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

2010-08-15邓少林

山西建筑 2010年20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规划污染

邓少林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靠性、脆弱性等特征,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城市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实施根据,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1.1 城市水体污染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中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体遭到严峻的破坏。中国城镇供水面临很多的问题,而这所有的水问题都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 城市大气质量严峻恶化

1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资源仍然是煤炭,中国是世界煤炭消费最大的国家,同时还是世界原油消费第二大国。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状况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成。

1.3 固体废弃物成灾

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约为6亿t,其中有害废物为4 000万t左右,累积量超过64亿t,侵占近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 t,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弃物四周堆放,不仅有碍视觉景观、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本身严峻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此外,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随之增长。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1.4 噪声污染现象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2/3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超过规定要求。

1.5 劳动力污染

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的生产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种对劳动力的需求似乎与环境保护没有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多为非技术型产品,其生产岗位自然对劳动力没有技术上的要求,因而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浪费较大。但是由于这些劳动力密集的工业还可以减少国家的就业压力,因而其环境污染问题更易被忽视,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自然退居经济发展之后,使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面临更多来自经济发展需求的压力。

城镇化的发展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劳动力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选择一种更为高质而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促使粮食生产部门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来满足这种生活方式,这会使更多的江河湖海受到污染,土地污染也会更为严重。

2 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埋下了环境污染的祸根。一直以来,中国盛行“重商主义”和政策上的“向商人倾斜”,国内许多政策措施都体现出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使得任何浪费污染环境的做法都可以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毫无阻碍地通行。在这种环境换发展的政策指导下,中国当然会面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困境,高速的经济增长变为不可持续的发展。

2)中国要想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治理资金与技术资金促使企业使用最能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有效利用资源。然而我国各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经济数量的追求往往让他们忽略或放弃了环境保护的费用投入,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发展严重滞后。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拿出了360亿元(约45亿美元)主要用于污染控制和防治,这是近两倍于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之和的环保投资,然而这一数据仍然低于当时1%的GDP数量。“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首次突破GDP的1%,达到1.18%,但这一投入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需要。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指出,中国2004年全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年GDP的3%,治理成本占GDP的1.8%,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 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3 000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这一切资金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投入数额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3)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约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种资源约束的错象。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

4)环保意识的薄弱。“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然而人们的思想意识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无法走得很远。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治理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全社会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环保观念,人们的环保观念淡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3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3.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天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方面的资料;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分值等资料;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3.2 大气污染分析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分析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能够对症下药。

部分专家从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法学角度,提出并发展了一套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的模拟、城市背景浓度的确定、优化模型、分区规划、等效排放、措施信息库等方法在内的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问题整体解决的技术方案,为全国其他类似城市进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一种参考,同时,研究的结果对今后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3 水资源污染整治规划

水资源污染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污染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分析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备,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3.4 城市固体废物分析整治规划

固体废弃物分析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分析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处理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固体废物分析整治规划应将重点放在综合利用上,发展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固体废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系统。利用焚化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现代处理方法,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4 结语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也处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的重大战略。

[1] http://www.happycampus.cn/docs/983432294201@hc03/5682.[2] http://www.51edu.com/zhiye/2009/0409/article288612.html.

[3] 李成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走向现代化的构想[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534-562.

[4]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 叶麟珀.浅议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9,35(14):21-23.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规划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