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走道式秸秆还田生态种植新技术

2010-08-15袁亚章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栽秧田块分蘖

□袁亚章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农田土壤增加有机质,重建土壤地力,实现农田生态循环,充分利用自然生物质资源的最佳途径;是目前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减少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空气质量的农田生态种植技术;是粮食生产特别是大春水稻生产实现生态环保、高产高效的重要栽培措施。但是,采用何种方式或方法及其配套技术,实现农作物秸秆大面积全量还田,并且不影响后季作物,尤其是稻田粮食作物水稻的正常生长,这是当前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上出现的一个基础性技术难题。

水稻走道式秸秆还田生态种植新技术,很好地攻克了这一难关,并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它既是一项现代农业稻作生产轻简栽培新技术,又是一项现代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种植新技术。该项技术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缓解农田土壤有机质匮乏与地力下降难题;对于破解大量还田农作物秸秆造成农田碳氮比动态失衡技术难题;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因农忙“双抢”季节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生态难题;对于有效引导农民不再室内室外“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CO2气体排放量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于实现农业生态与环保、建设优质农田生态系统、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普及低碳绿色农业新技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生产意义。推广该项技术,能够助推稻田前茬小春农作物秸秆大面积全量还田,实现稻田生态循环,构建高产高效粮经产业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种植新模式。现将其技术规程详述如下,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和农技人员参考与应用。

一、旱地培育壮秧

1.选择苗床地 选择地势高朗、疏松、透气、爽水、土质肥沃、水源好、四周无阴蔽、地下水位在50cm以下、有机质含量2.5%以上的旱地或菜园地,并预留备足苗床地。

2.培肥床土 于上年秋季(10~12月)施有机秸秆 3~5kg/m2,或春季(播种前25天左右)施预先沤制腐熟备用的有机肥5~10kg/m2,翻耕均匀混入10~15cm厚的土层内。

3.调酸 播种前25~30天,当土壤pH值6.0以上时,要进行调酸,按1m2施用硫磺粉(或过磷酸钙)100g,均匀翻入10~15cm的土层内,可降低1个pH值点的方法进行。用清粪水泼湿床土,以便酸化,或者选用“旱育保姆”、“壮秧剂”等旱育秧专用复配剂,按使用说明操作施用。

4.施肥与杀灭地下害虫 播种前2~3 天,1m2施尿素 25g、过磷酸钙 50g、氯化钾 25g、呋喃丹 2g或辛硫磷 2g(杀灭地下害虫),一并均匀翻耕入 10~15cm厚的土层内。

5.作厢备好盖种土 播种前1~2天,按厢面宽1.2~1.3m、厢沟宽30~40cm、厢高 5~10cm、厢长 8~15cm 开厢,精细平整好所需苗床地,并将开厢沟时挖出的培肥床土过筛备用。

6.浸种催芽 将精选后的种子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24小时,再用清水浸种48小时。将种子冲洗干净后,于36~38℃条件下保温破胸,待90%稻种露白,便逐渐降温至25℃。催芽至粉嘴谷,即可用冷水浸泡5~10分钟进行低温炼芽,然后将芽谷摊凉,增强种子抗寒力。

7.精细播种

(1)播期 以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始播期。一般最佳播种期较当地传统育秧提早1周左右,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播种 先将厢面浇透底水,使10cm以上的厢面土壤充分湿透后,1m2用2g“敌克松”对水泼施于厢面上。根据播种量分厢定量撒播芽谷,再用秧板将种子轻轻压入床土中,盖上1cm的过筛细床土,喷清水使盖种土充分湿透。

(3)除草 播种完后即可进行芽前化学除草,一般亩用旱秧净100ml对水均匀喷施,切忌来回喷雾。

(4)盖膜 最后搭架盖膜,保温保湿,并注意防虫、鼠、雀害等。

8.苗床管理

(1)出苗期 保温保湿,保证出苗齐整,膜内温度35℃以下。

(2)1叶期(立针现青期) 保温保湿,开始透气炼苗,膜内温度25℃以下,1.5叶时可1m2用0.5g“多效唑”对水喷施秧苗,以利后期促分蘖控徒长。

(3)2叶期 控温控湿,促根生长,通风炼苗,膜内温度不超25℃,防止立枯病和青枯病等病害,1m2用0.5g“敌克松”对水喷雾叶面。

(4)3叶期 控温控湿,揭膜换气,炼苗控高,追肥促分蘖,当苗土发白时,适度补水。苗2.5叶时追施“断奶肥”,1m2施尿素 10g、氯化钾 5g,对水 5kg喷施,并清水喷洗苗1次。此期如秧床稗草多,则可喷施“稻杰”或“神锄2号”专用旱育秧除草剂除草,以利后期扯秧和拔秧。

