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五官掾”浅议

2010-08-15赵为之褚寒社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主簿后汉书五官

赵为之 褚寒社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汉代“五官掾”浅议

赵为之 褚寒社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本文旨在利用史籍、汉碑等相关材料,在众多优秀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重新对汉代的“五官掾”的起源、执掌、地位等诸方面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关于“五官掾”起源这一问题,目前史学界尚未对此有所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究。

汉代;五官掾;职能;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汉代“五官掾”的研究还有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且观点多有分歧。如果能在前人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对汉代“五官掾”一职再进行较为深入且系统的探讨,应对学术界有所裨益。

一、五官掾的起源

关于“五官掾”的起源。宋一夫先生认为,五官掾是由前代演进到汉代的官吏名。[1]笔者比较认同他的说法。因为一种官职的出现必有其萌发、变化、发展的特定历史发展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五官掾”也不例外。它是依“五官”之名发展而来。[2]

最初的“五官”之名,具体指的是五个职官。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五官”之名,《史记·书四》载:“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3]因五行而定。殷商时期,沿袭其职,只是名称稍有变化而已。《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郑玄曰:“此殷时制。”《墨子·节葬下》载:“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癝”[4]此处皆言“五官”,具体指的是中央五种重要官职。春秋时期,“五官”仍然延续着西周时期的内涵,只不过具体指向发生了变化而已。《管子·大匡》载:“管仲……趋立于相位,乃立五官行事。”[5]以上关于“五官”具体指是五种官职,而并非单指一种。正如“五曹”(田曹、兵曹、仓曹、金曹、民曹等)一样,皆言为五种官职之总括。

但是,随着官制体系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到了战国时期,“五官”之名也相应的有所变化,即由原来具体五种职官逐渐演变成单指一种官职。如《战国策·齐策一》载:“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也而数览。”高诱注曰:“五官,齐之计薄书也。”[6]到汉朝,“五官”最终定型为一职之称。例如:中央政府有五官中郎将,内爵十四等,其第十二曰五官,秩三百石,分明已经专指一职。更重要的是,随着“五官”的进一步发展,后逐渐的从中央开始转向了地方。《汉书·儒林传》载:“大司马票骑将军王根奏除补长史,荐凤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7]而“掾”吏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五官”这一职称,形成了地方上一重要之职。《华阳国志·大同志》篇中就有把“五官掾”称之为称为“五官”的记载,“梓渔太守张演委仓库走巴西,巴西郡承毛植、五官襄班举郡降特。”由此可知,“五官掾”是从中央“五官”发展而来,且对汉代的地方政治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五官掾的职能

关于“五官掾”的职能问题,因史书记载不详,使得后世学者也对此产生了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其中宋一夫先生就曾对“五官掾”的职能进行过研究,在他认为汉代的五官掾和功曹是同职异名,其职能有相通的一面。其依据主要把汉碑碑文中关于“五官掾功曹”合为一个整体。如:《武荣碑》“学优则仕,为州书佐、郡曹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从事。”《郑固碑》“弱寇,仕郡吏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8]而笔者认为此种断句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且缺乏说服力。原因主要两点:

其一,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古文献中并无关于“五官掾功曹”连用的记载,其中多是将“五官掾”和“功曹”分离开来。如“后太傅陈蕃辟,不应,为郡五官掾。”(《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10]“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及王郎起,郡国皆降之,光独不肯,遂与都尉李忠、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后汉书·任李万邳刘耿列传》)[10]

其二,在汉碑碑文中有关于“五官掾”和“功曹”两者的分开记载,如:《桐柏淮源庙碑》载:“春侍祠官属五官掾章陵刘诉,功曹史安众刘瑗,主簿蔡阳乐茂,户曹史宛任巽;秋五官掾新口梁懿,功曹史郦周谦,主薄安众邓薿,主记史宛赵旻,户曹史宛谢综。”

可见,“五官掾”和“功曹”并非同职异名,而是指两种根本不同的职官。既然是两种不同的职官,那么职能也肯定不同,所以我们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而关于汉代的“五官掾”职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代理功曹职务行诸曹事宜。《后汉书·百官志》所载:“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10];《续汉志》载:“五官掾,掌署诸曹事。”《百官志》载:“每州皆置诸曹掾史,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功曹不在,由五官掾代理行使其职。

其二,主祭祀。如《桐柏淮源庙碑》记春秋祭祀时官属的排列次第。“春,侍祠官属:五官掾章陵刘诉,功曹史安众刘瑗,主簿蔡阳乐茂,户曹史宛任巽”陈梦家、严耕望、安作璋、熊铁基等诸先生均认为五官掾有“主祭祀”之职。

