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提灌工程建设的几点做法

2010-08-15杨华礼达州市农机局四川达州邮编635002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0年1期
关键词:农机局达州市美化

□杨华礼(达州市农机局,四川达州,邮编 635002)

针对达州市提灌建设不规范、工程质量不标准、渠系配套不完善、管理维护不落实等问题,达州市农机局提出推行了提灌站标美化建设,逐步对提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了科学规范,现将这些做法归纳如下。

1 严格立项条件

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和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包括技改、重建和新建)规定了如下立项条件:①水源保证;②电源保障;③灌面较大,在浅丘、平坝地区设计灌面不低于14公顷,在深丘、山区不低于7公顷;④扬程适中,在浅丘、平坝地区净扬程不宜超过50米,在深丘、山区不宜超过100米;⑤功率较大,一般装机功率应在15千瓦以上;⑥节能明显;⑦投资适度;⑧干群积极,受益区干部群众是否积极主动,关系到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2 严格立项程序

四川省农机提灌建设项目的立项包括如下程序:村民大会通过→村委会申请→乡镇政府意见→县(市、区)农机局、财政局申报并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初审→四川省农机局、省财政厅批准立项。由市、县(市、区)农机提灌项目资金安排建设的,则相应由市、县(市、区)农机局、财政局批准立项。

3 严格建设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泵站技术规范,结合达州实际制定了《达州市机电提灌标美化站建设条件》,提出了标美化建设要达到“四化”标准,即设备新型节能化、机房整洁美观化、管路短直稳固化、渠道防渗顺畅化。在2006年又对《达州市机电提灌标美化站建设条件》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化”,即泵站管护日常化。“五化”标准主要对各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各土木工程的施工以及提灌站的日常管护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切实执行。

4 严格建设程序

根据工程建设相关规定,结合农村机电提灌站工程项目小、技术性强的特点,设置了如下建设程序:勘测设计→择优选定承建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建设实施(同时进行质量监督)→性能检测→竣工验收→建立档案→办理移交→落实管护责任和建立用水协会。工程总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还应进行招投标。

签订工程建设合同是指项目管理单位与工程承建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工程承建单位既可是当地村委会,也可是专业施工队。若承建单位是专业施工队,项目管理单位还应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职责,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对由各级农机提灌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还作出了“六统一”规定,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勘测设计、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采购设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竣工验收程序。目前,在具体实施中比较有效的建设方式是农机部门负责采购机电设备和组织竣工验收,机电提灌勘测设计所(队)负责工程勘测设计和质量监督,当地村委会负责承建机房、进出水池、渠道等土木工程和高低压线路等配电工程,以及在农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安装机电设备和管路。

5 严格竣工验收

根据《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和相关技术要求,2002年制定了《达州市机电灌溉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并在2006年进行了修改。该办法对机电灌溉工程竣工验收的范围、程序、内容以及验收时需提供的资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机组试运行、技术经济指标、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提灌站管护措施六个方面。由农机提灌专项资金立项建设的提灌站,农机部门要逐一进行竣工验收;由国家涉农项目资金安排建设的提灌站,农机部门应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6 严格考核评比

每年都要根据全市农村机电提灌建设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的变化,修改完善《达州市机电提灌建设工作考核评比办法》。该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重点抽查与面上检查相结合,以定量、抽查和查看原始依据为主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标美化站建设数量与质量、党政重视程度、本级财政投入水平、项目资金切入比重、农民发动程度、规范建设程度、农机服务程度和工作创新程度八个方面。根据考核得分(加上农村机耕道路建设考核得分)评出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甘露杯”竞赛农机名次。由于我们坚持标准,严格考核,公正评分,其评比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各县(市、区)机电提灌建设情况,真正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农机局达州市美化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美化生活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淄博市农机局举办以案释法专题讲座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