征学校未来腾飞发展的浮雕图案共同组成。背面刻画的是人生哲理,意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要有勇气面对,并有克服挫折的信心”。除了突出学校历史、文化、人生哲理与增强文化底蕴外,也具有集散与分隔空间的作用。水与铺装的交融,两边绿树成荫,景墙前设有一个小喷池,加上小块绿地的点缀,使景墙添上了一分生机。

4.3.2 高潮

高潮部分以“砚魂”景点为中心(见图 1),以圆的扩散形式为主要的局部构图,亲水平台与“砚魂”结合,“砚魂”采用叠水的形式,池底为黑色铺装,清澈的水到池底就变成了所谓的“墨水”。整体上又体现出了动与静的结合。端砚,作为肇庆的一种特产,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增强文化底蕴的作用。池边是由“开卷有益”和“谐趣池”组成。亲水平台的四周是清澈的池水,池边配有多样的小灌木,再外面是一个圆形的红千层道路,称为“大团结”。红千层底下置有座椅,供休息与赏景之用。整个区域绿树成荫,植物多样,池水清澈,一片自然景象。

4.3.3 尾声

尾声的最大特点是分隔与统一的结合,十四个水池象征着十四个肇庆学院的二级学院,表面看上去是孤立的,实际上却是相互贯通的一个大整体——“和谐池”。每个学院有各自的特色,但它们之间又互相联系,和谐发展,共同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4.4 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肇庆市的气候特点,地区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为主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出现,植物景观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到冬日与梅雨季节树木对阳光的需求。因此,在基地环境设计中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

1)上层大乔木:以乡土落叶阔叶树为主(最好达到60%以上),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和冬季充足的阳光。如:凤凰木、细叶榄仁等。

2)中层乔灌木:以常绿树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干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如:鸡冠花、白玉兰等。

3)下层地被:以耐阴的低矮、野生灌木、藤本及地被植物为主。如:杜鹃等。

4.5 景观组织

1)规划利用轴线的方法进行空间组织。在景观轴线周边,分别建立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中心、外语楼及行政楼周边休憩绿地的对景轴线,从而形成以四条主要景观轴线和若干条次要景观轴线为格局的空间关系。2)规划利用道路系统,强化引导,形成众多的观山、观水的视线通廊。3)规划通过建筑布置和道路组织联系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形成校区内开合有序的空间序列,并通过景观轴线、视线通廊强化了这种空间序列效果。4)建筑高度与地形高度变化相一致,形成高低变化的建筑轮廓线,反映出学校的特色。5)特色景点的介绍:文化画卷、砚魂、凤凰走廊、感恩树池(见图2)、杜鹃丝带等。

5 结语

突出人文氛围,通过特色广场设计来体现校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人为本,人是环境中最活跃的景观因素,规划中始终将人的校内活动作为景观向外界展示,使校内的学习氛围融入到校内景观中来,展示出学校的魅力。

[1] 宋泽方.有机◦有效◦有情——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几点思考[J].南方建筑,2009(2):14-18.

[2] 缪 峰,李春平.原金陵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思想评析[J].山西建筑,2010,36(4):50-51.

[3] 沈国尧.节约型校园规划初探——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学院校园规划[J].南方建筑,2008(3):7-11.

猜你喜欢

西区肇庆轴线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临涣选煤厂(西区)提质增效工程改造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
浅析芗城区西区排涝站运行存在隐患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