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措施

2010-08-15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25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11期
关键词:恒温公猪精液

鞠 强 (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 251100)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就是通过采用科学的种公猪饲养管理、调教、采精、 稀释精液、分装贮存、发情鉴定、输精等技术环节,利用器械人为地将稀释后的种公猪精液输送到母猪生殖道内,实现配种受孕的过程。

1 技术优势及推广现状

1.1 技术优势

(1)减少种公猪的饲养量,节约配种成本80%以上。采用人工授精,1头种公猪可解决300~500头母猪的配种问题,是采用本交方式的20倍,可大大减少种公猪的饲养量。以饲养100头基础母猪的养猪场计算,采用本交需饲养种公猪8头左右,按目前猪场的平均水平,每头种公猪引种、饲料、人工、水电、猪舍、死淘等成本年约为4600元,所以每头母猪年需配种成本368元;而购买商品化的优质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以每头母猪每年产2.2胎,每胎需2份精液,每份精液15元计算,每头母猪年需配种成本仅为66元,是本交配种的18%。(2)生猪人工授精可充分利用优质种公猪资源,大幅度地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 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和普及,可大大缩短改良周期,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3)由于生猪人工授精避免了猪本交配种时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宫颈炎、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疫病的传播。(4)人工授精保证了输入母猪生殖道内的精液质量(经检测精子活力不强的精液不能用来输精);同时,子宫颈内或子宫深部输精使大剂量新鲜精液直接进入子宫深部,增加了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机会,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繁殖率。

1.2 推广现状

人工授精技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生猪上应用,但它的真正发展和在养猪产业中广泛推广使用直到90年代才开始。目前,该技术已趋于成熟,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养殖户可自购自配,实践证明,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可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对齐河县2009年1~6月份50个村826头实施人工授精配种的母猪统计显示,人工授精的准胎率为92.7%,窝均产仔数为12.2头,最多的达27头,比自然交配提高了0.8~1.2头。

但据调查,我国大多数地区生猪人工授精的普及率仍然不高,且主要是在规模养猪场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母猪人工授精配种率极低。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支持下,生猪人工授精的普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尤其是无项目支持的地区。

2 推广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成熟且优势明显的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其推广普及率偏低的现状,显然是很不协调的。这主要是由于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推广普及中,面临以下限制因素。

2.1 分散、小规模养猪是现实制约因素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最基础的条件就是保证精液的供应和质量。我国目前的养猪业,是以农村家庭为经营主体,小规模、分散养猪仍占很大比重,采用人工授精的种猪精液来源缺乏保障。(1)小规模养猪场和养猪户因养殖规模、资金、技术、观念等限制,很难在自己养猪的同时,承担起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调教、采精、 稀释精液、分装贮存等任务。(2)规模养殖场,实施生猪人工授精主要局限本场。这主要是因为规模场对疫病防疫、销售种公猪精液效益不高、鲜精损耗大等因素的顾虑,以及受其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限制。(3)社会上的生猪配种站,有的也开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但由于其规模小、技术差、仪器设备简陋等原因,所提供的种公猪精液质量无保障,甚至有时推广中,因精液质量问题使母猪饲养户对人工授精技术失去了信心,为推广工作带来了负面作用。

2.2 鲜精贮存时间短是主要技术制约因素

生猪人工授精为鲜精输精,种公猪鲜精液对外界环境要求严格,贮存运输条件高,且贮存时间较短,所以流通销售的种公猪精液成为时效性极强的易损耗商品,给供精者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1)稀释后的种公猪鲜精,最适宜的贮存温度为16~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加剧精子死亡。(2)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强烈光照也会加快精子死亡,精子运输的距离和受孕率及产仔率成反比。(3)加入稀释粉稀释后的种公猪鲜精,可保存3~5d,一旦超过保质期,精液中精子活力下降,不能再用来输精,直接增加了种公猪站的经营成本。

3 推广的关键措施

通过对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普及中限制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破解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缓慢的难题,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保证充足、优质的精液供应;二是建立集畅通销售、恒温配送、快速使用为一体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因此,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成败,除象推广其他技术一样,加大宣传使养殖户普遍接受,科学示范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外,主要取决于以下关键措施。

3.1 建设高标准的专业化种公猪供精站,保证优质充足的精液供应

以规模养猪场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为投资主体,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种公猪及其进行定期检测与检验,使种公猪供精实现专业化生产、商品化经营,保证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精液供应和质量。