其三,有进谏纳忠、荐贤退恶之权。《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载:“时弘农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10]《后汉书·独行列传》载:“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也。仕郡为五官掾。时夏大旱,太守自出祈祷山川,连日而无所降。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辅为股肱,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咎尽在辅。今郡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祈请,若至中不雨,乞以身塞无状’。”[10]

其四,战时有领兵作战之责。《后汉书·西羌列传》载“元初元年春,遣兵屯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所,皆作坞壁,设鸣鼓。零昌遣兵寇雍城,又号多与当煎、勒姐大豪共胁诸种,分兵钞掠武都、汉中。巴郡板盾蛮将兵救之,汉中五官掾程信率壮士与蛮共击破之。号多退走,还断陇道,与零昌通谋。侯霸、马贤将湟中吏人及降羌胡于枹罕击之,斩首二百余级。凉州刺史皮杨击羌于狄道,大败,死者八百余人,杨坐征免。”

可见,在特殊状况下,五官掾有领兵作战的权力。

通过以上总结,笔者将“五官掾”的职能包括管理诸曹事务、祭祀、管郡县属吏进退赏罚权、战时有领兵作战之责。而对于后三者,史书上的记载有些隐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宋一夫先生认为“五官掾”还有“领小府”的这一职能。只是笔者不太同意他的观点,故此不做论述了。

三、五官掾的地位

关于“五官掾”,它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或者仅次于于功曹。[9]汉碑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武荣碑》“学优则仕,为州书佐、郡曹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守从事。”《冀州从事张表碑》“初仕郡,为督邮……入为主簿,……历五官掾、功曹。”《高阳令杨著碑》“仕郡,历五官掾、功曹、司隶从事,仍辟太尉。”

据以上的记载,不难发现,以上都是郡守属吏的生平的任职秩序,他们都是按照升迁而排列的,均可证安作璋和熊铁基两位先生之说。不仅如此,每到郡中春秋祭祀时节,五官掾的地位更加的突出,在郡守吏中列诸位之首。如:《桐柏淮源庙碑》载:“春,侍祠官属:五官掾章陵刘诉,功曹史安众刘瑗,主簿蔡阳乐茂,户曹史宛任巽;秋,五官掾新口梁懿,功曹史郦周谦,主薄安众邓薿,主记史宛赵旻,户曹史宛谢综。”《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载:“广汉太守夏侯纂,请秦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

因“五官掾主祭”,故被列于“郡吏之首”。战时,五官掾也有领兵保护郡中安全的责任和任务。如:《后汉书·西羌列传》载:“元初元年春,遣兵屯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所,皆作坞壁,设鸣鼓。……巴郡板盾蛮将兵救之,汉中五官掾程信率壮士与蛮共击破之。”

由此可见,“五官掾”在地方官吏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比较突出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积极的影响太守的有关决定。

综合所述,目前史学界有关汉代的“五官掾”的研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五官掾”作为地方行政中重要的一职,对于它的研究能使我更好的了解当时地方“属吏”的相关情况。对于我们深入地学习地方政治制度有着很大作用和意义。

注释:①《楚语下》射父对昭王曰:“天地神氏,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也。”《急就篇》载:“诸物尽讫五官出”,颜师古解训曰:“古言五官者,综举众职以配五行,无所不包,事起五鸠五雉,若今言百官也。”这里的“五官”是从五行出发来界定的,泛指百官,如中国“三”、“九”说法一样。但与正文所指不同,指的是天地神官。

[1]宋一夫.汉代功曹、五官掾考[J].历史研究,1994(5).

[2]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方向東.大戴礼记汇校集解[M].中华书局,2008.

[4]孙诒让.墨子闲诂[M].中华书局,2001.

[5]黎翔凤.管子校注[M].中华书局,2004.

[6]刘向.战国策箋证[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2000.

[8]罗尔纲.金石萃编校补[M].中华书局,2003.

[9]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齐鲁书社,2007.

[10]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Wu Guan-yuan” of Han-Dynasty is studying

In this article. making use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other related materials in Han-Dynasty and basing on many outstanding scholars in the study. the origin, functions, position, other aspects of “Wu Guan-yuan” making a mor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ing again. Particularly it is the origin of “Wu Guan-yuan” this question, historians have not been to study, or not be in-depth.

Han Dynasty; the origin of Wu Guan-yuan; Functions; Status

赵为之(1978-),男,河南驻马店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秦汉史。褚寒社(1987-),男,陕西咸阳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秦汉史。

2010-04-19

猜你喜欢

主簿后汉书五官
画五官
五官的检讨会
五官的检讨会
五官争美
做官不识字
王符生平简述——《后汉书·王符传》释读附拾遗二则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曹操割发代首
不知足诗
《谢沈后汉书》鲁迅辑本考略