(5)4~8叶期 控苗徒长,防止过湿,若土壤不发白、叶片不卷筒就不浇水,反之早晚适度补水。及时防治稻瘟病和二化螟等病虫害。

二、大田栽培技术

1.整田

(1)秸秆切碎 ①油菜田:前作秸秆油菜,按当地习惯人工扯油菜,或人工砍油菜,砍油菜桩高控制在5~10cm,或采用油菜联合收割机收获油菜。三种方法皆需要人工或机械将油菜秸秆切成5~20cm长的秸秆。②小麦田:前作秸秆小麦,人工收割麦桩高控制在3~5cm,或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麦桩高控制在5~8cm;人工收获须将麦秆人工切碎成5~10cm长的秸秆;联合收割机收获则采用机械切碎,秸秆切长控制在5~10cm。

(2)田块清理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人工清理和化学除草,确保田块四周无杂草。化学除草一般亩用“农达”200ml对水50kg全田喷雾;有水花生等恶性杂草的田块,亩用“克无踪”150ml+“使它隆”50ml对水50kg喷于杂草上。

(3)秸秆“走道式”还田法处理 在水稻抛秧或栽秧前,按厢宽4~5m留一条走道,“走道”宽40~60cm,并将厢内秸秆用竹筢堆放于走道内,秸秆堆放高度30~50cm,所有油菜或小麦等秸秆全量还田,并灌深水泡田自然腐化秸秆,这种方式称为水稻“走道式”秸秆还田法。

一般每亩稻田预留3~5条“走道”,即可容纳全田前茬农作物秸秆。“走道”通到田边,若是旋耕田还要在靠近田边预留农机作业道2~2.5m;免耕田块不留农机作业道。

采用走道式秸秆还田法非常有利于稻田大量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后及时免耕抛秧或旋耕栽秧,并促进秧苗生长。切忌采用秸秆平铺“覆盖式”还田法,田土表层平铺的大量农作物秸秆,会影响水稻适时栽插和秧苗正常生长,不利于稻田免耕抛栽。切忌采用秸秆“坝草法”还田,这造成大量秸秆在稻田土壤里成堆腐烂时烧死秧苗,同时又与秧苗争氮,造成碳氮比失衡,从而导致减产。

(4)灌水泡田 及时灌水泡田,切忌大水冲走秸秆。

(5)耕作 免耕抛秧田块采用免耕法,人工栽秧田块采用机械旋耕法整田,确保田平、水浅。

2.施肥 底施应在抛秧或栽秧前2~3天,灌水泡田时全田均匀撒施。一般亩施尿素10~12.5kg、过磷酸钙 35~40kg、钾肥 7.5~10kg,并配合施用有机肥(如猪粪水)750~1000kg。

3.抛秧或栽秧 必须采用水稻旱育秧苗或水稻塑盘旱育秧苗。旱育秧拔秧时,须在头天下午将要扯的秧床用水浇透,第二天扯秧时才可能带的泥团大,利于抛栽,并要提前3~5天施“送嫁肥”,对秧苗进行1次秧田稻瘟病和螟虫等防治工作,确保秧苗带药下田。抛或栽前先将田水灌至3cm深,切忌深水造成浮秧。做到分厢定量,边扯边运,及时抛秧或栽秧。抛秧一般是先抛70%,后抛20%,剩余10%补稀。

(1)抛秧密度 亩抛秧1.5~1.8万穴,抛完后要对成团成堆的秧苗进行一次匀密补稀。

(2)栽秧密度 亩栽1.5~1.8万穴,株行距17cm×27cm或17cm×30cm或宽窄行17cm×(20cm+40cm)。

做到边收小春边栽大春,尽量早移栽;切忌抛、栽老秧苗,造成减产。

4.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 抛秧或栽秧后5天内,田内有“花花水”即可,切忌灌深水造成浮秧,要让抛秧根系充分接触到土壤。一般栽后7~10天,抛秧苗“自动起苗立苗”扎根生长,栽秧苗开始返青,以后均迅速进入秧苗分蘖生长旺盛期。

(2)追肥 抛秧立苗后或栽秧后7~10天,灌5~7cm深的水层,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4~5kg。

(3)除草 追分蘖肥的同时,亩用“农得时”或“稻田净”20g,采用拌扮土撒施法进行全田化学除草,并保持水层5~7天,确保除草效果。或亩选用“稻杰”或“神锄”2号 60~80g,采用喷雾法在田块落干时喷施除草。

(4)晒田 分蘖盛期后,以干湿交替,间隙灌溉为主,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有效穗的80%~90%时,应及时排水晒田。抽穗扬花期,确保浅水层。灌浆期,保持湿润。蜡熟后及时排水落干,以利收获。

(5)病虫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和田间病虫害表现,及时防治螟虫、蓟马、蝗虫、稻苞虫、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

(6)收获 当95%的穗子黄熟时及时抢晴天收割,做到及时晒干,确保高产优质,稳夺丰收。

猜你喜欢

栽秧田块分蘖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栽秧泡
栽秧酒,不好喝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插秧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