3.1.1 引种优良 种公猪来源必须明确,系谱清楚,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健康无病,优先选择使用自身或其双亲有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成绩的种公猪,保证所引进的种公猪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

3.1.2 适度规模 具备一定的规模,种公猪存栏达到一定数量(一般根据精液供应的半径和当地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以70~100头为宜,这样即可保证供精单位有一定的利润,又可为周边养猪户提供优质充足的精液),精液生产销售作为供精站的主营项目,可实现专场、专人、专营的工厂化生产。

3.1.3 技术过硬 具有2名以上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熟练的种公猪饲养调教、采精、精液品质检查、处理和保存的设施和能力。

3.1.4 设施一流 公猪舍:通风换气和保温隔热条件好,夏季可以防暑降温(应用畜舍空调或湿帘),冬季阳光充足。运动场:精液供应站应建设种公猪运动场,一般采用露天轨道式运动场或室内运动场,保证种公猪具有一定的运动量。采精室:一般在公猪舍的一端,为周围封闭的独立房间,室内配有足够的采精栏,采精栏要紧靠精液处理室,通过窗口直接将采取的精液传至精液处理室。精液处理室:必须与采精室隔离,清洁卫生,基本达到无菌室要求,不准其他人员出入。

3.1.5 设备齐全 规范的种公猪站应必备下列设备仪器:显微镜:观察精子活率(100倍)和精子畸形率(400倍)。双蒸水器:制备溶解稀释粉用的双蒸水。精液分装机:分装稀释后的精液。磁力搅拌器:溶解稀释粉。干燥箱:玻璃器皿或塑料用具。37℃恒温板:预热载玻片和盖玻片,以观察精子活率。普通冷藏箱:保存稀释粉和稀释液等。17℃恒温箱:用于分装好精液的保存,要求温差不超过±1℃。精子密度仪:测定精子密度。水浴锅:预热稀释液。电子天平:称量精液和稀释液。37℃恒温箱:预热采精杯。电脑:记录和处理数据。

3.2 健全技术网络服务体系,保证精液畅通销售、恒温配送和快速使用

种公猪站生产的精液,无论投资主体为谁,必须建立技术服务网络支撑体系,有计划、及时地把精液供给母猪饲养户,实现精液的商品价值。由于单纯的养殖企业,对社会养殖业户的影响和服务能力有限。为此,在实践中应借助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以其多层次机构设置为载体,建立保证精液畅通销售、恒温配送和快速使用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克服鲜精贮存时间短、难运输的技术难题。

齐河县在近几年的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以“网络健全、渠道畅通,分级发放、恒温配送,预定预约、计划生产”为特点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非常值得推广借鉴。

3.2.1 网络健全、渠道畅通 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人工授精服务网络体系,各级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保证各个环节的利润,使种公猪站的精液销售渠道畅通。县级以县畜牧兽医站为依托,负责全县生猪品种规划、种公猪站的技术指导,定期对人工授精员进行技术培训;在乡镇一级,以乡镇兽医站为依托,建立了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站,设专用储精室,配备恒温箱和显微镜等必要设备;在村一级,根据各村母猪存养量,设立生猪人工授精点,每个授精点有一名生猪人工授精员负责,规范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

3.2.2 分级发放、恒温配送 精液供应实行分级,流向为种公猪站→乡镇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站→人工授精员和养殖户。精液配送中,为达到17℃恒温配送要求,确保精液质量,种公猪精液供应站须配备精液配送专用车和车载恒温箱,每天由专人配送到各乡镇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站;乡镇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站将精液贮存在恒温箱内,分发精液时用显微镜进行精子活力检测,不合格的精液不允许向人工授精员和养殖户发放;人工授精员和养殖户,根据母猪配种时间现取现用。

3.2.3 预定预约、计划生产 为避免精液浪费与不足,实施预定预约、计划生产。由村级生猪人工授精网络点、乡镇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站根据自己的需求量,通过电话逐级上报精液需求计划,种公猪站根据用量确定当天采精量,合理利用种公猪群,争取当天采的精液2d内用完。

猜你喜欢

恒温公猪精液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人工授精精液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
牛冷冻精液的制作、保存和解冻方法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基于PID控制的一体化恒温激光器系统设计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